蘇州殺出170億超級獨角獸:年入106億,全國前三
蘇州最近又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曹操出行,向港交所發起IPO沖刺。
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大家再熟悉不過:共享出行,比如網約車等。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總交易價值(GTV)計算,曹操出行是該賽道的國內前三(2021年至2023年)。
這是一只怎樣的超級獨角獸?
-01-
2015年,曹操出行由吉利控股集團孵化成立,彼時正值中國網約車行業競爭激烈之際。
自成立以來,曹操出行歷經多輪融資,2018年完成A輪10億元融資,估值超100億元人民幣,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2021年9月,曹操出行完成B輪38億元融資,B輪投前估值高達170億元。
它的商業模式頗有特色:堅持“新能源汽車+公車公營+認證司機”的B2C模式,并積極拓展車輛租賃、車輛銷售等領域。目前,其業務已經涵蓋:網約車、定制車、車服解決方案、綠色公務等。
什么叫“新能源汽車+公車公營+認證司機”的B2C模式?第三點好理解,前兩點的含義是:
1、新能源汽車:平臺主要使用純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作為運營車輛。
2、公車公營:平臺采用公車公營模式,即司機并非平臺員工,而是通過合作或加盟的方式加入平臺,利用自己的車輛為用戶提供服務。
-02-
曹操出行所有業務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是出行服務,占比超過96%(2023年)。具體而言,收費方式如下:
1. 向乘客費用:這是曹操出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乘客支付的乘車費用包括基礎費用、里程費用和時長費用,以及可能產生的附加費用(如過路費、停車費等)。
2. 向司機收取傭金:作為平臺服務費用,曹操出行會從乘客支付的乘車費用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根據文件中的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曹操出行向運力合作伙伴司機收取的傭金費率,相當於運力合作伙伴司機所產生GTV的2.5%至3.0%。
此外,曹操出行還開展車輛租賃和銷售服務,簡而言之就是租車和賣車。
它擁有三款定制車,分別是面向專車的楓葉80V、面向惠選的曹操60以及禮帽出行專車LEVC TX5,這些定制車主打低價策略。例如,楓葉80V與曹操60的理論TCO(總擁有成本)分別為每公里0.53元和0.47元,相比其他具有換電功能的純電動汽車,車輛TCO減少32%至40%。
就租車業務而言,2021-2023年,該業務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3%、1.3%、1.4%。就賣車業務而言,2021-2023年,該業務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0.7%、0.4%、1.1%。
-03-
共享出行賽道,競爭非常激烈,市場份額非常集中。以2023年的GTV計算,市場前五大參與者共占市場份額的90.6%。
至于第一名,可能大家都想到了,它就是滴滴。滴滴出行是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平臺,以總交易價值(GTV)計算,其市場份額為75.5%。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曹操出行是中國網約車平臺前三名之一,市場占有率為4.8%。在一、二線城市,曹操出行的市占率分別為7.7%和7.5%,也是網約車的TOP3。
當然,在一些細分指標,曹操專車的表現不錯。據招股書,在三次獨立第三方調查中,曹操出行在中國共享出行平臺中被評為“服務口碑最佳”,用戶認可度排名第一。這些調查涵蓋了全國數千名共享出行用戶,并在2023年12月、2024年3月及2024年6月相繼進行。因此,可以說曹操出行在用戶認可度方面在市場中排名第一。
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的營收分別為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毛利分別為-17.47億、-3.39億、6.15億,毛利率實現由負轉正,分別為-24.4%、-4.4%、5.8%。這一轉變得益于曹操出行在定制車上的獨特話語權和全面車服解決方案,有效優化了車輛運營成本。
-04-
曹操出行雖面臨諸多挑戰,但正積極在自動駕駛等領域布局。CEO龔昕在多個場合透露了公司在未來五年內的Robotaxi戰略規劃,計劃在兩年內推出完全定制化的Robotaxi車型,2025年上線全場景的自動化運營系統,并在2026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從趨勢上看,無人駕駛可能在以下幾點改變共享出行市場。
1、出租車無人化,比如車輛無需配備司機。
2、商業模式無人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可能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主要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平臺預約使用無人駕駛車輛。
3、自動駕駛物流配送服務:無人駕駛車輛可以用于物流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和準確性。
共享出行是個大賽道,增長空間較大。2023年, 中國網約車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2821億元,滲透率為3.8%;預計2028年,網約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5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0.6%,滲透率將提高至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