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定于6月推出首款頭顯,定價高達3000美元
2月1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蘋果公司已經將其首款AR/VR頭顯推出的時間從4月推遲至6月,預計將在WWDC 2023大會上發布。
公開資料顯示,蘋果公司從2015年開始研究AR/VR頭顯相關的技術,原計劃最早在2022年6月推出該產品,但一直推遲,從2023年1月又延遲至2023年4月,如今又延遲至6月。前硬件主管Dan Riccio最近幾周也更多參與這項工作,來解決這個“難產”的項目。
作為融合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一款設備,首款AR/VR頭顯有望成為蘋果公司在2015年開售智能手表后的又一創收來源,有利于蘋果公司近期業績放緩后再次促進業績增長,據悉該頭顯價格約為3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540元)。
高昂價格背后,是最具挑戰的硬件開發。據悉,蘋果一直在努力解決設備傳感器問題,以啟用手和眼睛控制的機制。同時,蘋果還試圖在電池壽命和性能之間做出平衡。更具科幻的產品界面開發也是一項復雜工作。
從硬件來看,該設備擁有包括一個Mac級M2芯片、一對4K虛擬現實顯示器和大量攝像頭的復雜組件。同時,該設備配備一個新操作系統(內部稱為xrOS),擁有類似3D的iPhone界面視圖,以及Messages、Mail、Safari瀏覽器和TV等原生應用。當然還少不了像其他蘋果產品擁有的App Store商店。
蘋果公司迫切希望在2023年底前將其推向市場,來減少對iPhone的銷售依賴,近日,其公布的2022年10-12月份的季度業績顯示,其實現總凈銷售額1171.54億美元,同比下滑5%,不僅低于市場預期的1211.04億元,還創造了2019財年首次營收同比下滑。尤其是,iPhone業務凈銷售額657.75億美元,更是同比下滑8%,Mac、可穿戴設備等業務營收也均出現下滑情況,僅iPad業務的營收實現了同比增長。
在屢次被消費者們吐槽“沒創新”后,iPhone凈銷售額下滑似乎在情理之中。2022年9月開始在中國銷售的iPhone 14系列,在2023年2月即推出“全系降價600元-800元”的促銷活動。擱往年,蘋果最新款降價一般都在六七月份,今年年初就開始降價,創造了蘋果公司有史以來對新款iPhone上市最快降價的記錄。
蘋果如此大力度對新iPhone降價,一來iPhone設備利潤空間很大,有足夠的降價空間,更重要的是,蘋果公司需要依靠iPhone等硬件產品來鎖定用戶,轉而從軟件服務和其他生態上獲取利潤。
對于蘋果首款AR/VR頭顯屢次延期推出,蘋果公司內部一方面擔心成本,此外行業發展前景也不明朗。市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Meta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占據90%的市場份額,但到2022年三季度即降至75%左右。同期,字節跳動旗下虛擬現實產品Pico的市場份額從不到5%增至15%左右。除Meta和Pico之外,沒有其他廠商份額超過3%。
另外,分析公司CCS Insight也不看好行業前景,受經濟疲軟和通脹影響,預計2023年將是VR市場“低迷的一年”。而過去的2022年,VR和AR設備全球出貨量僅為960萬部,同比下降逾12%。
猜你喜歡
“果鏈一哥”立訊精密要換賽道?或許在為這盤“大棋”布局
如果未來蘋果推出智能汽車,立訊精密會不會有機會成為蘋果汽車的供應商?對于立訊精密來說,或將進一步綁定蘋果,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