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80后,從馬斯克身上薅了10個億

        融中財經李冰之2025-08-27 14:59 大公司
        朱曉彤,正在特斯拉兌現自己的黃金時代。

        朱曉彤,正在特斯拉兌現自己的黃金時代。

        這個出生在沈陽的80后(Tom Zhu),原本只是負責中國充電樁網絡建設的中層,如今卻成了馬斯克最信任的“戰時將領”,手里攥著讓人咋舌的財富籌碼。

        短短三年,這位特斯拉全球制造掌門人,靠著行權和減持,已經從馬斯克和特斯拉身上變現了超850萬美元的現金,還握有市值逾2000萬美元(約合1.5億人民幣)的股票,以及一份未來潛在價值高達數億美元的股權激勵。

        諷刺的是,就在馬斯克在X上放話“如果他們不在特斯拉實現規模化自動駕駛前平倉,他們會被徹底擊垮”時,包括朱曉彤在內的他的左膀右臂們卻在大舉套現離場。他們的“落袋為安”和其創始人豪賭未來的姿態,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背后不只是一個人暴富的故事,更說明了特斯拉業績承壓、高管集體減持、股東信心波動的現實,也勾勒出馬斯克用股權激勵捆綁高管、卻難以阻止他們兌現的無奈。

        這種無奈中藏著馬斯克的“長遠算盤”。馬斯克總說地球早晚會有“生存風險”,比如氣候問題、資源耗盡,所以“把人類送到火星定居”才是他的偉大目標。

        為了這個目標,他手里的公司沒一個是“單打獨斗”的,反而像串珠子,湊成了一套“火星閉環”:SpaceX專門造星艦,相當于未來的“火星班車”,負責把人和物資送過去;Starlink搞衛星互聯網,就是“地火對講機”,到時候火星跟地球聯系全靠它;還有以前的SolarCity(現在并到特斯拉能源里了),專做太陽能,等于是“太空充電寶”,不管在地球還是火星,都得靠它搞清潔能源。

        而在AI這個火星計劃的“智能大腦”戰場,馬斯克同樣讓旗下公司形成聯動。就在8月25日,xAI聯合馬斯克旗下社交平臺X(前推特)起訴OpenAI與蘋果非法合謀阻撓競爭,指控其通過應用商店偏袒、壟斷資源壓制創新。這步棋既是為保障Grok等AI產品的發展空間,更是為特斯拉自動駕駛、SpaceX星艦控制系統儲備不受壟斷掣肘的底層技術,讓AI也成為閉環中不斷咬合的關鍵齒輪。

        而特斯拉呢?更是這套計劃里的“關鍵”——靠賣電動車、做儲能,先在地球搞起零碳體系,既能延緩地球環境惡化,給“移民火星”多爭取點時間,還能靠賣車賺錢,給SpaceX那些燒錢的太空項目輸血,順便積累電池、AI這些能用到火星的技術。

        也正因為馬斯克盯著的是這么遠的“太空目標”,他對特斯拉的“長期價值”才格外執著;可對朱曉彤他們來說,先把手里的股票換成真金白銀,才是更實在的選擇。

        在這場關于金錢與信念的較量里,朱曉彤提前套現,而馬斯克繼續押注未來。特斯拉,究竟會走向何處?


        從沈陽小伙到馬斯克的“左膀右臂”


        他,十年逆襲全球制造掌門。

        2023年初的一個公開場合,埃隆·馬斯克語氣隨意地說:“我已經找好了接班人。”當時沒人想到,這句玩笑話所指的,竟是一名中國高管。

        而隨著后續特斯拉內部權力變動,這個答案逐漸清晰——來自中國沈陽的朱曉彤,早已憑借一次次“救火”表現,躋身馬斯克的核心決策圈。

        朱曉彤1980年生于沈陽,大學時遠赴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學習工商管理。2014年加入特斯拉時,他不過是一個負責中國超級充電樁項目的中層。

        那一年,特斯拉在中國剛剛起步,工廠尚未落地,品牌還被視作“高端玩具”,而朱曉彤憑借過人的執行力,僅用一年時間就在全國主要城市建成了覆蓋廣泛的超級充電網絡,成為特斯拉在中國擴張的“開路先鋒”,也為他在特斯拉的職業道路埋下關鍵伏筆。

        真正讓他在馬斯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20年的上海工廠抗疫戰役。那時新冠封控下,工廠瀕臨停產,朱曉彤親自“吃住在廠”,帶隊閉環生產,硬是把產能維持住。

        馬斯克后來多次提及那段經歷,稱“如果沒有上海工廠的堅持,特斯拉的交付量會雪崩”。從那時起,這位中國高管開始逐漸走入馬斯克的核心圈子,成為其眼中“能打硬仗”的關鍵角色。

        2022年底,特斯拉的產能困境再次擺在馬斯克面前。在德州超級工廠產能爬坡不及預期的危急時刻,他緊急召喚朱曉彤飛往美國“救火”。朱曉彤抵達后迅速梳理生產流程,推動產能逐步回升,這次跨洋支援進一步鞏固了他在馬斯克心中的地位。

        2023年4月,朱曉彤被正式提拔為特斯拉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全球制造和亞洲銷售——他成為繼馬斯克之后最有權力的“二號人物”。一個從沈陽走出的技術小子,搖身一變成了世界最大電動車制造商的全球制造掌門,以及特斯拉中國區的實際掌舵人。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7月,馬斯克突然辭退了任期8年之久的制造與運營副總裁奧米德·阿夫沙爾(其負責歐美銷售與制造),自己直接接管了歐美市場銷售。而阿夫沙爾的離職,恰好成了朱曉彤職責升格的契機:朱曉彤不僅繼續監管亞洲銷售業務,還進一步接手了全球制造業務的核心權限。

        一時間,這位“80后高管”聲名鵲起。業內解讀,這意味著特斯拉要“整合全球生產運營”,進一步加碼對亞洲市場的重視,而朱曉彤掌握的資源和影響力大幅增強,也為今后的財富兌現留下了更多籌碼。

        職位提升的同時,朱曉彤的財富也迎來爆炸式增長。

        2023年5月,特斯拉向SEC提交文件披露:朱曉彤獲得了一份總計33.906萬股的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包括2775股激勵性股票和33.6285萬份期權。這批股權以48個月分期歸屬,從2023年5月起每月歸屬1/48,預計到2027年4月全部到手。

        以當時約184美元/股的股價來算,這份獎勵價值約6254萬美元(約4.43億元人民幣),讓朱曉彤一夜之間躋身“千萬美元俱樂部”,成為硅谷少數幾個“非創始人級別的億萬富豪預備役”。

        而若以當下特斯拉股價(約230美元)測算,這份尚未完全歸屬的股權激勵,潛在價值已接近7.8億美元(約56億元人民幣)——這是一筆未兌現的“金礦”,只要他不離職,2027年之前都將不斷落袋。

        這一獎勵設計,與馬斯克自己2018年那份著名的“十年期權計劃”頗為相似:馬斯克憑借市值目標獲取期權,朱曉彤則通過時間與業績綁定來逐步兌現。

        區別在于,馬斯克押的是560億美元的天價籌碼,而朱曉彤押的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未來。


        三年“撈金”數千萬,減持頻率引關注


        相比未來的激勵,更扎實的是真金白銀的兌現。

        根據SEC Form 4文件及最新披露信息,朱曉彤在2021年以來就開始通過行權和減持積累財富,其中2023年至2025年間操作更為頻繁,形成了清晰的套現軌跡:

        2023年6月14日、7月3日、8月1日、9月1日,朱曉彤每月規律性地出售2500股,價格區間在256—279美元之間;9月還額外賣出1064股,進一步兌現收益。

        2024年:3月6日、6月6日、9月5日,在RSU(限制性股票單位)解禁后,分別賣出687股、650股、297股,主要用于繳納預扣稅,屬于高管持股的常規操作。

        2025年:6月12日,一次性行權并賣出15000股,行權價僅20.57美元,而市場價高達323.81美元,總計套現約485.7萬美元,凈利潤約455萬美元。

        截至2025年8月,朱曉彤累計賣出約29539股特斯拉股票,總套現約850萬美元。與此同時,他仍持有67600股,市值約2150萬美元(約合1.5億人民幣)。

        這意味著,短短三年間,他已經從特斯拉身上撈走近3000萬美元(約2.1億人民幣);若加上未來將逐步歸屬的33.906萬股股權激勵(潛在價值7.8億美元),這位中國高管從馬斯克和特斯拉身上“賺走”的財富總額,已超十億人民幣。

        券商分析認為,盡管朱曉彤的出售行為引發市場關注,但這只是他“持續管理個人持股”的正常操作。

        不過從減持比例來看,業內人士估計自2023年以來,他套現動作相當頻繁。尤其是2025年6月一次性賣出15,000股的操作,單筆套現近486萬美元,更讓市場聚焦于高管對公司前景的判斷——當副總裁大幅減持,會不會說明他對公司未來缺乏信心?

        朱曉彤的財富神話,不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也是馬斯克用人邏輯的縮影。

        馬斯克一向喜歡“戰時將領”。在上海工廠封控危機中,朱曉彤展示了鐵血執行力,馬斯克毫不猶豫地給他全球制造的重任;德州工廠產能遇挫時,又第一時間召他赴美支援;甚至解雇老臣阿夫沙爾后,將更多全球制造的權限交給朱曉彤——這種“哪里需要就派往哪里”的信任,正是馬斯克對核心高管的認可方式。

        與此同時,馬斯克也樂于通過股權激勵來“捆綁”核心高管的忠誠度。對于馬斯克來說,高管離職風險永遠存在,但股權獎勵可以讓他們至少在“財務上”與公司捆綁,確保關鍵崗位的穩定性。然而,這種邏輯也有副作用:朱曉彤及其他高管的套現行為,難免引發市場對公司前景的猜疑。

        面對質疑,馬斯克也有所回應。2025年8月中旬,有關朱曉彤大幅套現的消息傳開后,馬斯克即在X上發聲,貼出當前特斯拉的空頭賣出榜單并發出嚴厲警告:“在特斯拉實現規模化自動駕駛之前,那些空頭賣家要是不平倉,肯定會血本無歸”。這句話字里行間傳遞出強烈信心:馬斯克堅信,一旦特斯拉實現“規模化自動駕駛”,股價必將沖破天際,所有押注特斯拉失敗的投資者都將“傾家蕩產”。


        特斯拉的“冰火兩重天”


        朱曉彤不是唯一“兌現”的人。

        2024-2025年,特斯拉高管和董事們掀起了一輪罕見的“集體套現潮”。這種“集體落袋為安”的現象,既反映了高管對個人財富安全的考量——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將股權轉化為現金成為穩妥選擇;也暴露出特斯拉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增長不確定性,讓核心管理層對短期前景持謹慎態度。

        根據Electrek統計及特斯拉2025年代理聲明(截至2025年6月),除馬斯克本人外,核心管理層的持股普遍出現大幅縮水。

        首席財務官Vaibhav Taneja的持股由106萬股降至83萬股,兩年間減持約23萬股,套現約1,860萬美元;

        前首席技術官Andrew Baglino的持股則從121萬股驟降至52萬股,減持約70萬股,套現約1,130萬美元;

        董事會主席Robyn Denholm持股從149萬股銳減至8.5萬股,兩年間賣出約45萬股,累計兌現金額高達1.5億–2.3億美元,是套現金額最高的高管之一;

        與此同時,董事一員、馬斯克的弟弟Kimbal Musk的持股由195萬股降至146萬股,減持近49萬股,套現約4,200萬美元;

        董事會成員James Murdoch也在2025年上半年多次減持,賣出約14.5萬股,套現約1,300萬美元。

        整體來看,這些核心人物兩年間合計賣出了超過366萬股特斯拉股票,按當時股價計算,總套現金額在2億–2.3億美元之間;若按Electrek的整體估算,結合股價折算,實際兌現的財富甚至可能接近20億美元。這場“落袋為安”的集體行動,為動蕩中的特斯拉平添更多懸念。

        據統計,除馬斯克本人外,幾乎所有高管近兩年都減持超過50%的持倉。這種“集體落袋為安”的現象,既反映了高管對個人財富安全的考量——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將股權轉化為現金成為穩妥選擇;也暴露出特斯拉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增長不確定性,讓核心管理層對短期前景持謹慎態度。

        高管套現潮的背后,是特斯拉業績進入“冰火兩重天”的尷尬處境。2025年二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的核心經營數據全面下滑:

        收入同比下滑12%至225億美元;凈利潤雖較一季度的4.09億美元回升至11.72億美元,但同比仍下滑16%,且遠未恢復此前盈利水平。全球交付量更同比下降13.5%,創下公司史上最大單季降幅——即便Model Y換代版已推出、印度售賣渠道也同步開通,銷量提振效果仍未達預期。而曾作為盈利重要補充的碳積分收入,同比暴跌約50.7%至4.3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8.9億美元),進一步加劇了利潤端的壓力。

        業績公布后,特斯拉盤后股價應聲下跌超4%,市場信心明顯受挫。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坦言:“特斯拉正處于不尋常的轉型期,未來幾個季度可能都挺難熬。”這一困境的核心誘因之一,是受《大而美法案》調整影響,美國聯邦新能源購車補貼突遭終止——補貼的突然取消直接削弱了消費者購車意愿,對銷量形成顯著沖擊。

        與此同時,特斯拉不斷向外描繪長期愿景,試圖用未來藍圖來維系市場信心。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再次強調,完全自動駕駛(FSD)和Robotaxi是特斯拉未來增長的核心,并稱公司將在下半年加快這兩個項目的推進。

        他承認短期業績面臨壓力,但堅稱一旦自動駕駛實現規模化,特斯拉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增長階段,收入和利潤的提升將主要依賴這些業務。首席財務官Taneja也補充說明,公司雖在推進更低價車型研發,但產能爬坡進度慢于原計劃,短期內難以成為銷量支撐。

        這種“現實業績承壓與未來愿景宏大”的張力,正是高管大賣股票、馬斯克繼續豪賭的矛盾根源:高管們基于當前業績選擇“落袋為安”,而馬斯克則選擇押注未來的技術突破,用“愿景”支撐股價和股東信心。


        結語


        周而復始,總有人在巨頭中實現躍遷。

        從沈陽走出的朱曉彤,十年間從特斯拉中層升至全球統管“二號人物”,成了最知名的“中國高管”之一。他憑超強執行力獲馬斯克信任,靠著精準的“套現節奏”和權力升級,寫下了自己的財富傳奇,成為了職業經理人在巨頭中實現財富躍遷的樣本。

        過去一年,馬斯克一邊因與川普在《大而美法案》上產生分歧而公開決裂,一邊又因做出具有爭議性的“納粹手勢”而遭到投資者的噓聲和抵制,這些關于馬斯克本人的插曲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陷入輿論風暴。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和歐洲車企的競爭加劇,美國新能源補貼逐步退坡,令特斯拉的營收和利潤短期承壓。當特斯拉核心管理層集體減持股份,業績下滑時,馬斯克只能不斷強調完全自動駕駛、Robotaxi與新能源生態的長期愿景,試圖以“未來敘事”對沖外界對當下困境的擔憂。

        特斯拉的故事仍在繼續。自動駕駛落地、低價車推進、全球產能整合,都決定著它的走向。

        “盛衰成敗,只待后人評說。”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综合图色40p|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