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龍頭”汽車街沖刺IPO:凈利潤驟降,大客戶依賴度高
據港交所披露,近日汽車街開啟招股,中信證券、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以2022年的交易量計算,汽車街是全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12.6%。去年,平臺上交易的二手車數量更是達到17.6萬臺。
汽車街的成立背景可謂十分雄厚。汽車街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由汽車交易及二手車拍賣領先平臺美國Cox Automotive旗下的美瀚、潤華投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引領下的核心百強經銷商集團等共同發起并出資成立。
汽車街的融資之路同樣引人注目。騰訊、京東、華興等巨頭都是其投資方。在2019年,汽車街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融資額達到15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和京東。到了2022年,汽車街再次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額同樣為1500萬美元,投資方為華興旗下的CR Matrix Limited。
在IPO前,騰訊、華興和京東分別持有汽車街4.11%、2.82%和2.05%的股份。這些巨頭的支持無疑為汽車街提供了巨大的賦能,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雖然在資本市場和市場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汽車街的上市之路并非全是坦途。當前,汽車街正面臨業績下滑的危機,凈利潤大幅縮水、行業內外競爭加劇的風險,即便是成功上市,汽車街也很難高枕無憂。
01
專注B2B拍賣模式,汽車街赴港IPO
汽車街的營收主要來自二手車拍賣傭金及服務費、二手車增值服務、二手車收銷安排、會展業務和其他服務五個板塊。
其中,二手車拍賣傭金及服務費為汽車街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據公司招股書,汽車街2021—2023年營收分別為6.7億元、4.6億元及4.9億元。
與瓜子、優信等一眾二手車平臺不同,汽車街專注于二手車B2B拍賣模式,主要通過同步拍和在線拍、直播拍等方式連接賣家(主要是4S店)及買家(主要是專業買家),再從與4S店、專業買家的交易中抽取傭金及服務費賺取收益。
通常來說,專注于C端的二手車交易平臺模式較重,業務運轉鏈條包括采購、銷售、物流、服務等諸多環節。這種全面的服務模式往往伴隨著高昂的運營成本,導致相關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盈利壓力。據業內人士透露,該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維持在5%至7%的較低水平。
但汽車街獨創的B2B拍賣模式的優勢就在于買賣雙方的專業性較高,使得業務運作更為高效和省心,同時也賦予了汽車街輕資產屬性和更大的利潤空間。
據招股書數據,2021年至2023年,汽車街的毛利分別為4.2億元、2.8億元和3.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62.8%、60.9%及63.5%,保持在60%以上的較高水平。
根據招股書,汽車街是全國線下拍場數量最多、線下服務地理覆蓋最快的二手車交易平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的74個城市戰略性地設立79個拍場,而所提供的線下服務覆蓋全國317個城市。
此外,汽車街還是中國所有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中履約率最高、爭議率最低、效率最高的交易平臺。2021—2023年,在車輛拍賣成功后,汽車街的賣家履約率分別為98.7%、98.0%及97.8%,買家履約率分別為98.5%、98.0%及97.4%,連續三年爭議率均低于1%。2023年,在汽車街的二手車交易平均只需3.5天完成履約。
目前已有超過6,900家4S店通過汽車街的平臺處置二手車,且累計為合共約25,000名買家促成二手車交易。
在營運資金方面,汽車街也展現出了穩健的態勢。公司的現金及其等價物持續上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1.23億元,賬上現金更是高達9.35億元。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汽車街在財務方面的穩健和業務上的高效運營。
02
凈利潤大幅縮水、過度依賴大客戶
汽車街的經營狀況并非全是亮點。深入分析招股書可以發現,近三年來汽車街面臨了營收不穩定、凈利潤大幅縮水等一系列困境。
從營收角度來看,2021年,汽車街的收入為6.78億元,但到了2022年卻大幅下滑至4.68億元,雖然在2023年有所回調至4.92億元,但仍未恢復至之前的水平。與此同時,汽車街的二手車交易量也經歷了大波動。2021年,交易量達到26.1萬輛,但在2022年大幅下滑至16萬輛,盡管2023年回升至17.6萬輛,仍顯乏力。
業務表現不佳直接導致了凈利潤急速下滑。在報告期內,汽車街的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6898萬元及9269萬元。凈利潤率從2021年的24.36%驟降至個位數,到2023年僅為1.9%。
汽車街方面解釋稱,公司凈利潤在2021~2022年下滑,主要是由于2022年二手車交易量因新冠疫情暴發而銳減以及公司聘請更多拍賣師和評估檢測師導致用工成本增加所致。2022~2023年凈利繼續下滑則是因為公司錄得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格變動虧損人民幣750萬元。
關鍵財務指標方面,從2021年到2023年,汽車街的凈利潤率分別為24.4%、14.8%及1.9%,平均資產回報率分別為22.0%、7.4%和0.9%,平均權益回報率分別為79.2%、31.0%和3.3%。在短短三年時間里,汽車街的凈利潤率、平均資產回報率、平均權益回報率分別下滑了22.5、21.1、75.9個百分點。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汽車街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報告期內,其銷售及分銷開支和行政開支均呈現出增長趨勢。以2023年為例,支付銷售及分銷人員、行政人員的薪金及福利費用合計達到了1.3億元,這一數字遠超公司當期的凈利潤表現。
此外,汽車街還面臨過于依賴大客戶、新客戶拓新性不強等困境。汽車街的業務本來就偏向B端,與經銷商關系密切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來自汽車街五大客戶的共計收益分別為1.81億元、1.20億元及1.25億元,占各段期間的收益總額26.8%、25.7%及25.3%;來自最大客戶的收益分別為7100萬元、6510萬元及7890萬元,占各段期間的收益總額10.5%、13.9%及16.0%。
意識到自身盈利能力欠佳,汽車街也調整了二手車拍賣傭金比率。自2023年2月1日起,汽車街上調傭金比率,傭金一般按二手車拍賣價格的約3.5%收取,每筆交易的傭金總額以500元為下限,以3000元為上限。
這一舉措雖然可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也可能對汽車街的市場地位造成一定的沖擊。雖然是國內最大的二手交易商,但與其他企業并未拉開實質差距。
2022年中國二手車交易服務提供商中,排名前五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2.6%、12.2%、11.9%、11.1%和5.5%。汽車街以16萬輛的交易量成為第一,實際卻與第二名的15.4萬輛僅有6000輛之差。
03
二手車市場競爭加劇,汽車街生意還好做嗎?
內憂之外,汽車街也面臨不少外患。
除了老牌二手車平臺如瓜子、優信、人人車等之外,新玩家們也持續涌入市場,其中包括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小鵬、理想等,它們紛紛推出官方直營的二手車業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態勢。
與此同時,跨界巨頭如海爾、比亞迪等也看到了二手車市場的潛力,紛紛通過投資并購或自主開發的方式進軍二手車市場,這無疑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而懂車帝也與抖音二手車業務進行融合,未來一年,雙方將拿出50億流量打造專業優質內容,進一步提升二手車運營的效益。懂車帝二手車業務負責人趙志峰一針見血地說道:“內容即車源、商家即作者”。
從行業角度來看,二手車行業仍然存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地域性強、競爭激烈、標準不統一、交易不規范等問題,限制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此外,汽車街的拍賣模式在中國尚未普及,相較于美國等成熟市場,我國的二手車與新車銷量比仍然較低,二手車滲透率不高。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二手車交易僅占乘用車總銷售量的35.3%。此外,同期中國二手車的滲透率僅為4.9%。
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車價格戰的激烈程度對二手車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車價格的持續下滑不僅降低了車型的保值率,也給二手車商帶來了巨大的經營風險。
受新車市場降價影響,3月二手車收購價和零售價均有所下降。3月,二手車均價為6.9萬輛,較上月下降了0.06萬元,低于去年同期0.02萬元;從車齡結構來看,受新車市場影響,車齡在三年以內的二手車市場份額有所下滑。3月占比為28%,較上月下降了1個百分點。
另外,新能源汽車的高保費也成了影響二手車市場的一個因素。由于保險賠償額較高、意外率高及維修費用高昂等原因,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一直處于較高水平,這可能導致在交易平臺上交易的二手新能源汽車數量減少,從而對汽車街的業務增長和財務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市場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利好政策也在不斷出臺。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為汽車市場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動汽車全生命周期鏈條的有效流轉,釋放消費者對二手車的需求。
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中國的二手車交易量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2730萬輛。但同時行業也存在競爭加劇、市場不成熟、消費者認知度不足、政策不健全等種種困難,汽車街還需要往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等方向走,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