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凈利潤超82億,長城汽車加大研發投入
3月30日,長城汽車公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373.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66億元,同比增長22.90%;研發投入121.81億元,同比增長34.34%。
2022年,長城汽車共賣出去了106.75萬輛車,同比下滑16.67%,其中,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增至15.27%,單車平均售價達到12.94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海外年銷售17.22萬輛,同比增長23.09%,創歷史新高。
不可否認,過去的一年,長城汽車的日子過得不太舒坦,燃油車領域優勢褪去,新能源領域緩緩邁步,加之公司“二把手”王英風離職,公司第四季度凈利潤僅為1.06億元,同比下降了94.07%。
去年年底,經過反思的長城汽車重新調整組織架構,宣布回歸聚焦“一個長城汽車”。3月31日,華西證券給予長城汽車買入評級,認為其雖然業績短期承壓,但研發投入加速,并且對海外市場的加速布局,也讓其出海空間更加廣闊。
(圖/視覺中國)
01、長城汽車化繁為簡
一直以來,同時擁有哈弗、魏牌、歐拉、坦克及皮卡五大整車品牌的長城汽車,因品牌命名的混亂,被不少消費者吐槽,也讓公司增加了不少內耗。
2022年底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后,今后長城汽車將形成哈弗,長城皮卡,坦克+魏牌,以及歐拉+沙龍的品牌組織架構。這意味著長城汽車結束了自2020年起建立的多品牌發展戰略,轉向新的發展方向。
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表示,“調整后,歐拉和沙龍,魏牌和坦克均將采用雙品牌運營的模式,可以理解為1套渠道、1.5套組織、2個品牌,確保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和協同,更好應對2023年更趨激烈的競爭,打好全球化、高端化、新能源這三場戰役。”
而促使長城汽車整合品牌的直接原因,在行業人士看來,與旗下這些子品牌去年的業績表現息息相關。
2022年,只有坦克銷量12.57萬輛,同比增長47.18%,其余“老將”里,哈弗雖然還是“主力軍”,總銷量高達61.74萬輛,但同比下滑19.93%;魏牌總銷量3.64萬輛,同比下滑37.66%;歐拉總銷量約10.4萬輛,同比下滑22.98%。
對此,長城汽車解釋稱,哈弗銷量下滑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和零部件供應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此外,2022年并未追求太多的銷售數據,而是調整了整體的庫存結構,使其更適合2023年的市場。
盡管業績承壓,但與同行比較,長城汽車卻是在三大民營造車企業中最賺錢的一個。綜合財報數據,市界發現,2022年長城汽車的毛利率為19.37%,比亞迪、吉利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17.04%、14.12%,而三者的凈利率分別為6.01%、4.18%、3.14%,也是長城汽車最高。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2022 年長城汽車“深蹲”,是為2023 年蓄力,實現更好地起跳。
02、新技術,搶占市場
銷量數據下滑,長城汽車打算繼續“死磕”技術。2022年,該公司研發投入增至121.81億元,同比增長34.34%,幾乎是2021年雙倍,占營業總收入的8.87%。
近期,該公司發布的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以期實現“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讓消費者體驗到“性價比”。
據悉,該技術首次搭載在即將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車型,長城汽車計劃旗下全系新能源產品也將于2024年實現全面普及Hi4技術。在老產品市場不斷萎縮的情況下,長城汽車今年將攜手10款新能源產品投入市場,成效如何還需等待上市之后才能知曉。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油電混賣的局面,長城汽車也將進行渠道變革。哈弗新能源將組建獨立的銷售網絡, 在重點城市開設體驗中心。
而且,在其他領域失去先發優勢之后,長城汽車加大了對氫能領域的研究,在新能源領域,打算以純電、混動、氫能三軌并行的姿態,搶占市場。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氫能領域的整車企業之一,2019年,長城汽車的氫能板塊以“未勢能源”身份開啟獨立市場化運營,并從長城汽車剝離。針對氫燃料電池,未勢能源已經自主研發了“氫動力系統”,實現了電堆及核心組件、燃料電池發動機及組件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知識產權的自主化。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