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重啟轎車業務,失去坦克300后,魏建軍替WEY解圍?
長城汽車將“重啟”轎車業務,處境尷尬的WEY品牌,將成為長城轎車的支撐。
10月12日有媒體報道長城汽車歐拉品牌營銷總經理余飛發生崗位變動,將調往長城旗下WEY品牌擔任轎車品牌總經理。
“余飛已調離,前往WEY品牌負責轎車業務,但具體崗位還不清楚。”對此,長城汽車歐拉品牌事業部的一位負責人向AI財經社證實了這一消息。
這被認為是長城汽車重新開啟轎車業務的信號。早在4月份的上海國際車展上,WEY品牌總經理李瑞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稱“今年長城汽車將重啟轎車業務”。在此之前,長城在SUV市場長袖善舞,低迷的轎車業務實際已多年停擺。
從2016年開始,長城哈弗品牌SUV年銷量達到百萬輛級,但在轎車市場,長城汽車2007年即獲得了轎車生產資質,其后陸續推出精靈、騰翼C30等多款轎車產品。但此后數年間,長城旗下轎車產品的市場表現多數以失敗告終。2014年開始,整個SUV細分市場快速崛起,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進行了戰略性調整,表示將暫時放棄轎車業務,專攻SUV。
2017年哈弗品牌慶典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再次強調:“聚焦始終是哈弗的核心戰略,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考慮推出轎車產品。”
于是在這一戰略之下,2020年前9月,長城累計銷量88萬輛,旗下轎車產品的銷量占比萎縮至10%以下。不過隨著市場環境生變,SUV細分市場從藍海轉為紅海。面對有限的增長空間,長城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
李瑞峰稱,未來WEY品牌的定位為“新一代智能汽車”,將依托于兩大技術,一是摩卡所承載的“咖啡智駕”技術,二是瑪奇朵、拿鐵兩款產品所承載的“智能混動DHT”技術,從豪華SUV品牌向一個全品類的豪華品牌轉變。
而此次余飛崗位調整,被業界解讀為WEY品牌的轎車業務已經箭在弦上。
轉型的背后,是WEY品牌銷量連續三年下滑。
2016年底,長城推出WEY品牌,魏建軍稱這一品牌以自己姓氏的諧音命名,試圖將之打造為中高端品牌,類似于吉利的領克。靠SUV起家的長城汽車,WEY的落子自然也放在了“中高端SUV”領域上。
2017年,憑借VV系列的VV7、VV5兩款產品,WEY品牌全年銷量達8.6萬輛。2018年,這一數據達到了13.9萬輛,同比增長61.4%。全年銷量超過了同為吉利高端子品牌的領克,那年領克銷量還只有12萬輛。
但進入2019年,競爭格局悄然生變:WEY品牌全年銷量同比下滑28.3%至10萬輛。除了VV6維持了212.7%的增幅,其它三款車型,VV5、VV6及P8,同比降幅均超過60%。到了2020年,WEY整體銷量進一步下滑至7.85萬輛。而老對手領克的全年銷量則達到了17.5萬輛。
在業界人士看來,VV系列產品力不足、產品線單一,是WEY品牌銷量下滑的關鍵。2020年12月,WEY推出全新緊湊型SUV坦克300,新車定位為硬派越野SUV。這款車型的到來,讓WEY的銷量有所反彈。今年1-2月,坦克300為WEY品牌貢獻超5成銷量。
但就在業界認為坦克300將助力WEY重回賽道時,今年3月,長城汽車向外界證實,坦克將從WEY品牌剝離,成為長城汽車旗下繼哈弗、WEY、長城炮和歐拉后的第五個獨立品牌。
實際上,早在坦克300上市時,李瑞峰曾表示:“當單一產品足夠強大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略母品牌。我們正在重新思考WEY品牌和坦克系列的整個規劃。”
為扭轉局面,長城汽車不得不重新梳理WEY品牌,放棄專攻SUV,轉而拓展轎車。
顯然,長城汽車選擇將坦克系列獨立成子品牌,以將其市場號召力盡可能放大。另一邊,WEY品牌將如何講述新的品牌故事,也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多品牌戰略,在自主品牌的發展歷程中并不少見,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各子品牌的定位如果不清晰,很容易導致內部競爭”,有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進軍轎車、MPV市場當然有助于解決WEY品牌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但如何強化WEY品牌的“智能汽車”標簽,并與集團其他品牌做出區隔,也是長城汽車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