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億債券將到期壓力劇增,浙江老牌房企逆勢發債“補漏”
為了避免債券違約,導致融資更加困難,濱江集團(SZ.002244)開啟“逆勢”發債。
8月3日,據深交所消息,濱江集團擬發行 8.56 億元公司債券,發行期限為 2 年,起息日為 2021 年 8 月 5 日。
據了解,此次濱江集團發行債券募集的資金擬用于償還8月10日到期的"16濱房01" 。
在此之前,7月初,濱江集團發行6億元為期兩年的公司債,同樣也是為了償還“16濱房01”。
“借新還舊”的發債模式
7月27日,中誠信國際發布評級報告稱,基于房地產行業整體運營環境對行業內企業信用質量的影響分析,決定將中國房地產行業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并且,中誠信國際預計,下半年房地產行業政策持續偏緊的趨勢仍然不會改變。加上“集中供地”政策或將使得房地產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對其資金調配及運營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面對重壓,房地產股價近日開始出現集體下挫的趨勢。
8月2日上午10時32分,多只重點房企股票集體下跌,其中濱江集團領跌2.56%。據了解,其年初至今累計下跌了13%。
來源:雪球
截至8月3日收盤,濱江集團3.92元/股,上漲1.29%,總市值121.97億元。
經風云地產界查詢WIND數據,目前濱江集團存續債券共有18只,存續規模為131.28億元。
其中,今年即將到期的兩只債券共計29.26億元,包括20.56億元的"16 濱房 01",將在8月10日到期;8.7億元的“20濱江房產CP004”,將在12月10日到期。
據濱江集團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總資產為1720.1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83.69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2.7%和10.88%。
2020年末,濱江集團有息負債規模419.6億元,其中銀行貸款占比為71%,直接融資占比為29%,凈負債率為83.57%。
在債務期限構成上,截至2020年底,濱江集團短期債務為109.45億元,占比為26.08%,低于其185.22億元的期末貨幣資金,因此,可有效覆蓋短期債務。
迎難而上頻繁拿地
濱江集團與眾多房企的擴張路線一樣,自2019年進入千億規模后,拿地也更頻繁了。
據年報數據顯示,濱江集團2020年銷售額為1363億元,2021年的銷售目標為1500億元。
另外,濱江集團2021年計劃新增30幅以上土地,其中杭州拿地比例50%,浙江省內杭州外25%,浙江省外25%。
年報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末,濱江集團累計土地儲備建筑面積為1255.87萬平方米,其土地儲備可售貨值約2800億元,其中杭州內占了65%。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6月份,杭州拿地金額TOP10門檻為53億元,濱江集團以220億元拿地金額排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7日-8日的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中,融信與濱江集團聯合體共同拿下4宗地,總價172.5億元。
另外,濱江集團還單獨拿下了1宗總價為10.07億元的地塊。
不過,雖然濱江集團以及聯合體拿地的區域都在城區和郊區,權益拿地總價約為96.4億元,但其平均拿地成本仍高達3.5萬元/平方米。
5月14日,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在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最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讓中,共獲取了5塊土地,在濱江團隊的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資能力提升等因素下,努力做到1%-2%的凈利潤水平。
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爭奪一二線城市市場,到杭州掘金的外來房企應接不暇,這顯然已對濱江集團業績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因此,為了穩住其在杭州的地位,同時也為了更好的完成銷售目標,哪怕盈利空間極低,濱江集團也是果斷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戚金興8萬創業之路
濱江集團的果斷抉擇,離不開其掌門人戚金興的領導。
對于地產行業,戚金興從一開始就很堅定,80年代初,25歲的戚金興就已經與房地產結下了緣分。
戚金興出身于杭州江干區一個普通家庭,早前在鄉鎮企業局工作了幾年。1992年,被調去籌建一家集體所有制的房屋開發單位——濱江房屋建設開發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濱江集團。
當時團隊有7個人,而且剛開始創業沒有什么錢,戚金興等人就向相關部門借了8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并在江干區租了一層辦公樓,開啟了他的地產之旅。
1996年,戚金興放棄了出任江干區副區長的機會,選擇繼續在地產行業打拼。同年,杭州濱江房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三年后,戚金興帶領濱江集團成為了杭州第一家成功轉制的房地產企業,戚金興曾在接受每日商報采訪中表示,這是濱江集團的一個轉折點,掙脫了體制的束縛,使得集團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2008年,濱江集團在深交所上市。
而后,經過了7年的沉淀,2015年濱江集團開始走出浙江,擴大版圖,進軍一線城市——上海。
2018年,濱江集團銷售額達850.1億元,較上年增長38.23%。2019年,濱江集團累計銷售金額突破1120億元,成功晉級千億房企。
從7個人的小團隊,8萬塊錢的啟動資金,到突破千億規,模戚金興用了27年。
猜你喜歡
外患未除,內憂再起,金科股份市值“蒸發”8成誰來買單?
商票逾期、債券違約這對金科股份再融資能力產生極大負面影響,若銷售端還沒有改善,金科股份的流動性問題只會愈演愈烈。老牌公募新華基金“缺席”新基發行“盛宴”,人才流失已不復當年?
年內僅剩最后一月,公募基金在發行市場上異常活躍,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整體股市表現慘淡,前期各家公司尤其是權益類新品大多沒有募集到讓人滿意的數字。上半年房企拿地榜出爐,濱江拿地額第一,碧桂園拿地面積大幅縮減
中指研究院披露了2022年1-6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2022年6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總額雖同比下降63.6%,但較上月有所收窄,拿地熱情有所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