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承認產品熱失控風險,歐拉自燃頻發被列入充電“黑名單”
長城汽車終于啟動對歐拉的召回程序。7月16日起,長城汽車宣布對歐拉iQ部分產品啟動召回,涉及超過1.6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歐拉電動汽車被曝已發生多起自燃事件,此事在輿論端已經歷一段時間的發酵,期間長城汽車相繼采取了軟件升級、營運補償等手段,直至本次召回。
據了解,2018年,長城汽車重磅推出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同年8月31日,歐拉首款車型iQ上市,售價為18.88萬元--20.48萬元(補貼后售價區間為9.28萬元--10.88萬元)。
產品上,隨后長城陸續推出歐拉黑貓、歐拉白貓、歐拉好貓等車型,由于軟萌外觀和精致內飾和一些智能配置,打出“全球最愛女人的汽車品牌”的品牌定位,受到不少女性消費者喜愛,也因此成為在汽車行業中被稱作最會“吃軟飯”的品牌。
前不久長城2025戰略發布會上,長城汽車宣布歐拉汽車要在2023年要實現新能源細分市場第一,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
然而,從2020年開始,外界已有歐拉品牌產品“自燃”的消息傳出。眼見如此頻繁的起火事件,消費者對購買電動汽車的信心也大打折扣。
歐拉“自燃”事故頻發,長城汽車終于決定召回
7月16日,長城汽車正式公開自燃事故原因,并啟動召回程序。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決定自2021年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生產的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共計16216輛。
此次召回原因,召回范圍內車輛搭載的部分動力電池的一致性與BMS軟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異。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后,電池性能下降,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動力電池熱失控,存在安全隱患。
作為解決方案,長城汽車將免費對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檢測,并刷寫適應工況場景的控制策略軟件,必要時更換電池模組,以消除安全隱患。
這背后,近兩個月來,歐拉iQ在山西太原頻發自燃事故。對此,一位知情人士向AI財經社提供現場視頻,從中可以看出,整個車輛迅速被熊熊大火包圍,并冒出滾滾濃煙,事故造成涉事車輛大面積過火并損毀,基本報廢。
據了解,目前歐拉車型已經被太原市一部分充電站"拉黑",禁止歐拉車型在充分站充電,或者要求充電時車主不能離開車型。
在5月和6月太原兩起歐拉iQ車型發生充電事故發生后,歐拉廠家對iQ車型進行了軟件升級,在升級期間為營運車輛提供700元補助。
但車主反饋稱,升級后的車輛充電速度被限,充電量減少,這也導致官方續航400km的車輛充好電后僅能行駛250km。
由于此次事件中歐拉iQ是在太原多作為營運車輛,充電受阻、加之升級車輛續航減少,也為山西太原的歐拉車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用車困難。
一位充電站客服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歐拉自燃的原因是充電樁的功率與歐拉不匹配,容易導致電瓶被燒。她建議歐拉車主不要進行快充,或者選擇30kw的小功率直流電樁。至于何時解禁,需要等待歐拉汽車進行車端升級。
7月16日,山西省星星充電負責人對AI財經社表示:“近期全國各地正值盛夏高溫季節,行車和用車安全都應當格外注意。星星充電每一臺充電樁都經過嚴格的技術把關,且充電樁上的‘急停’按鈕具有瞬間強制停止充電功能,如遇火災等緊急情況,星星充電充電樁內部元器件都是以毫秒級完成反應和偵測的,完全快于人為操作的響應時間,會第一時間斷開電源,從樁端保護充電安全。”
針對此次歐拉iQ電動汽車自燃現象,有專家認為,除了入夏天氣炎熱的外部客觀因素以及車身發生電池磕碰外,不排除歐拉iQ電控及電池存在技術不過關的問題。
另外,歐拉iQ車型采用的是孚能科技供應的46.7kWh的三元鋰電池,而前不久北汽新能源因車輛所搭載電池存在起火隱患宣布召回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產的EX360和EU400純電動汽車,這兩款車型同樣均搭載孚能科技生產的三元電池,不同的是,孚能科技宣布將在北汽新能源召回事件中“負全責”。
電動汽車自燃事故創新高 “永不起火”還很遙遠
AI財經社了解到,一般情況下電動汽車自燃原因可以分為三大類:電池組引起、充電樁引起以及車輛本身引起。
電池組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電池短路、電池內部電壓電流過大等等;充電樁引起則往往是因為充電樁本身的一些質量問題等等;車輛車身引起就是車輛本身的一些電路問題,或是BMS電源管理系統故障等。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不完全統計,2021年1-5月國內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34起,較去年同期增加20起;涉及車輛數目38輛,較去年同期增長73%。根據往年的數據,每年夏季是電動汽車自燃高發期。
7月14日,河南鄭州又現純電動網約車起火燃燒事故,起火車型為東風啟辰D60EV,上個月底,河南一輛奇瑞小螞蟻電動汽車就發生了自燃。
7月16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召回2018年7月20日至2019年5月28日生產的部分奇瑞艾瑞澤5e電動汽車,共計1407輛。此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動力電池內部分零件裝配可能存在一致性波動。
奇瑞稱,車輛經過長期使用,車輛底部受到異常撞擊或經受劇烈顛簸沖擊后,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池包系統高壓連接松動,局部接觸內阻增高,大電流使用時造成組件過熱并烘烤電芯,從而可能引起電池熱失控,存在安全隱患。奇瑞表示,將對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免費檢查及維修,必要時給予免費更換模組或電池包,以消除安全隱患。
此外,通用汽車今年宣布召回近6.9萬輛存在起火風險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對此,通用的解決策略是采用軟件的方案來試圖修復,并將充電的SOC限制為90%。但在最近又發生兩起自燃事故后,通用提醒車主不要將車停放在建筑物里面,或者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整夜充電。
保時捷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其首款電動汽車Taycan,共計4.3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有6000輛。理由是當保時捷Taycan的12V電池電量耗盡時,就會造成動力損失。如果12V電池在Taycan行駛過程中斷電,汽車就會關閉更大的800V電池組,后者為車輛的電動馬達和其他關鍵系統供電。
除此之外,包括大眾、寶馬、福特、蔚來、威馬、現代、等主機廠也曾因電池安全問題召回旗下的電動車。
因此,如何解決三元鋰電池熱失控安全問題,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研發的重點課題。
從去年開始,“永不起火”的動力電池概念火起來了。例如寧德時代的811三元電池、蜂巢能源的“果凍電池”、廣汽埃安的“彈匣電池”等,透著車企電池企業聯合研制新型安全電池的美好愿景。
2020年3月,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問世,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更是喊出了“刀片電池”徹底擺脫了傳統動力電池可能會發生的“熱失控”的噩夢,勢必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里徹底抹掉。
寧德時代開發出的“只冒煙不起火”的電池,走的是單晶化路線,它的技術路線是優化三元正極的材料Ni55。其正極材料的配方比例為55%鎳、12%鈷、33%錳,電芯由寧德時代提供,除了極氪使用之外,還應用在蔚來汽車100kWh電池包上。
6月29日,長城汽車將其新研發的電池技術正式定名為"大禹電池",以"大禹治水,變堵為疏"為設計思路, 采用三元811大容量高鎳電芯,在電池包內任意位置、單個或多個電芯觸發熱失控的情況下均能實現不起火、不爆炸。
就在長城汽車宣布召回歐拉iQ同一天,長城汽車旗下蜂巢能源首款無鈷電池也走出實驗室,實現量產。此次量產下線的無鈷電池是一款能量密度為 240wh/kg,容量為 115Ah-MEB 產品,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和低成本的核心優勢。在國家工信部最新公布的車型公告中,蜂巢能源無鈷電池已經搭載于長城歐拉櫻桃貓中。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