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當快藥”赴港上市:2021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5%,虧損達7.64億元
叮當快藥所屬公司叮當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與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天眼查App顯示,叮當快藥成立后共獲得7輪融資。而就在6月8日,公司剛剛宣布完成2.2億美元融資,由TPG亞洲基金、奧博資本、鴻為資本(Redview Capital)聯合領投,璞林資本(Valliance)、蘭馨亞洲、夏焱資本、盈科資本等機構跟投。
互聯網“醫療+醫藥”健康到家服務平臺叮當快藥提供即時藥品零售及醫生診療解決方案服務,主要包括快藥、在線醫生診療及慢病與健康管理。沙利文數據顯示,于 2020年,叮當快藥是即時到家數字藥房行業最大的產品及領先的服務供應商,也是數字零售藥房行業收入最高的服務供應商。
叮當快藥在快藥業務上建立了全通路接入網絡,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已于中國建立由14個城市的302家智慧藥房組成的網絡。用戶可以在叮當快藥移動程序、微信小程序和第三方線上平臺、線上分銷商中購買,藥品可于28分鐘內派送至患者。叮當快藥也提供定期送貨、預訂單送貨、線下提貨等送貨方式。平臺還提供24小時藥劑師購買指導。
針對慢性病等醫療場景,叮當快藥為用戶提供在線醫生診療服務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醫療團隊主要包括16名全職及58名兼職醫生、通過與第三方醫療機構合作的800多名外部醫生,以及包括397名藥劑師的其他醫療專業人員。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公司的快藥服務供應分別錄得合共1.41億筆、2.64億筆、4.05億筆及1.29億筆銷售訂單。同期的平臺在線醫生診療服務分別錄得共10萬、220萬、440及130萬次在線咨詢。
招股書顯示,2020年叮當快藥的收入為22.29億元,2019年收入為12.76億元,2018年收入為5.84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為7.80億元。2018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95.2%,2021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5.9%。但叮當快藥仍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虧損達9.20億元,2019年虧損為2.74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虧損為7.64億元。
招股書上提到,于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叮當快藥的毛利分別為240.2百萬元、470.0百萬元、766.2百萬元、177.8百萬元 及人民幣236.9百萬元,相應的毛利率分別為41.1%、36.8%、34.4%、35.6%及30.4%。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成本的增長率高于收入的增長率。
現金流方面,截止2021年3月31日,叮當快藥的年或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2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20日,叮當快藥架構大調整,18名機構股東集團已退出,注冊資本也由9947.6815萬降到5294.12萬。股權架構的調整正好符合境外上市要求。另外,據《財經》報道,股東在同一時期集體退出,可能是因為公司業績沒有達到投資時的預期。同時注冊資本減半表明,此次股東退出的方式是公司減資,而非最常規的股權轉讓退出。如果真是如此,叮當快藥或許陷入現金流危機。股東的壓力,將會加快叮當快藥的上市進程。特別是新的一輪融資到賬之后,叮當快藥接下來的動作或許都是在在為沖刺上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