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信托申請凍結藍光集團1.55億股,凍結比例5.1%

6月10日,藍光發展發布了一份有關控股股東股份凍結的公告。公告顯示,因股票質押違約,公司控股股東藍光集團持有的1.55億股無限售流通股,被執行司法凍結。
據了解,該部分無限售流通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68%,占公司總股本比例5.10%,凍結起始日2021年6月10日,凍結到期日2024年6月9日,凍結申請人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6月10日,藍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楊鏗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7.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8.31%。其中,楊鏗和藍光集團持股數量分別為1.69億股和16億股,持股比例5.58%和52.72%。
對此,藍光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凍結事項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中航信托和藍光間的交易源自2019年,自此之后,藍光集團多次向中航信托進行股票質押。
比如,2019年8月,藍光集團將持有的1.12億股藍光發展股份質押給中航信托;2020年5月,藍光集團將1.15億股股份質押給中航信托。只不過,兩個月后,2020年7月,藍光發展的股價一路下行,從質押時的5元/股,跌至4元/股,藍光集團又再次向中航信托補充質押了3993萬股。
事實上,中航信托并不是第一家卷入藍光發展漩渦的信托公司。在此之前,藍光發展信托產品也出現過延期兌付,并被資方申請強制執行的情況。
5月25日,交銀國際信托申請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藍光發展約為2.355億元債權,被執行人除了藍光發展外,還包括成都金堂藍光和駿、成都錦誠觀嶺和武漢名流時代3家關聯公司。同日又被曝出藍光發展有3家信托產品已陷延期兌付。
針對債務危機,藍光發展管理層曾在4月27日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不會出讓控股權、不會甩賣公司,但再融資受限及債務到期兌付,另面臨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壓力。
"公司將優先以滾動回款償還債務,非標大部分都是隨著項目往前推進,由后續開發貸資金的到位加上項目的經營性回款來平穩覆蓋。"管理層說道。
猜你喜歡
東南亞中小型企業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為數字化轉型投入1300億美元
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規模有望增長至3300億美元,實現20%的復合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