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k12:新東方在線能后來居上嗎
在線教育“燒錢”已經不是新鮮事。
目力所及之處,各家教育機構身影無處不在,冠名綜藝、攜手春晚、軟件開屏、公交站牌、電梯廣告……在這背后,是2020年潮水一樣涌入在線教育行業的大筆資金,行業總融資額創歷年最高值。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行業喧囂之下,新東方在線(01797.HK)近期公布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半年報數據。
財報顯示,營收增速與去年保持持平的情況下,新東方在線凈虧損6.7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僅為7128.2萬元,虧損擴大為670.6%。
為何新東方在線此時出現巨幅虧損,它的錢“燒”在了哪里,又會不會繼續“燒”下去呢?
擴張背后的新“賬本”
作為曾經的港股“在線教育第一股”,新東方是第一批進入在線教育賽道的機構,2005年就成立了。不過,與當下被視為頭等“種子”選手的猿輔導,作業幫等相比,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這與其業務結構有關。其他頭部在線教育公司大多主攻k12領域,新東方在線則是以大學業務起家,相比市場前景廣闊且增長迅猛的k12領域,大學業務明顯缺乏強勁的爆發力。
新東方在線并不是沒有進行過其他業務方向的探索,2012年,其推出多納英語,進入啟蒙英語領域,2015年,推出過以錄播形式為主的K12在線大班課,2017年,主推本地化在線小班課品牌東方優播,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2016-2019年,大學業務收入仍然占據其主要營收的70%左右。
不過,資本顯然始終追求更高的增長性。2019年,新東方在線開始發力在線大班直播課,直指k12領域生源。由于在線大班課和東方優播的快速增長,且大學業務受疫情影響放緩,2021財年中報顯示,新東方在線k12業務收入占比達到49.8%,已然超過大學業務成為公司的第一收入來源。
將”戰場”從大學業務轉向k12之后,新東方在線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作為在線教育兵家必爭之地,k12賽道水深魚大,各家“撒”錢速度毫不手軟。
一直以來,燒錢大戰的“高光”和“陰影”大多集中在在線教育頭部幾家機構身上,少見新東方在線的身影。不過,從銷售及營銷開支來看,新東方在線這兩年投入決心也并不小。
數據來自公司公告
2020財年,新東方在線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加近一倍至8.72億元,財報顯示,主要是因為推廣課程設置,特別是線上媒體推廣相關的開支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是新東方在線上市后交出的大額虧損“成績單”。
2020財年,新東方在線實現凈虧損7.42億元,同期2019財年這一虧損數字僅為3977.3萬元。
數據來自公司公告
而在最新公布的2021財年中報中,銷售及營銷開支由去年同期2.92億元增加76.7%至5.15億元,財報顯示主要是因為成立多渠道營銷團隊來推廣產品,從而導致員工成本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支出(5.15億元)已經超過2019財年全年(4.44億元)銷售及營銷開支了,與之同來的是中報凈虧損6.74億元,快趕上2020財年的全年虧損。
與此同時,新東方在線的“主要造血”能力不得不讓人擔憂,中報顯示,公司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5.6%下滑至22.6%,主要原因便來自于k12業務的成本支出拖累了公司整體的毛利表現。
數據來自公司公告
新東方在線中報公布前后,野村、麥格理、大和等多家評級機構下調了新東方在線的目標價。
新東方在線模式能成嗎
從業務投入來看,k12業務明顯成為新東方在線未來發展的戰略重心,也是造成其當前虧損現狀的主要原因。
必須要說明的是,營銷投入只是相比新東方在線自身原本投入增長迅猛,放在同行中比較卻絕對不能算是大額支出了,甚至比不上頭部機構一個夏季的營銷費用。
從付費學生人次增長來看,新東方在線2016-2020年付費人次復合增速為44.6%,其中k12付費人次復合增速達到136%,大學業務僅為15%。財報披露,2021財年新東方在線付費總人次達到214萬人。
據此推算,新東方在線獲客成本僅為240.65元/人,去年同期為222.9元/人,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同行至少2000元/人的獲客成本。
目前新東方在線k12領域主要由新東方在線大班課和東方優播兩個平臺業務組成。前者主打用戶規模,后者則致力于下沉市場的長期發力。且東方優播推廣模式一大看點在于建立線下體驗店,是十足的重資產運營。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東方優播已進入中國26個省的271個城市,即使是疫情期內依然保持了擴張態勢,新進入99個新城市,同時,新東方在線K12大班課已進入100個城市。其中東方優播付費學生人次同比增長170.3%,K12大班課付費學生人次同比增加134.4%。
規模擴張的同時,兩者盈利能力都不太樂觀,東方優播毛利率約為4.4%,K12大班課毛利率約為-50%。
截圖來自浙商證券研報內容
顯然,k12賽道此時的盈利能力或許并不是新東方在線管理層考慮的第一要素,其后期的增長空間和規模擴張才是核心要義所在。
讓人難免疑惑的是,作業幫、猿輔導、好未來等都已經遙遙領先,而且各方彈藥充足,市場爭奪戰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新東方在線此時掉頭轉向,能做到后來者居上嗎?
此外,無論是大班課對于師資和技術的投入,還是東方優播線下擴張對于現金流的需求,這場戰役顯然都不會在短期內結束,新東方在線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嗎,如果沒有,它又打算靠什么運營方式來彌補資金缺口呢?
在線教育誕生以來,大家普遍認同的一個故事邏輯便是,與線下機構分布不同,行業會在“燒錢大戰”中大幅度提高集中度,形成某種壟斷優勢,同時,國內學生參培率并不高,仍然有極高的藍海等著開拓。
基于這種論調,新東方在線“參戰”不足為奇。
不過,教育產品始終跟其他服務行業不同,家長對于孩子的投入始終慎之又慎,大規模擴張之下,新東方在線能否留住這些生源,維系增長態勢,乃至于在后續實現盈利,這是對其當下運營模式的一大考驗。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