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轉型互聯網營銷卻爆雷,今1元賣4家公司

        AI財經社周享玥2020-12-24 10:33 大公司
        1元錢,在如今這個公交車都不一定坐得了的時代,卻能買下4家公司。

        1元錢,在如今這個公交車都不一定坐得了的時代,卻能買下4家公司。

        12月22日晚間,聯創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1元的價格將子公司上海鏊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鏊投)旗下的4家公司,出售給聯創股份董事邵秀英作為股東之一的山東聚迪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聚迪)。

        據悉,上海鰲投是聯創股份兩年多前斥資超13億元買下的一家公司,而此次被出售的4家公司正是上海鏊投的核心資產,一度支撐起上海鏊投的巨額估值。

        受此消息影響,12月23日,聯創股份股價開盤即下跌,此后持續走低,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收3.3元/股,跌幅為2.08%,總市值僅38.78億元。

        這對于2020年以來已經多次以“打骨折”價格甩賣旗下公司的聯創股份來說,早已不是稀奇事兒。

        搞化工的要做互聯網營銷

        豪擲40億卻買了個大雷

        公開資料顯示,聯創股份全稱為山東聯創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并于2012年8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目前主要圍繞化工新材料與數字營銷服務兩大板塊展開業務。

        不過,對于以上海鏊投等公司為代表的數字營銷及互聯網廣告業務,聯創股份大概是又愛又恨的。

        2003年,因不滿自己待了八九年還是個業務員,山東一國企員工李洪國憤而出走,拿著50萬元投資,和幾個創業伙伴一起在蘋果園里租了一處辦公室,創建了淄博聯創聚氨酯有限公司(聯創股份前身),主要生產聚氨酯新材料。

        按李洪國自己的說法,因為趕上了“聚氨酯泡沫行業整體淘汰氟利昂”和“太陽能熱水器、建筑節能快速發展”這兩撥比較好的行情,聯創股份從成立到上市一直走得非常順利。

        然而,上市即巔峰,“判斷行業最多還有2年的增長”的李洪國決定推進聯創股份轉型,“不能等死啊。我們淄博有家企業,轉型轉晚了2年,想轉的時候,轉不了了,后來就只能賣殼了”。

        在此背景下,2013年起,聯創股份開始走上瘋狂并購擴張之路。

        作為一家專業生產保溫材料的傳統企業,聯創股份最開始的動作還主要集中于并購其他化工公司,于2013年至2014年先后籌劃收購了沾化星之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聯創聚合物有限公司、山東卓星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但這些收購并未給業績帶來多大增長。2012年至2014年,聯創股份營收雖從4.25億元上漲至8.33億元,歸母凈利潤卻從5442萬元下滑至638萬元。

        (圖源:聯創股份官網)

        轉折發生在2015年。據媒體報道,李洪國有一天在看《新聞聯播》時聽到“中央說要將互聯網打造成支柱產”,隨即“豁然開朗”,下定決心要進入這個行業。

        于是,2015年起,聯創股份先后以13.22億元、10.15億元、7.17億元和13.32億元收購了上海新合、上海激創、上海麟動和上海鏊投四家公司的全部股權,全力轉戰互聯網營銷行業,并相繼剝離了公司的化工業務。

        轉型互聯網行業后,聯創股份業績一度有所好轉。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聯創股份的營收分別為9.65億元、23.3億元、27.7億元,同比增長15.85%、141.65%、18.7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81萬元、2.01億元、3.72億元,同比增長382.97%、553.59%、84.47%。股價更是一騎絕塵,一度在2015年底沖上115元/股的高價。

        然而,成也互聯網業務,敗也互聯網業務。

        彼時,為收購四家標的公司,聯創股份曾大方給出高額溢價,僅上海新合、上海激創、上海麟動就分別達到了15倍、13.55倍、34.93倍,卻也因此形成了高達32.7億元的商譽,為自己埋下了一個暗雷。

        上海新合、上海激創兩家公司最開始都毫無意外地完成了業績承諾,但承諾期滿后,兩家公司的業績卻齊齊變臉,上海麟動和上海鏊投則在業績承諾期滿前就爆了雷。這直接導致聯創股份在2018年大幅計提了20.71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其歸母凈利潤也在當年巨虧19.54億元,同比下滑625.89%,相當于一年就虧掉了上市以來的所有凈利潤。2019年,聯創股份再次計提11.91億元商譽減值,同年其歸母凈利潤虧損14.74億元。

        至此,聯創股份收購4家標的公司所形成的商譽已經消耗殆盡,高達40多億元的跨界并購最終買了個寂寞。

        為保殼多次“大甩賣”

        斷臂求生后要轉回化工“老路”

        轉型互聯網營銷行業,曾讓增長乏力的聯創股份逆勢暴漲,卻也將其推入了更深的泥潭。對于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聯創股份來說,一旦2020年不能扭虧為盈,退市風險也將隨之而來。

        重壓之下,聯創股份不得不忍痛將這個曾經耗費巨資才引進的業務大幅收縮。

        2020年2月,聯創股份宣布擬將子公司上海新合持有的北京聯創達美廣告有限公司(下稱聯創達美)100%股權,以1500萬元價格轉讓給時任公司董事、總裁齊?,摗T谏虾P潞媳宦搫摴煞菔召徶埃搫撨_美的營收曾一度占據上海新合總營收的超80%,是上海新合的核心資產,也是支撐其13.22億元交易作價的關鍵要素。

        隨后的6月和7月,上海激創、上海麟動兩家公司也被公告稱,全部股權將分別以1.78億元轉讓給山東聚迪,1.03億元(包括4058.7萬元的業績補償款)價格轉讓給王蔚,交易價格遠低于曾經的買入價10.15億元和7.17億元。其中,王蔚為聯創股份時任董事兼副總裁,山東聚迪的股東之一則為聯創股份董事邵秀英。

        最后輪到的是上海鏊投。12月22日晚間,聯創股份公告稱,上海鏊投旗下的4家核心資產甜橙創新、鏊投廣告、霍爾果斯鏊投、鏊投數字也將以1元的價格出售給山東聚迪。

        至此,聯創股份曾花大價錢買入的互聯網營銷業務中最主要的幾項核心資產,均已被擺上售賣臺。一進一出下,單以買入價與賣出價對比,聯創股份就已經損失約40億元。

        壯士斷腕背后,是跨界失敗的聯創股份數不盡的心酸?!斑@4家公司基本上都是虧損狀態,我們也是想盡快出售,減輕一下上市公司這邊的負擔?!?2月23日下午,聯創股份證券部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

        據聯創股份公告顯示,截至9月30日,甜橙創新、鏊投廣告、霍爾果斯鏊投、鏊投數字四家公司的凈資產分別為-1480.68萬元、292.87萬元、199.55萬元、87.37萬元,合計凈資產約-900.9萬元,合計凈利潤虧損額則達到了約1.15億元。

        實際上,梳理聯創股份公告可以發現,包括聯創達美、上海激創、上海麟動以及甜橙創新等在內的多家公司,都是自2019年起開始了凈資產及凈利潤的快速“縮水”。以上海激創為例,截至2018年末,其凈資產還有3.38億元,但到2019年末,其凈資產卻變為了-2407.59萬元,2020年一季度末再度縮減至-2426.8萬元。

        對此,上述人士表示,上海新合、上海激創、上海麟動等多家公司的主要客戶都是汽車企業,但2019年以來,受宏觀經濟放緩以及汽車行業大幅下滑的影響,這些公司對應的互聯網數字業務(主要為汽車客戶媒介投放類業務)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滑。與此同時,資金周轉率變低、資產收益率變低、墊資規模變大等現象,更是嚴重影響著公司的現金流健康。

        (圖源:聯創股份官網)

        現實面前,聯創股份不得不放棄互聯網賽道,重返“化工”。

        2019年上半年,聯創股份耗資6.64億元拿下山東華安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加碼化工行業。2020年4月,聯創股份更是公告稱,將調整公司經營戰略發展方向,在大幅收縮互聯網廣告業務的同時,把所回籠資金主要用于化工新材料、新型環保材料生產及應用。

        據聯創股份內部人士透露,他們“目前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推進可降解塑料項目的建設,目前已在立項階段,但建設周期預計會比較長,計劃18個月完成”。

        實際上,2020年8月,聯創股份就曾發布公告稱,將合計投資3.8億元用于建設一個60000噸/年無水氟化氫項目、10000噸/年電子級氫氟酸項目、30000噸/年高端聚酯多元醇項目和20000噸/年可降解塑料項目,其中,后兩個項目總占地將達到約70畝。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塑料制品產量高達8184萬噸,約占全球塑料訴求量的1/4,同期生物降解塑料消費量卻僅為52萬噸。參考歐洲生物塑料協會的數據,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量全球占比僅為4.6%,顯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也因此,對于聯創股份來說,在國內不斷加碼限塑令、禁塑令的趨勢下,可降解塑料或許會是個“好方向”。不過,要想在這個新興市場中分得一份羹,聯創股份需要面對的對手并不少。據悉,目前,包括金發科技、王子新材、齊翔騰達、國恩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已經開始紛紛搶灘可降解塑料市場。

        聯創股份目前更為迫切的,顯然是要保住自己的殼。

        據財報顯示,聯創股份的斷臂求生算是起到了不錯的效果,2020年上半年,其歸母凈利潤還屬于虧損狀態,虧損5859萬元,到2020年三季度,就已經扭虧為盈,變為了2148萬元,而同期的扣非凈利潤仍然為負,為-7577萬元。

        董監高頻繁減持

        更有高管為交個稅套現934萬

        轉型互聯網營銷業務最終讓聯創股份埋下大雷,卻給上市公司的董監高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據AI財經社不完全統計,2015年11月6日至今,包括實控人李洪國家族、王璟、李慧敏、胡安智、齊?,摗⑸坌阌?、王蔚、王憲東等在內的多位聯創股份董監高已經合計減持超1.22億股,累計套現約16.62億元。其中,僅實控人李洪國家族就累計減持約4500萬股,累計套現約7.94億元。

        減持的理由則包括“歸還股票質押融資借款”、“歸還個人銀行融資借款”等。2019年2月,聯創股份董事、高管王璟更是因“繳納個人所得稅”,宣布將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總股本0.18%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據聯創股份年報顯示,王璟2018年年薪為35.8萬元,位居聯創股份董監高年薪排名第二位。而其因“繳納個稅”減持的股份數卻有近116萬股,累計套現約933.61萬元。

        董監高輪番接力減持之外,聯創股份管理層更是多次因違規減持而被監管出具警示函,其中,就包括李洪國、邵秀英、齊海瑩等人。

        2019年11月,聯創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洪國因涉嫌違法違規減持公司股份及未按規定披露而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聯創股份2020年6月披露的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6年10月27日至2018年12月26日期間,李洪國累計賣出“聯創股份”3051.16萬股,已經占其已發行股份的5.07%,卻未及時在2018年12月26日當天按規定履行報告和公告義務,也未停止賣出,其后又繼續賣出數百萬股。

        盡管李洪國后來在申辯材料和聽證會上提出,自己的違法行為并非有意,并表示“山東證監局對自己的處罰金額偏大”,山東證監局最終還是決定對李洪國給予警告,并對其持股變動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其限制轉讓期限內的減持行為處以180萬元罰款,合計2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李洪國就以26億元身家排在了當年胡潤百富榜第1451名,2016年又進階至37億元身家、第1129名。盡管此后,隨著聯創股份股價暴跌,李洪國逐漸從富豪榜上消失,但通過頻繁減持套現的7.94億元卻從紙面富貴變成了真金白銀,進了李洪國家族的腰包。

        據最新數據顯示,李洪國目前還持有聯創股份14.35%的持股比例,以12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對應的持股市值約為5.56億元。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成色在线影院|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 国产 图片|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成人午夜在线|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