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與240萬,泡泡瑪特做對了什么?
如果你把泡泡瑪特看成是一家生產銷售塑料玩偶的玩具公司,那你肯定理解不了它為什么能夠半年賣8億多元。但如果你把泡泡瑪特當成是一家出品小驚喜、小確幸、小認同、小不甘的潮玩品牌,那么一切都將顯得自然而然。
假如一切順利,這家集萬眾年輕人喜愛與質疑的公司,將于12月中旬登陸港交所。
11月22日晚間,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最新消息,泡泡瑪特港股IPO將于12月1-4日招股,全球發售1.36億股,在港發售1628.60萬股,國際發售1.19億股,發售價區間為31.50-38.50港元/股,目標集資為6億美元,公司估值約70億美元。
泡泡瑪特上市的消息被公開后,市場上出現了許多聲音:
做潮玩的公司這么多,為什么泡泡瑪特能夠跑出來?
一家靠盲盒發家的公司,憑什么上市,不就是在割韭菜嗎?
當大眾對Molly系列產品厭煩后,泡泡瑪特是不是也就沒有未來了?
《博望財經》將用這篇文章,解決讀者和網友們的疑問。
01
為什么是泡泡瑪特
雖然在泡泡瑪特整個發展的進程中,機遇和好運都曾為其助力,但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創業歷程,足以激勵許多年輕、有想法但卻遇到挫折的創業者。
泡泡瑪特品牌誕生于2010年,由剛剛畢業一年的王寧和其他合伙人共同創辦。最開始的時候,泡泡瑪特只是一家開在中關村歐美匯的潮品雜貨店,主要賣一些文具、飾品,模式與日本雜貨零售商場“LOFT”、香港時尚超市“LOG-ON”類似。
在籌備泡泡瑪特的時候,王寧和合伙人們有過許多美好期許,他們覺得泡泡馬特將成為中國的“LOFT”,但現實是,泡泡瑪特并沒有像LOFT和LOG-ON一樣受消費者歡迎。
由于店面經營慘淡,合伙人支撐不住選擇了退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這時,店長帶領店員集體離職了。
店鋪不賺錢,是不是還可以走融資這條路?只要融資到位,還可以重新招兵買馬。
令王寧沒有想到的是,雖然2010年的中國互聯網尚處于泡沫期,融資相對容易,但泡泡瑪特的模式還是沒能夠獲得投資人們的認可。
熬到了2011年,店鋪還是沒有盈利,這時,王寧已經覺得身心俱疲,難以支撐,要么就關店吧?
此時,有人找到王寧,想要加盟泡泡瑪特。王寧算了一筆賬,加盟模式至少可以幫助泡泡瑪特賣出去十幾萬的貨,如此一來,泡泡瑪特不緊能夠活著,還可以活得很好。就在這時候,麥剛攔住了王寧,他認為用直營模式做潮玩完全能夠走的通,并且投了王寧200萬。
麥剛這筆投資,不緊解決了王寧的燃眉之急,也給了王寧巨大的信心。泡泡瑪特開始朝著連鎖潮玩品牌的目標發力。2015年泡泡瑪特店鋪從一家變成了二十幾家。
在擴張店鋪的同時,王寧發現了制約泡泡瑪特市場想象力的根本問題——沒有自己獨立品牌的玩具。
“我們是平臺零售商,顧客就算喜歡店里的商品,但他只會認品牌,不會跟你有任何鏈接。”
于是,試圖創建獨立品牌的泡泡瑪特先是與設計師合作推出了Sonny Ange系列盲盒。市場很快證實了王寧決策的正確性。Sonny Ange系列盲盒一年就為泡泡瑪特帶來超過3000萬銷售。
嘗到了Sonny Ange的甜頭后,2016年,POP MART泡泡瑪特與Molly品牌設計師Kenny展開了合作,開發出專屬于泡泡瑪特的潮玩產品MollyZodiac。
讓王寧感到驚喜的是,消費者對Molly系列盲盒和公仔的喜愛程度遠超預期。2016年8月,Molly Zodiac系列盲盒上線天貓旗艦店,僅4秒商品全部售罄。
目前,泡泡瑪特運營著 93 個 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和56個非獨家IP。每款盲盒基本都會包含12個不同造型的娃娃,有固定款、隱藏款或特別款,其中特別款和隱藏款的玩偶由于稀少不易得,在閑魚等二手平臺的價格是原價的十倍、甚至二十倍。
今年圣誕節,泡泡瑪特還特別瑞出了LABUBU圣誕款盲盒。
不玩盲盒的人,很難理解粉絲對泡泡瑪特的喜愛。“怎么會有人愿意花59元去抽玩偶,喜歡什么買一個不好嗎?”
但如果你嘗試性的玩一次,就會馬上理解其中緣由。在一個系列的12個玩偶里,一定有你最喜歡的,也有你不喜歡的。當你抽到自己不喜歡的玩偶的時候,你會想再抽一次會不會就可以把最心宜的玩偶帶回家呢?于是你會再嘗試花59元抽一次,當你抽到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每個盲盒里都有隱藏款或特別款,就像我們想成為最特別的人一樣,我們也想抽中那最特別的盲盒,于是,你又會去嘗試抽。
當一個系列的盲盒你已經有了三個的時候,你會想要是能夠12個都擁有,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多好。于是你還是會繼續抽。
沒有人在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不想展示或者炫耀。下圖是一位用戶在淘寶上曬出圖片,是消費者抽到的兩個公仔。
為了讓粉絲們有地方曬“娃”,泡泡馬特推出了定位于潮流玩具分享的葩趣App。除此以外,泡泡瑪特還會組織線下見面會,讓粉絲與IP設計師近距離接觸,增強互動和黏性。
如此一來,抽泡泡瑪特盲盒,買泡泡瑪特公仔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購物行為,其中夾雜著小驚喜、小確幸、小不甘與小認同。消費者在泡泡瑪特消費,買的不是一份東西,而是一份情感。
再加上泡泡瑪特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做工都十分精致,線下店也開在十分高端的商場,比如LV旁邊、太古匯里面,這樣就給這份情感增添了些許高級、時尚的感覺。
如今,泡泡瑪特的粉絲已經形成了一個圈子,我們做互聯網的人都喜歡講黏性、復購率,泡泡瑪特的微信公眾號擁有240余萬名粉絲,你隨便打開一條公眾號推文看一下留言,就能感受到泡泡瑪特的粉絲黏性有多強,是許多互聯網產品不能比擬的。
02
盲盒公司而已,憑什么上市
新能源汽車憑借幾款概念車即可以上市,憑借的是該行業未來的想象空間。而泡泡瑪特能夠上市,靠的不是未來,而是當下可觀的營收和純利潤。
泡泡瑪特的生意有多好?看一下招股說明書就能得到答案。
泡泡瑪特目前的產品線主要分為盲盒、手辦、BJD、衍生品(指的是毛絨玩具、鑰匙扣等品類),以不同價位分別面向不同的消費人群。
2017年、2018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總收益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純利潤分別為160萬、9950萬、4.511億元。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泡泡瑪特營收和純利潤每年增長的幅度。
2020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總營收是8.17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純利是1.413億元,上年同期是1.136億元。
也就是說,泡泡瑪特利潤已經連續三年半保持高速增長,沒有回落或放緩的跡象。
招股說明書顯示,盲盒是泡泡瑪特營收的主力,2020年雙十一,以盲盒為主要產品類型的泡泡瑪特當天賣了1.42億元。
2017-2019三個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的盲盒產品銷售產生的收益分別為9140萬、3.596億、13.592億、4.024億和6.887億元,分別占同期泡泡瑪特總收益的57.8%、69.9%、80.7%、74.0%、84.2%。
目前泡泡瑪特的渠道主要分為零售店、線上渠道、機器人商店、展會和批發五大類。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線下零售店有136家,機器人商店共計1001間。
今年上半年,線下零售店、線下渠道為泡泡瑪特貢獻的收益分別為3.13億、3.34億。
泡泡瑪特業績如此突出,自然會吸引到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關注。2011年到2020年,泡泡馬特共計完成了8輪融資。最近一輪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谷資本投資,融資額超1億美元。
在泡泡瑪特上市的消息傳出后,有一部分人認為,泡泡瑪特起家依靠的是Molly系列產品,人總是喜新厭舊的,當大家對Molly系列產品厭煩后,泡泡瑪特是不是也就沒有未來了?如何一直保證高市值?
從泡泡瑪特的招股說明書來看,目前Molly系列產品對泡泡瑪特的營收雖然貢獻依舊很大,但已經不是最大的產品了。泡泡馬特已經推出比Molly更受消費者歡迎的系列玩偶。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給泡泡瑪特創收的前五大IP分別為Pucky(1.19億元)、Dimoo(1.17億元)、Molly(1.12億元)、The Monsters(0.7億)和BOBO&COCO(0.33億)。
Molly排在了第三位。
據媒體報道,泡泡瑪特正逐步走向國際化,并且不斷拓展邊界,今年10月,泡泡瑪特在韓國開了第一家直營門店。除此之外,還開始投資電影、美術館等等。
參照日本潮玩發展現狀和迪斯尼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泡泡馬特的未來不可限量。
不能夠因為覺得賣電動汽車比賣玩具的聽起來高端,就否定泡泡瑪特上市一事。
當然,泡泡瑪特不是沒有隱憂。當大家都知道潮玩品牌如此賺錢的時候,必定會把泡泡瑪特的套路玩一遍,與其形成競爭,另外,誰都難以保證泡泡瑪特核心團隊在公司上市之后不會懈怠。
如果它的夢想不是星辰大海,可能未來也將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