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折戟IPO:曾被葛優、香奈兒告上法庭,八成營收靠加盟

        AI財經社周享玥2020-11-02 16:50 大公司
        頭頂“2019年度歸母凈利潤超4億元”的業績光環,周六福卻還是在沖刺中小板IPO的道路上折戟了。

        頭頂“2019年度歸母凈利潤超4億元”的業績光環,周六福卻還是在沖刺中小板IPO的道路上折戟了。

        10月29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了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4次會議審核結果,當日上會接受審核的5家企業中,4家主板企業均順利通過審核,僅擬掛牌中小板的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周六福”)一家(首發)未通過。

        根據證監會發審委會議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來看,加盟模式下收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存在多起商標權糾紛等是周六福被否的主要原因。

        對此,我們致電周六福證券部詢問相關情況,對方工作人員回復稱“不方便回答相關問題”。

        從2019年5月首次向資本市場發起進攻以來,周六福在沖刺IPO的道路上已經走了近一年半,前有“踩中正中珠江大雷被中止審查”,后有“IPO上會被否”,周六福闖關A股之旅頗為坎坷。相比之下,同屬“周氏”珠寶大軍的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等“前輩”早已在資本市場上馳騁多年。

        (圖源:視覺中國)

        與周大福同為周氏珠寶大軍,創始人卻不姓周

        在珠寶市場上,“周氏”大軍已經叱咤江湖多年,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等相似的店名,也常常讓消費者難以分清其中關系,各大網絡平臺上更是不乏有“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有什么區別”、“周大福、周大生、周六福哪個是正品”等提問。

        不同于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都曾有一個姓“周”的創始人,周六福這家被冠以“周”姓的公司,創始人并不姓周,而是姓李。

        據周六福創始人李偉柱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資料,李偉柱出生于1977年,廣州潮汕人,于2000年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被分配到老家潮陽的一家銀行工作。不過,僅在銀行工作兩年后,偶然接觸到珠寶行業并發現其中商機的李偉柱就決定辭掉銀行的“鐵飯碗”,于2002年在深圳水貝成立自己的珠寶鑲嵌廠,靠給珠寶廠商供貨掘得了第一桶金。

        但好景不長,2003年的“非典”讓整個珠寶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珠寶商紛紛改行,好不容易從危機中挺過來的李偉柱也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于是,“周六福”品牌在2004年應運而生,最開始由李偉柱兄長李偉蓬和另一位自然人陳創金各自出資50萬元平分周六福有限公司股權,后者持有的50%股權則在第二年作價50萬元轉讓給了李偉柱。

        (圖源:視覺中國)

        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公司名稱最初并不叫“周六福”,而是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2005年9月,其還申請過“周天福”的商標。2012年3月,該公司更名“深圳市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4個月后,再度更名為“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11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這正是周六福一直備受“山寨”爭議的地方。畢竟,單從名字來看,不管是“周天福”還是“周六福”,都與有名的香港珠寶品牌周大福相似,而“周六福”除了撞臉“周大福”,還與“六福集團”名字相近。

        據《每日經濟新聞》2009年的一篇報道顯示,周六福曾在其官方網站上,將自己描述為一家老牌企業,宣稱“集團成立于十八世紀初,實力雄厚,信譽卓著,是一家專業制造銷售珠寶首飾的大型企業”,但其真實成立年份卻是2004年,前后相差約300年。

        彼時,對此質疑,時任周六福珠寶行政經理謝明育曾對媒體回應稱“公司確實成立于2004年8月,由1994年成立的‘周六福珠寶行’更名為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公司”,且因“公司是一個家族企業,幾代人都從事珠寶行業”,故將公司成立時間“提前”了,是“善意的謊言,并不會故意生產不合格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據周六福招股書顯示,謝明育已經于2018年10月升任周六福董事兼副總經理。據2015年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前述“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公司”曾于2004年10月1日,授權“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為其在中國大陸地區總代理,負責該地區‘周六福’品牌的操作與推廣”,后者在2012年3月27日更名為深圳市周六福珠寶有限公司。

        據媒體此前報道,雖然一開始就以“香港知名品牌”頭銜進軍內地市場,但一直在2016年以前,周六福并未在香港開過店。2016年11月,周六福在香港開設第一家門店,并請來著名香港女星劉嘉玲站臺,劉嘉玲卻在開業當天對記者表示,“剛開始也以為是周大福或者六福珠寶,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周六福”,隨后又稱“不過將周大福和六福,改為周六福,還挺有創意”。

        實際上,與“行業前輩”名稱相近的情況遠不止出現在周六福身上,周百福、周金生、周福生、周瑞福等都是逐漸壯大的周系珠寶大軍中的一名。

        八成營收靠加盟,自營店僅28家

        或許是為了去“山寨化”,又或者想要同周大福、周大生、周生生等“前輩”一樣到資本市場分一杯羹,2019年5月,周六福在深交所披露了第一份招股書,擬募資10.90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周六福的IPO之路并不順暢,招股書披露不久,其審計單位正中珠江就因涉嫌在“康美藥業300億元不翼而飛”案中存在審計偏差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周六福也因此被拖累“中止”IPO審查,直到半年后才“卷土重來”,再度沖刺IPO。時隔近一年后,終于等到上會的周六福卻最終折戟IPO。

        周六福IPO緣何被否?

        據招股書顯示,周六福是一家集珠寶首飾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連鎖銷售、品牌運營為一體的時尚珠寶集團,主要產品為鑲嵌首飾和素金首飾。

        實際上,周六福的業績表現較為亮眼。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9.62億元、16.79億元、22.69億元和8.3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1億元、3.03億元、4.14億元和1.73億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營收增速分別達到了74.54%、35.11%,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5.12%、36.38%,增幅遠超明牌珠寶、潮宏基、老鳳祥、周大生等同行業公司。

        不過,亮眼業績和高增速背后,卻高度依賴著加盟模式所帶來的收入。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加盟模式收入分別為8.07億元、13.23億元、17.64萬元、4.9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86.45%、82.18%、82.00%和 62.05%,占比雖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總體仍然較高。

        實際上,周六福的營收、凈利潤能夠在近幾年實現大幅增長,正是得益于同期加盟店的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報告期各期凈增加店鋪數分別為489家、529家、665家和-21家。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共擁有加盟店3425家、自營店28家,自營店的占比尚不足1%。

        (圖源:視覺中國)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9月13日,周六福對加盟費收費政策進行了調整,將早期“僅在首次加盟時一次性收取2萬元”的標準調整為“加盟時交費2萬元,部分省份2017年9月15日后到期續約的根據不同省份每店收取1萬或者2萬元,其余省份店鋪在2020年9月15日前續約的則不再加收”。

        周六福表示,調整后的特許經營費收費標準仍顯著低于愛迪爾、周大生等部分同行業公司,如按原收費政策,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特許經營費與目前收費的差異金額將累計達到6857.4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加盟模式給周六福帶來了不菲收入,但具體到每家加盟店的收入卻明顯偏低。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加盟店的單店收入分別為35.84萬元、47.56萬元、51.18萬元、14.39萬元,遠低于同期自營店300萬元左右的單店收入。

        對比同行來看,同期周大生的加盟店單店收入分別為106.22萬元、118.07萬元、107.55萬元、22.95萬元,遠高于周六福;而自營店單店收入分別為355.47萬元、396.84萬元、376.34萬元、125.5萬元,與周六福相差不大。

        加盟模式雖然能夠讓品牌方以低成本快速占領市場,但過度依賴加盟模式可能給產品管控和存貨管理等帶來的風險顯然也不小。也因此,加盟模式下收入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加盟商和發行人是否存在實質和潛在的關聯關系、加盟商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積壓等問題成了此次審核中被重點質疑的問題。

        兩年分紅2.31億,曾被葛優、香奈兒起訴商標侵權

        實際上,在周六福卷入的約百起訴訟中,就有不少是加盟店惹出的“禍”。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間,香奈兒就以周六福及其13家加盟店為被告提起了商標侵權糾紛訴訟案件13宗,起訴原因則是香奈兒認為周六福部分加盟店銷售侵犯其商標權的商品,要求周六福立即停止銷售、生產相關商品,并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最終,雙方達成和解,由加盟方賠償香奈兒55.99萬元,換得香奈兒撤訴。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卡地亞以及《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制作方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身上。2017年3月,廣東原創動力文化起訴周六福及其加盟店涉嫌生產、銷售帶有“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不同形態的吊墜等事宜;2018年1月,卡地亞起訴周六福及其6家加盟店銷售侵犯其商標權的商品且構成不正當競爭。這兩個官司同樣也都以賠款了結。

        在香奈兒、卡地亞等企業之外,和周六福打過官司的還有葛優。2019年7月,因周六福于2016年8月3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配圖文章中涉嫌未經授權許可,擅自使用葛優肖像圖片,而被后者告上法庭,要求周六福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成本等合理開支共計16萬元。

        (圖源:視覺中國)

        據招股書顯示,周六福、香港周六福與張建斌及其關聯企業、關聯門店,以及陳洪金、張文伯、香港周六福黃金鉆石首飾集團等有關“周六福”商標之爭的訴訟則是一場曠日持久之戰。該糾紛最早開始于2011年,卻直到今天仍有訴訟未決,期間各方爭論不休,多次互相起訴。

        盡管周六福在最新招股書中強調,其與張建斌以及與陳洪金、張文伯的未決訴訟中不存在周六福商標、商號侵權的情況,商標問題依舊成為了發審委提出質疑的地方,要求周六福說明主要商標的取得及使用情況、多起商標糾紛的原因等問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周六福有約超過9成的商品都來自于委外加工。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委外加工的成本分別為4.74億元、7.95億元、12.14億和4.59億,分別占其總加工成本的76.77%、88.51%、92.87%和96.64%。

        且同期,周六福的研發費用支出分別為133萬元、199萬元、266萬元、157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0.14%、0.12%、0.12%及0.19%。

        截至2020年6月底,其有員工總數1082人,其中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占據大頭,分別為843人、158人,而制造人員和設計人員卻僅有69人、12人,僅占員工總數的6.38%、1.11%。2020年上半年,與之對應的平均月薪則分別為6739.86元、9068.82元、4903.82元、1.1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道,沖刺IPO之前的2018年下半年,周六福還曾一邊大舉融資1.24億元,一邊大手筆分紅,2017年至2018年的兩年內四次分紅,分別派發2100萬元、3600萬元、4911.36萬元、12465.60萬元,合計分紅2.31億元,基本都流向了持股94.58%的李偉柱和李偉蓬兩兄弟。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