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沖刺科創板掃清障礙了嗎?248頁答復上交所首輪問詢
在遞交招股書兩周后,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科創板上市有了新進展。
9月17日晚間,上交所披露吉利汽車首輪問詢回復。長達248頁的回復涵蓋六大類共計27個問題,其中包括業內一直頗為關注的科創板上市標準、公司財務狀況、毛利率下滑、同業競爭等多個問題。
這距離其宣布科創板上市消息,剛剛三個月時間。今年6月17日,吉利汽車宣布發行人民幣股份并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在完成上市輔導后,吉利汽車于9月初提交《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也因此被視為或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整車企業。
科創板是獨立于國內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2019年7月22日正式開市。行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科創板原本是給不符合A股IPO標準的優質企業提供的可選擇路徑,主要面向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較之主板市場,科創板門檻低、回報高,因此今年以來也成為新老車企競逐的目標,包括東風汽車、威馬汽車以及恒大汽車都相繼宣布科創板上市計劃。
受益于此,吉利汽車在宣布科創板上市后至今,股價漲幅一度達38%,總市值達1605.42億港元。不過,科創板上市是否能夠為車企們帶來穩定利好?
01 爭議科創股?
實際上,2005年就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車,早有計劃回A股市場,只是囿于紅籌企業身份難以如愿。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則為吉利帶來了頗為有利的政策條件。
根據該公告,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調整為符合兩項標準之一即可。其一為市值不低于2000 億元,其二是市值 200 億元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單從市值來看,吉利汽車顯然符合條件。不過,是否符合“科創板”概念要求則是行業最大爭議點。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盡管吉利汽車早在2018年就宣布向“科技吉利”轉型,但截至目前核心業務仍然是傳統的汽車制造。
這也是吉利汽車在上交所問詢函直面的問題。對此,吉利汽車回應稱,在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變革趨勢下,汽車行業將從“硬件定義汽車”邁向“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這意味著其將成為融合多領域前沿技術的重要科技創新陣地,由此,汽車制造業行業已經成為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
吉利汽車認為,公司在科技創新層面的成績體現在,重點布局節能環保領域,已形成 “高效燃油動力”和“多元化新能源”兩大并行節能減排路線。包含以小排量高性能發動機及 7DCT 變速箱為代表的節能動力總成,以及以 48V 輕混技術、油電混動技術、純電動技術、燃料電池及甲醇燃料技術等全面的新能源技術路線布局,相關成熟技術已經全面應用于旗下車型,形成公司“節能環保”的行業屬性。
吉利汽車在此類研發投入不菲。根據回函,2019年度吉利汽車研發投入合計54.56億元,其中,投入于節能車型及相關前瞻性基礎技術的金額近50億元,占比超過 90%。
截至目前,在吉利汽車現有產品矩陣中,節能及新能源車型已經開始占據主導。以2019 年度為例,吉利及幾何品牌共有 14 款在售車型,其中 13 款為節能及新能源車型。同年,其1.6L 排量及以下燃油車、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占公司銷量比重 70%以上。
此外據官方披露,吉利汽車除了布局飛行汽車,也涉足了低軌衛星布局,預計2020年底將首發雙顆低軌衛星,同時,Alphabet自動駕駛業務Waymo也有望成為沃爾沃、極星和領克品牌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獨家合作伙伴。
02 毛利率逐年下降,科技轉型資金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之首吉利汽車的毛利率和凈利潤也在下滑。上交所在問詢函中對此提出質疑。
上交所的問詢包括兩部分。一是公司主營業務,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 19.71%、18.77%、15.80%和15.68%;二是汽車銷售業務,同期毛利率分別為19.46%、18.32%、14.74%、13.79%。吉利汽車表示,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動主要受汽車銷售業務波動的影響。
吉利汽車解釋稱,毛利率降低原因是公司汽車銷售業務成本中制造費用占比逐年提高。一是報告期內吉利收購多家工廠,相關固定資產折舊金額增加;二是報告期內公司每年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和改款車型,相關機器設備投入也有所增加,進而相應增加了折舊金額。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銷量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使得單位車輛分攤的折舊攤銷等費用較高。
除此之外,2018 年起,吉利汽車開始實行新收入準則,將運費作為合同履約的必要活動支出計入履約成本,因而 2018 年起其汽車銷售成本中包含運費。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零部件銷售業務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向關聯方等銷售發動機、變速器等零部件業務收入逐年增加,而該部分業務毛利率低于售后配件銷售的毛利率。
吉利汽車在回復函中強調,公司毛利率下降與行業趨勢一致,不過相比國內同行業自主品牌,其毛利率仍處于同行業較高水平。現金流方面,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行業銷量大幅下滑,為幫助上游供應商應對疫情,吉利汽車對上游供應商的付款給予一定支持,由此導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有所下降。
吉利汽車逐漸下降的毛利率或也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在傳統汽車行業下行、傳統車企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困境。資金難題便是困境之一。實際上,這也是一段時間以來,車企們紛紛謀求上市募資的重要原因。
吉利方面此前也表示,打通境內A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于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布局“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
吉利汽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為368.2億元,同比下滑23%;凈利潤約為23.2億元,同比下滑43%;股東應占溢利22.97億元,同比下滑43%。
按照吉利汽車的花錢速度,這并不是個好消息。根據吉利回上交所問詢,僅僅最近三年,該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就在6000萬元以上。由此,不難理解吉利回A股上市的迫切性。
根據吉利汽車招股書,通過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200億元,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用于新車型產品研發80億元、前瞻技術研發30億元、產業收購30億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60億元。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