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農藥行業景氣有望向上,部分農藥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回暖
回顧2023年,全球各主要農藥市場處于降庫存期,疊加過去三年農藥產能的擴張及釋放,使得大部分原藥品種持續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導致部分原藥品種的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據中農立華監測,跟蹤的所有產品里,92%產品價格下跌,8%產品持平,無上漲品種,其中,除草劑品類跌幅為42%,殺蟲劑品類跌幅為36%,殺菌劑品類跌幅為30%。原藥品種價格走低,部分農藥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也出現波動。
但2023年的業績已是過去,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樂觀聲音。國聯證券認為,2023年農藥處于去庫下行周期,至2023年四季度去庫已行至尾聲,2024年看好農藥景氣向上。中信建投證券預計,2024年3月底開始,磷肥出口行情有望與春耕需求共振,看好后續磷肥價格反彈行情。

圖源:罐頭圖庫
01
去庫存周期
作為提高農產品產量的重要手段,化肥、農藥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農藥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業績數據來看,絕大多數公司2023年實現盈利,但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的并不多。
農藥龍頭企業先達股份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4.82億元;凈利潤9828.19萬元,同比大幅下降。該公司解釋稱,報告期內農藥行業景氣整體呈現上半年持續回落,下半年回落趨緩的走勢。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部分產品出現虧損,導致公司全年業績大幅度下降。
在行業弱勢下,相關企業業績下行不是個例。
2023年,興發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81.05億元,同比下降7.28%;歸母凈利潤13.79億元,同比下降76.44%。報告期內受宏觀經濟及市場供需變化影響,公司農化板塊及有機硅板塊市場景氣度明顯下行,草甘膦原藥、有機硅DMC等產品銷售價格、產銷量同比亦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導致板塊盈利水平明顯下降。
近期,即將登陸上交所主板的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巍華新材”)發布了2023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86億元,較上年下降16.3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約為5億元和4.90億元,較上年分別下降19.82%和20.67%。
巍華新材表示,2023年伴隨原料價格走低及下游農藥需求回落,氯甲苯市場價格回歸正常,銷售價格下降導致2023年公司鄰氯甲苯產品毛利率也相應下降,從而影響了利潤。從行業整體情況上看,相較而言,處于農藥行業上游的巍華新材營收利潤降幅并不大,該公司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后,依然保持著不錯的盈利能力。截至2023年末,巍華新材的資產負債率僅為10.74%。

圖源:罐頭圖庫
02
2024年一季度呈現回暖跡象
去庫周期下,農藥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同比承壓,主要是去庫周期帶來的銷量下降,疊加產品價格下跌所致。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4年,不少農藥上市公司發出了一季度實現營收和凈利同比雙增的喜報。
如植物生長調節劑龍頭企業國光股份4月25日晚間發布一季度業績公告稱,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約3.66億元,同比增加9.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776萬元,同比增加24.24%。
草甘膦龍頭新安股份實現凈利1.1億元,同比增長4.18%。農化流通龍頭中農立華實現凈利5684萬元,同比增長5.96%。新農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約2977萬元,同比增加175.87%。
整體來看,2024年一季度農藥行業仍處在底部復蘇階段,也有不少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環比已出現改善跡象。如安徽農藥企業廣信股份2024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2.15億元,同比下降36.9%,但環比增長56.45%;實現歸母凈利潤2.3億元,同比下滑57%,環比大增95%。
巍華新材的業績也有所回暖。今年一季度,該公司訂單數量較2023年四季度有所增長,且預計扣非凈利潤環比增長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農藥上市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產銷有明顯修復的背后,是一季度量價均現積極信號,且農藥制劑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
據百川盈孚數據,3月以來國內草甘膦工廠庫存持續下降,4月19日草甘膦庫存量5.48萬噸、價格窄幅上漲,供應端國內主流工廠裝置多正常運行,市場供應充足;需求端支撐穩好,下游詢單、采購積極,多數企業均有半月左右排單,個別工廠排單已至6月;成本端上游原料黃磷、甘氨酸、甲醇價格上漲,草甘膦生產成本增加。制劑端出口上行有望帶動原藥需求提升,農藥行情也有望持續改善。
近年來,我國農藥工業快速發展,已形成了一套包括科研開發、原藥生產、制劑加工、原材料及中間體配套較為完整的農藥工業體系,農藥的產量與出口量已處于世界前列。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1-3月份我國農藥出口同比增長明顯,尤其農藥制劑出口量同比有51%的增長,累計金額也有5%的提升,至135億元。
另一方面,全球農藥市場規模近年來不斷擴大,尤其自2022年以來,受地緣沖突等外部環境的持續影響,進一步提升了各國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度,推升了全球農作物種植盈利和種植意愿,帶動全球范圍農藥需求的提升。
目前全球農藥市場馬太效應明顯,國際農藥巨頭兼并重組不斷,以先正達、拜耳、巴斯夫、科迪華為第一梯隊的跨國公司在全球農藥市場占比份額達到60%以上,能夠與國際農藥巨頭長期合作的優秀供應商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必將帶動原藥龍頭企業獲得更多農藥巨頭訂單,市場份額也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圖源:罐頭圖庫
事實上,能與國際農藥巨頭建立長期合作的國內供應商并不多。含氟精細化學品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巍華新材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經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甲苯為起始原料的氯甲苯和三氟甲基苯系列產品的完整產品鏈,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在國內三氟甲基苯系列產品的市場中,巍華新材優勢較為突出,三氟甲基苯系列產品生產規模以及產品鏈的完整性均高于同行。此外,在眾多細分產品領域,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內前列。
據悉,巍華新材產品主要有兩類用途,一是作為新型環境友好型涂料溶劑,主要應用于汽車、橋梁、船舶、飛機等,主要市場為北美地區;二是含氟新型農藥、醫藥、染料中間體,部分產品為世界農藥、醫藥巨頭專利保護期內的關鍵中間體,主要客戶為拜耳、巴斯夫等全球大型農藥、醫藥企業。
03
展望2024年,行業蓄勢待發
過去一年,雖然全球對于農藥的剛性需求依舊,但受上游廠商和渠道較高的高價庫存、供給端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的影響,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且采購不斷推遲,絕大部分農藥品種的價格進入下降通道。
展望2024年,全球農藥市場去庫存或將接近尾聲。同時,農藥備貨的新周期將重新啟動,有望帶動農藥剛需逐步釋放,國內農藥出口需求也將逐步恢復。不少券商研報指出,農藥行業公司2024年一季報業績或見底,盈利修復可期。
華創證券認為,2024年上半年,全球農藥去庫存已接近尾聲,“再通脹”正在逐步成為市場的一致預期,能源和金屬價格已明顯抬升,在通脹擴散的過程中,農產品價格的提升在時間上有滯后現象,下半年若“再通脹”擴散至農產品,價格的提升也將對農藥需求形成正反饋。在去庫存完成和“再通脹”擴散的影響下,農藥周期有望迎來修復。
近年來,我國農藥企業生產和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經營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為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政策端,農藥相關政策利好也不斷。
繼發布《“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后,2023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及行業主管部門相繼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文件的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對有關農藥管理方面的政策更新落地,或將進一步推進農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中型生產企業,促進行業企業實現“生產集約化、經營規范化、使用專業化、管理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正在加速,到2025年,農藥產業體系將更趨完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對農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圖源:罐頭圖庫
從企業來看,在政策引導下,農藥管理將更加規范,綠色環境友好型的農藥更受市場歡迎,前景也更廣闊。比如含氟精細化學品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巍華新材,其生產的含氟農藥具有活性高,且低毒、環境友好等優點,從而成為世界農藥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隨著氟化工行業的發展,氟精細化工行業產業鏈逐漸形成并持續延伸,含氟精細化學品未來的市場空間較大。巍華新材管理層表示,公司的基本盤良好,未來發展前景樂觀,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猜你喜歡
清盤基金數量翻倍:手上有“迷你基”的投資者要小心了
市場波動之下,基民申購熱情下降,導致不少新發產品不得不延長募集期,市場上已經鮮見“日光基”。而另一邊,老基金清盤潮開始上演,截至目前,清算基金的數量較去年同期翻倍,低于清算線的比例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