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發布二季報:營收、交付創新高,利潤率持續下行
北京時間7月20日,特斯拉發布了2023年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共計生產47.97萬輛電動車,同比增長86%,其中Mode 3和Mode Y產量占到96%,同比增長90%。交付量上,同期特斯拉交付46.61萬輛電動車,同比增長約83%,其中Mode 3和Mode Y交付量占比同為96%。
在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Model Y是第一季度全球最暢銷車型,也是今年截止目前(5月最新數據)歐洲最暢銷車型。
特斯拉則將二季度的產量、交付量創歷史新高,歸功于新工廠的持續擴大生產,以及上海和加州超級工廠的強勁表現。
與此同時,二季度特斯拉營收也創下最高紀錄。財報顯示,報告期公司營收為249.3億美元,同比增長47%。但市界注意到,由于降價等舉措,特斯拉報告期內營業利潤率、毛利率下行,這也是該公司連續多季度的表現。
報告期內,特斯拉營業利潤為23.99億美元,同比下降3%,環比一季度降9.9%;營業利潤率為9.6%,去年二季度這一數據為14.6%。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為18.2%,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8.8%,也是特斯拉近三年來的最低毛利率水平。
對此,特斯拉方面強調,雖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對產品進行了降價,但仍保持了10%左右的健康水平。接下來,公司將專注于削減成本、開發促進未來增長的新產品、投資研發、持續產品改進、提供更優質的汽車金融方案以及自由現金流的產生。另外,特斯拉表示,當前不確定時期的挑戰尚未結束。
實際從今年年初開始,特斯拉就已經展開了上述計劃。
4月初,據36氪報道,特斯拉正在為其新的低價車型擴充產能。此前在特斯拉投資者活動日上,特斯拉總工程師Lars Moravy強調,公司希望以目前Model 3或Model Y一半的成本,制造“下一代”汽車。這意味著,該新車型的售價或將下探至15萬元,乃至更低。
10萬-20萬元的價格帶在中國車市占比最大,也是每個銷量百萬輛級的品牌都不可或缺的市場。有行業人士分析,若特斯拉能將價格下探至此,不光自身能斬獲大量市場份額,對產業鏈的成熟也會產生巨大推動,行業或將發生劇變。
緊接著7月初,有多家媒體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在進行裁員。具體為,電池組裝一期員工裁撤過半,整車制造相關崗位不動。但據知情人透露,此次波及員工數量不多,因為電池車間的員工總數不足1000人,在工廠近2萬人的員工規模中,占比并不高。
與裁員同時進行的,特斯拉上海臨港工廠內的電池1期產線也被傳面臨停產。據PowerOn了解,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內,特斯拉擁有1期、2期以及2.2期三座電池工廠。其中1期產線建設最早,產能規模相比較小。今后,2.2期將會代替1期,進行部分電池包的生產制造。
以往,汽車廠商通常會選擇電池廠商生產電池和模組,自己生產電池包,這樣利于控制成本。不過,隨著Model 3新款即將到來,電池也會升級。而新電池包需匹配新的BMS(電池控制系統),汽車廠商自己生產電池包反而會成為一種累贅。
知情人士稱,特斯拉上海電池工廠大概率會降低自己生產電池包的比例,其余交給電池廠商代工,這樣利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另外,馬斯克在財報會上介紹,目前在得克薩斯超級工廠,4680電池生產線的產量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了80%,總產量超過了1000萬。未來還將繼續在美國提升陰極材料生產和鋰精煉能力,將其作為主要原材料產能來源。
國內方面,上海超級工廠依然是特斯拉的主要的出口中心。據悉,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到40秒就可以下線一臺車,且零部件本土化率已高于95%。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