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蔚來代工的江淮,為何花17億元購買蔚來資產
近日,代工方江淮宣布斥資17億元收購蔚來的部分資產。外界猜測,這或將使得雙方的代工關系出現“新變化”。
蔚來和江淮的合作始于6年前。
2016年,蔚來和江淮簽訂了代工協議,此后蔚來便和江淮保持長期合作關系,蔚來旗下的車型都由江淮代工生產。而江淮也依靠蔚來的銷量增長,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僅是在2018年4月-2020年12月31日,蔚來就向江淮支付了超過12億元的代工相關費用。
而截止今年11月,蔚來累計銷量為10.7萬輛,同比上漲了31.8%。其中,11月份,單月銷量為1.4萬輛。這意味著,隨著蔚來銷量持續增長,江淮獲得的代工費用有望穩步增加。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江淮這次超過17億元的收購,意味著其將繼續深化與蔚來的合作。
1、17億元,江淮“綁定”蔚來
從代工生產、合資建廠再到收購蔚來部分資產,江淮與蔚來的合作關系不斷加深。
近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為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制造合作,公司擬收購蔚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蔚來)持有的在建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相關項目資產(包括設備、工裝類資產等)。經審計,本次交易標的賬面原值為15.08億元(不含稅),經評估后的交易價格為17.04億元(含稅)。
天眼查資料顯示,安徽蔚來成立于2020年8月19日,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有,實繳注冊資本9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對于蔚來此次出售資產,市界聯系蔚來相關人士,未獲回復。
對于本次收購資產事項,江淮汽車方面在公告中提到,本次收購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若本次交易順利實施,有利于繼續深化與蔚來汽車的戰略合作。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超過17億元的收購,或許是江淮進一步綁定與蔚來的合作,雙方實現共贏。
“對江淮而言,更多還是為了加強跟蔚來之間的合作。”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告訴市界,江淮作為傳統車企,旗下的自主品牌業務比較弱,通過收購蔚來的部分資產,江淮加強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能力。同時,最近幾年,蔚來在手機、芯片以及電池等領域遍地開花,出售部分資產也能緩解其在資金上的壓力。
江淮與蔚來的合作始于2016年,當時雙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在合肥打造江淮蔚來制造基地,初步確認產銷量計劃為5萬輛/年,并同意每年做一次來年的產量預測,由此開啟了江淮汽車給蔚來“代工”模式。
去年3月,雙方在代工的基礎上,合作程度再次加深,成立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來制造),江淮和蔚來各占50%股份。同年5月,蔚來續簽了和江淮的代工協議,在《續簽聯合制造安排》中,蔚來稱公司已和江淮汽車、江來制造簽訂了聯合制造生產協議,協議時間從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江淮將繼續生產ES8、ES6、EC6、ET7和其他可能的蔚來車型,并將把年生產能力擴大到24萬輛(以每年4000工作小時計算)。其中,蔚來方面將繼續負責車輛設計研發、供應鏈管理、制造技術以及質量管理和保證。而江來制造則將負責汽車零件的組裝和運營管理。
從財務數據看,給蔚來代工已經成為江淮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能解釋為何江淮愿意花費17億元收購蔚來的資產。
財報顯示,2018年4月-2020年12月31日,蔚來共向江淮支付了超過12億元的代工相關費用。2021年,蔚來累計交付9.1萬輛,今年1-11月,累計交付10.67萬輛,同比增長31.8%。這意味著,當蔚來銷量不斷增加,江淮能夠獲得的代工費用將持續增長。
市界了解到,江淮汽車從2017年開始陷入連續三年的虧損,2020年起利潤轉正,而江淮利潤轉正的兩年,也是蔚來銷量快速增長的兩年。財報顯示,2021年江淮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13.4萬輛,同比增長169.12%。其中為蔚來代工的約9.3萬輛,江淮自己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有4萬余輛。
2、江淮“傾囊相助”,緩解蔚來資金壓力
事實上,這筆交易資金對江淮而言并非是一筆小數目。
數據顯示,江淮今年11月共計銷售乘用車加商用車4.53萬輛,同比下滑7.38%;1-11月累計銷量為45.75萬輛,同比下滑5.12%。其中,純電動乘用車11月銷量為1.89萬輛,同比增長17.28%;1-11月銷量為17.3萬輛,同比增長47.46%。
江淮給蔚來代工雖增加了營收,但同時也強化了自己的代工角色。張翔向市界表示,江淮自從給蔚來代工包括跟大眾合資后,其自主品牌價值下滑嚴重,在不少消費者眼中已經淪為“代工廠”。不過,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17億元的收購對江淮來說不算太大的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這次收購對增強江淮發展高端新能源,提升自己制造能力有顯著作用。
新造車中,蔚來是少有仍在堅持代工的車企,小鵬、零跑、哪吒、威馬等新勢力大多選擇自建工廠。此前,秦力洪曾解釋為何蔚來選擇代工而不是買資質自建工廠,“資質我們也喜歡,但你讓我花10個億去買個空殼,我肯定不干。我們不會通過收購殼資源獲得生產資質。”他認為,資質不一定要捏在自己手中,與江淮的合作不僅沒有影響蔚來的生產效率,還幫蔚來省了錢。
因此,當江淮公布收購公告后,外界不少投資者猜測蔚來是否“資金緊張”,所以選擇出售部分資產。蔚來財報數據系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蔚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短期投資和長期定期存款余額為514億元。雖然賬上有錢,但蔚來花錢的地方卻也很多。
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蔚來營收130.02億元,同比增長32.6%。收入增長的同時,蔚來的虧損卻在擴大。三季度蔚來凈虧損為41.108億元,同比增長392.1%。與此同時,蔚來的研發投入和銷售運營費用也在快速增長,第三季度,蔚來銷售成本為112.67億元,同比增長44.2%,研發費用達到了29.445億元,創單季度新高,同比增長146.8%。
在虧損加劇的情況,蔚來仍在加大其他領域的研發投入。
根據李斌透露的信息,目前蔚來的手機團隊已超過300人,此外蔚來對自動駕駛芯片、動力電池的投入還在增長。李斌在三季度電話會上說,除核心業務蔚來品牌之外,蔚來預計明年將會對子品牌、電池、芯片、手機等相關業務投入30億-40億元,平均每季度近10億。有業內人士分析,汽車業務還未實現盈虧平衡的前提下,蔚來對手機、芯片等領域的高投入,勢必帶來較大的財務壓力。
“蔚來這幾年,在芯片、手機等領域遍地開花,資金還是比較緊張的,這次收購讓江淮和蔚來的合作更加牢固了,江淮繼續加強它的代工能力,蔚來側重于輕資產運營,主要是做研發。通過這次收購,雙方關系更加緊密,各有所長,也是個好事。”張翔告訴市界。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