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寓股份遭大股東減持,踩雷多家地產商,溢價6倍賣子公司
1月5日晚間,嘉寓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嘉寓新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嘉寓集團”)擬減持嘉寓股份5734.08萬股股份,占嘉寓股份總股本的8.00%。
作為國內首家節能門窗上市企業,嘉寓集團在其發展過程中,曾多次向控股股東嘉寓集團“求救”。2021年4月份,嘉寓股份為解決自身資金需求,便向嘉寓集團借款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2020年度嘉寓股份就曾向嘉寓集團拆借資金高達50次,涉及金額超過4.7億元,但其中僅一筆2000萬的拆借資金歸還了一部分。
說起嘉寓股份,便不得不提恒大。今年恒大爆雷以來,作為恒大上游供應商的嘉寓股份,日子也不太好多。不僅“失去”了恒大這個大客戶,同時對于恒大13.16億元的商業承兌匯票亦是無法解決。并且還使自己陷入了訴訟的漩渦。
在此情形下,業績大降、經營困難的嘉寓股份,不得不開啟“賣賣賣”模式。值得關注的是,其成立僅2個月的子公司,資產1000多萬,卻以8000多萬的價格賣出,為公司增加了6000多萬的凈利潤,占最近一個年度凈利潤的75%。同時,公司押寶新能源賽道,在自身財務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多次為新能源類子公司提供擔保。
只是,新能源畢竟是門檻較高,對科技、資金等都有較高要求。未來,嘉寓股份靠其翻身并不容易。在此節點上,嘉寓集團減持嘉寓股份不超8%的股份,不禁令人生疑,大股東難道是要拋棄嘉寓股份嗎?
遭控股股東大比例減持股份
1月5日晚,嘉寓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嘉寓集團由于自身資金需求,擬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該公司股份不超過5734.08萬股,占其總股本的8.00%。減持價格將依據實際減持時的市場價格及交易方式確定。
(圖源:嘉寓股份公告)
控股股東如此大比例的減持公司股份,在資本市場并不多見。嘉寓股份表示,他們收到控股股東的通知是由于近期資金需求才迫不得已減持的,并且此次減持,會影響市場對嘉寓股份的信心,同時在股票供求方面也會有所影響。
記者注意到,這是嘉寓股份自上市以來,控股股東首次減持該公司股份。
與通常發生的資金占用方向相反,嘉寓股份是占用大股東的資金。
在2021年4月份的時候,嘉寓股份曾向嘉寓控股借用10億元的流動資金,當時嘉寓股份給出的借款理由是解決資金周轉及資金需求。截至目前,嘉寓股份工作人員稱,當前他并不清楚這筆資金是否已歸還嘉寓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嘉寓股份就已多次求助控股股東。年報顯示,2020年期間,嘉寓股份向嘉寓集團拆入資金次數高達50次,平均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借款一次,拆借總額達4.70億元,然而,其中僅僅一筆2000萬的拆借資金部分歸還給大股東,其余均未歸還。
到了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吸血”大股東更甚。嘉寓股份向嘉寓集團拆借資金次數為27次,涉及金額4.1億元,且皆未歸還。
多次借款給嘉寓股份的嘉寓集團,結果自身財務狀況也開始應顧不暇,而回首看自己“一手奶著”的嘉寓股份,不僅業績持續虧損,還陷入了訴訟“漩渦”。
2021年上半年,嘉寓股份營業收入為6.33億元,同比減少11.61%;凈虧損為5518.80萬元,同比減少19.82%。
于同日,嘉寓股份還發布另一則公告稱,截至1月5日,該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連續12個月發生的累計訴訟、仲裁金額已達到1.50億元,占該公司凈資產的10.29%,訴訟案件達93件。
而嘉寓股份之所以陷進如此多的訴訟案件當中,就不得不提與嘉寓股份“命運相連”的恒大了。
受恒大牽連
嘉寓股份成立于1987年,2010年9月登陸深交所成為”節能門窗第一股“,為國內建材領域的頭部企業,主要業務包括為房地產企業提供門窗幕墻,也是典型的房地產行業上游企業。
2021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家頭部房企爆雷,其中最矚目的便是恒大。
而嘉寓股份則與恒大淵源頗深。據悉,2017年的時候,嘉寓股份董事長田佳玉持有的家族實控私募基金,以恒大供應商的身份參與了恒大的戰略融資。之后,雙方便開始緊密合作。
據報道,2018年,嘉寓股份便有一筆價值15億的合同是從恒大旅游集團拿到的,其在恒大的銷售額也達到了17.81億元,占該公司年度銷售總額的41.86%;2019年,恒大依舊是嘉寓股份的第一大客戶,對恒大的銷售額達到了34.54%的比重。2020年,嘉寓股份的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為30.13%。
對恒大的過度依賴,也導致了嘉寓股份現在的苦果。雖然嘉寓股份從恒大手中拿下了不少業務量,但恒大大部分付給嘉寓股份的是商業匯票,而不是現金。
因此,嘉寓股份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居高不下,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嘉寓股份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達到10.50億元,已超過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
后面隨著恒大的“爆雷”,嘉寓股份也隨之”遭殃“。2021年12月20日,嘉寓股份稱,“嘉寓股份和部分子公司涉及恒大商業兌匯票的持票或背書,商票金額合計達13.16億元”。
13.16億元是什么概念?有媒體統計,2007至今,嘉寓股份累計凈利潤才8.03億元。相當于嘉寓股份不僅15年白干,還要倒背上5億元的“欠款”。
與此同時,由于上述票據無法按期兌付,嘉寓股份將面臨訴訟風險。而其中最慘的就是嘉寓股份子公司四川嘉寓,涉及金額高達10.93億元,占比超8成。這次嘉寓股份披露的涉及訴訟的子公司中,更多的也是集中在四川嘉寓。
面對此問題,嘉寓股份稱,其正與恒大溝通協商,并積極協助持票人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房產抵債等方案。“我們現在也在關注恒大的風險進展,也希望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但目前來看,這些情況還處于停留階段。”嘉寓股份告訴《財經天下》周刊。
而嘉寓股份的糾紛案件不僅僅只止于恒大,地產巨頭公司華夏幸福、融創中國等都與嘉寓股份有款項糾紛。11月26日,在其發布的公告中,有一筆嘉寓股份作為原告,與融創中國關聯公司北京泛海東方置業的工程合同糾紛,狀態為等判決;還有一筆是與華夏幸福關聯公司固安華夏幸福的工程合同糾紛,狀態顯示為已調解結案。
在此情形下,嘉寓股份自身也面臨不小的資金缺口,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嘉寓股份的短期借款為5.93億元,貨幣資金為2.12億元,現有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
變賣資產,“押寶”新能源
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嘉寓股份開啟“賣賣賣”模式。
2021年12月29日,嘉寓股份發布公告稱,將以總價8489.39萬元轉讓全資子公司重慶鵬信和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鵬信和”)100%股權。
(圖源:嘉寓股份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鵬信和從成立到售賣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鵬信和于2021年11月1日成立,注冊資本為1300萬元,主要項目為建設工程施工,當前尚沒有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資產總額為1318.69萬元。
鵬信和的全部資產是由土地組成的,該地塊位于重慶市江北區港城路39號,該資產的原始用途為生產辦公,此次股權轉讓后將計劃建設生態工廠項目。
對于為何以1000多萬元的價值賣到8000多萬元,嘉寓股份這樣表示,“由于那個地塊是以前年度取得的,當前來講,具有較大的增值空間,同時,現在那個地塊也有新的規劃,增值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次交易的目的,嘉寓股份表示,是為了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以及聚焦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嘉寓股份也表示,“為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這兩年我們都會向新能源方向傾斜”。
當前房地產高速增長時代已成過去,尤其2021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越來越嚴峻,頭部房企不斷“爆雷”,2021年的業績完成亦是不佳。據已披露年度完成目標的部分規模房企數據,超8成房企都沒完成業績目標,僅有6家房企達標完成。即使是房企“三甲”,碧桂園、萬科、融創中國完成情況也不太理想,目標完成率分別為88.9%、78.5%和93.4%。
因此,嘉寓股份考慮其他業績增長點倒也不足為奇了。嘉寓股份即使在自身財務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也多次為旗下新能源類子公司提供擔保。2021年9月份,嘉寓股份稱擬為下屬子公司提供不超過26.20億元的擔保。其中有20億元都是為旗下新能源科技公司擔保的。
隨后,由嘉寓股份提供擔保,嘉寓股份子公司嘉寓光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下稱“嘉寓光能”)擬向銀行申請貸款4億元,質押擔保則是與政府機關簽署的采購合同的應收賬款。
當前新能源市場火熱,但由于其特性,對資金、技術等都有較高的要求,當前自身財務狀況不佳,并一直靠控股股東輸血的嘉寓股份,此時控股股東自身財務狀況已靠出售股權來進行“維持”,未來嘉寓股份能否在新能源市場取得一襲之地,對其來講,并非易事。
猜你喜歡
恒大地產6個項目被托管,涉建筑面積約138.7平方米
泉州金控集團日前宣布,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政府主導、國企托管”部署要求,履行國企擔當,其主動承接恒大(泉州區域)6個項目托管任務。中國恒大CFO錢程添新職
8月3日消息,中國恒大昨日深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宣布由于潘大榮已辭任公司的董事及首席財務官職位,其在風險化解委員會的委員職位由公司的現任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錢程替代。網傳恒大擬出售灣仔物業,香港首富李嘉誠擬“接盤”
據香港經濟日報,恒大正尋求出售物業以套現,標售灣仔中國恒大中心全幢商廈,市場估值約90億港元,今日截標。被恒大拖累,ST廣田逾期近28億,為增信控股股東近乎質押全部股份
7月18日晚間,廣田集團披露關于于新增部分銀行債務逾期的公告。受第一大客戶債務危機影響,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新增逾期本金合計8409.49萬元,公司及子公司逾期未還銀行等金融機構本金累計27.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