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基金抄了高瓴的底?
10月26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三季報,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凈利潤同比下降15.66%。同時,已故投資大師大衛·斯文森曾經管理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時隔5年后再次出現在十大股東名單。
今年6月宣布史上最大員工持股計劃之后,接下來的三季度格力股價一路走低,從6月中旬的55元上下,一路跌至不足40元。而在糟糕透頂的三季報發布后,27日格力電器股價再跌5.67%,創下近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短短三個月內股價下降30%,耶魯有抄底格力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排除耶魯并未調整格力倉位,而是因排在其前面的機構減持導致被動“露出”。半年報中十大流通股股東最后一名是阿布扎比主權基金,持股數量為2623萬股,而三季度萬金全球基金退出十大股東,新登榜的耶魯大學持股總數只有1700萬股。
格力三季“爆”
根據三季報,2021年三季度格力實現營業收入470.8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5%;實現凈利潤61.87億元,同比下降15.66%。
財報發布后市場一片嘩然,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格力會在三季度銷售旺季遭遇滑鐵盧。國慶期間曾有一名多次成功預測格力業績的經銷商,根據自己掌握的銷售數據預測,格力三季度營收將達680億元,凈利潤將達80億元。另外根據AVC的報告,第三季度格力線上市場份額重回市場第一,達33.8%,領先第二名美的10.3個百分點。
中金家電將格力三季報不如預期,歸結為格力不再采取壓庫存的經營模式。根據中金的報告,第三季度為新冷年開盤,傳統的淡季壓庫存高峰期,歷史上格力多次在三季度前采用壓庫存模式。
而從前三季度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實現營業收入138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259億元提高近10%,但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1550億元。
而除了業績不如預期,機構股東的變動也受到市場關注。
如上圖所示,格力三季度的股東持股情況有四點特別值得關注:
第一,YALEUNIVERSITY(注: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新晉成為第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為1701.3萬股。
第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數量從二季度末的10.25億股下降至8.21億股,北向資金在過去的三個月里拋售格力整整2億股,相當于凈流出80-100億元。
第三,主要機構股東中,高瓴(珠海明駿和HCM中國基金)和鉅盛華的前海人壽沒有調整倉位,去年二季度突然躥升成高瓴第六大股東的萬金全球股票主基金則減持至少70%,退出十大股東名單,此外全球第三大主權基金——阿布達比投資局減持80萬股,但依然是第九大股東。
第四,在機構和外資撤離的同時,抄底格力的散戶卻在增加,三季度格力股東總戶數增至88.8萬戶,比二季度大幅提高17.4萬戶。
耶魯大學再現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新晉格力十大流通股東并不算太大意外,其與格力有著好幾重淵源。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是全球最成功的大學捐贈基金之一,由已故的傳奇投資大師大衛·斯文森一手打造。根據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剛剛發布的年報,目前該基金總管理規模423億美元,2021財年(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的投資回報率達40.2%,過去十年的年平均回報率達11.3%。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于2006年獲得QFII資格,2007年通過參與定增的方式買入格力電器股票,并在此后幾次加持格力電器,其最后一次出現在十大股東名單上是在2016年三季度。當時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共持有4981.37萬股,占總股本的0.83%。
除此之外,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還與目前格力大股東高瓴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高瓴創始人張磊在耶魯求學期間,曾在耶魯投資人辦公室實習,并師從當時基金的管理人大衛·史文森。此外張磊創辦高瓴初期,耶魯大學捐贈基金也是張磊最早的幾個LP之一。
由于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并未公布海外持倉情況,加上過去幾年格力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從未降至2000萬股以下,所以無法判斷耶魯大學捐贈基金2016年以后買賣格力股票的具體情況。
但如果確實是在今年三季度加倉,耶魯大學可以說是抄底“高瓴”。2019年,高瓴主導的財團珠海明駿以46.17元/股的價格受讓格力電器15%的股票,總投資近420億元。按照最新的36.77元/股計算,扣掉2019年和2020年的分紅之后,高瓴對格力的這筆天價投資虧損17%,總額近70億元。
換句話說,現在買入格力,你就擁有一張比高瓴還多17%的安全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