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完“騰訊”二季報,我發現它最賺錢的既不是微信也不是王者榮耀
8月18日下午,騰訊發布了一份相當不錯的二季報。2021年二季度營收1382.59億元,同比增長20%;更亮眼的是凈利潤,二季度錄得4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7%,大幅超過分析師的平均預期307.7億元人民幣。
這份財報發布后,8月19日開盤騰訊股價 448港元/股。今年的騰訊一直在風口浪尖身不由己,股價已經從高點跌去了43%,市值累計蒸發了3萬億港幣。
在此多事之秋,騰訊用高達430億元的凈利潤再次宣示了自己仍是資本市場上最強、最穩的“印鈔機”之一。扒開利潤的面紗,騰訊的底氣既不是微信也不是王者榮耀,卻是號稱中國第一VC的騰訊投資。
不竭的印鈔機,投資貢獻近半利潤
雖然騰訊的廣告、金融和云服務等業務板塊均表現不俗,但這份靚麗財報的首功,應該屬于騰訊投資的。
騰訊投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財報顯示,主要反映投資收益的其他收益凈額,二季度同比增長141%之多,達到了208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同期凈利潤的近一半,創下了新的紀錄。整個2021年上半年,投資給騰訊帶來了高達400億元的利潤。
投資收益上演救主戲碼,這在騰訊的財報中早已不新鮮。自從被批“沒有夢想”之后,騰訊在投資這條道上越走越遠,投資收益已經成為騰訊實現利潤穩定增長的“定海神針”,在利潤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到今年二季度達到43.8%,騰訊的利潤近半由投資貢獻。
投資收益的大幅增長也有大環境的因素:2021年是IPO大年。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騰訊投資收獲了13個IPO項目,在中國VC/PE機構中僅次于紅杉與高瓴,其中包括京東物流、滿幫、滴滴、每日優鮮、知乎、快手、涂鴉智能、醫渡科技、容聯云、水滴等。
從2018年二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三年間騰訊的凈利潤從186億增長至430億元,增長了131%。但如果剔除投資收益,則僅增長38.5%,相當于平均年復合增長11%,頓時遜色不少。
騰訊多年積累下來的投資規模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截至2021年6月末,騰訊的投資組合價值達到8162億元,占總資產的54%。稱騰訊是一家“互聯網+投資”的公司非常貼切。
投資組合已占騰訊市值的三分之一
令人驚嘆的是,以上還只是騰訊投資收益的冰山一角而已。
騰訊的投資組合價值只有很小一部分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絕大部分被投企業被列為聯營公司,以權益法計量,也即以投資成本入賬。隨著騰訊的投資組合陸續上市,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差值越來越大。以持股比例計,騰訊是美團、快手的第一大股東,拼多多、嗶哩嗶哩、貝殼的第二大股東,滴滴的第三大股東,以上這些投資的收益都沒有進入騰訊的報表。
財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騰訊賬上對聯營公司的投資僅錄得2344.8億元。但如果按股價計算,截至二季度末,騰訊持有的已上市公司(不含附屬公司)股票的總市值高達1.4萬億,這又是一個新的紀錄。
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對未上市公司的投資,騰訊所持投資組合的總市場價值達到了1.7萬億元之巨。并且,由于未上市部分依然是按投資成本計算,沒有考慮后續的估值增長,這一數字仍然是顯著低估的。
與騰訊自身的市值做一比較,能更直觀的看出騰訊的投資組合價值的膨脹速度。
在2018年二季度末,騰訊持有的投資組合公允價值4311.78億元人民幣,相當于騰訊當時市值的11.5%。此后的三年間,這一數字膨脹了四倍。到2021年二季度末,騰訊的投資組合價值為1.7萬億元,已經相當于騰訊市值的三分之一。
只買不賣的長期投資者
2018年刷屏的《騰訊沒有夢想》一文批評騰訊“強項不再是產品業務,而是投資財技?!彬v訊方面駁斥過這句話的前半段,但從沒對后半段表示過不同意見。騰訊總裁劉熾平在公開發言中已屢次蓋章:”投資是騰訊的核心戰略之一,也是核心業務之一?!?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騰訊的股權投資資產合計新增了517.82億元,同時騰訊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829.56億元。這大致相當于,今年上半年騰訊每賺一塊錢,就把六毛二用到了股權投資上。用戶在王者榮耀充的值,大部分都成為騰訊在股權市場買買買的籌碼。
實際上,把主營業務產生的強大現金流大部分都用于投資,已經是近些年騰訊的常態:
騰訊的做法在全球科技界找不到先例。相比之下,海外科技巨頭更愿意把賺得的現金用于回購股票,也就是投資于自己,而不是投資其它企業。例如谷歌,每賺一塊錢會把大約3毛錢用于回購自家股票,僅把5毛錢用于投資(包含所有投資,不限于股權投資)。
在投資上,騰訊是一位相當堅定的長期主義者,無論市場好壞,都很少看到騰訊減持所持有的公司。在二季度,騰訊處置投資的規模僅為236億元,還不到投資額的一半。從這個角度看,雖然騰訊投資的領域非常龐雜,互聯網、消費、文娛、半導體等等幾乎無所不包,但騰訊投資的戰略色彩依然濃厚。按劉熾平的說法,通過投資,騰訊跟一個龐大的生態建立了關聯,這個生態中包含了各行各業。據估算,騰訊通過投資構筑的生態圈,其成員的總市值已經超過10萬億元。
對投資者來說,要給這樣一個龐大的投資體系進行估值卻成了一個難題。給騰訊估值時應不應該考慮這些表外的投資收益,要如何考慮?騰訊的投資究竟是騰訊流量資源的直接變現,還是只需關注戰略上反哺主業的價值?仁者見仁,難以達成共識。但無論如何,價值1.7萬億的投資組合值得讓我們重新理解騰訊。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7月份之后中概股大跌,讓騰訊的投資組合縮水嚴重。從財報截止的六月底至今,騰訊的前幾大持倉中僅有東南亞游戲公司SEA上漲了12%,其余的持倉中,美團點評跌了32%,拼多多跌了38%,快手跌了64%,蔚來跌了29%。如何評估騰訊投資業績的持續性,又是另一個問題。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