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概念股跌慘了,股民拿它們的名字編起了段子
“歐虧光、爛思科技、綠訊精密、割耳股份.......”3月16日,因最近蘋果概念股表現不佳,有股民在網絡上開始以這些公司的名字來編段子,分別調侃了歐菲光、藍思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上市公司。
2021年以來,A股蘋果概念股集體走跌。多家蘋果概念股龍頭股,包括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等股價均達20%以上的回撤,歐菲光則有50%的回撤。
股價齊跌背后,蘋果概念股整體業績表現卻呈現較大幅增長。公開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41家蘋果概念股中,有31家披露了2020年報,21家業績增長明顯。蘋果概念股龍頭如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等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0%上下。
A股蘋果概念股公司利潤大增,同時蘋果業績也創了新高。2020年四季度,蘋果單季營收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114.4億美元,其中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大漲57%,營收達到213.13億美元。分析師稱,iPhone12掀起蘋果最強換機潮,蘋果概念股業績大增,跟訂單增長密切相關。
然而,業績大增為何股價表現不佳?分析認為,蘋果概念股集體下挫,重要原因是負面消息不斷,以及部分公司的估值虛高。
歐菲光被剔除蘋果供應鏈的傳聞由來已久。昨日公司正式公告過后,意味著歐菲光可能將終止向蘋果出貨攝像頭模組等產品。根據歐菲光年報,其前三大客戶分別為華為、蘋果和小米,蘋果占比20%。失去蘋果的影響對歐菲光來說不言而喻。
另一大龍頭歌爾股份,其最新財報營收、凈利潤實現雙增,但應收賬款和存貨也大幅增加,也就是客戶的回款不行。1月底財務總監和財務助理的辭職傳聞,引發了外界對其財務數據的質疑。歌爾股份此后回應稱是不實傳言。但回款難、財務狀況不佳是實情。再加上近日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唱空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又對相關板塊企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等產生負面影響。
3月15日,郭明錤稱2021年Air Pods出貨量可能將逐年衰退。當天,歌爾股份、立訊精密的跌幅均超過了5%。由此,也引發了外界對于兩家企業庫存的擔憂。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末,歌爾股份存貨達122億元,立訊精密存貨高達169.9億元。同時,立訊精密不久前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開展337調查。
令蘋果概念股整體低迷的一則負面消息則是“蘋果砍單”。有傳言稱,蘋果正計劃將所有iPhone的訂單削減20%。雖然供應鏈給予了否認,但是市場對于蘋果砍單負面消息的反響無疑強烈。
蘋果的產能轉移也是一大利空。近年來,蘋果生產線轉移印度、越南等地的消息頻出。報道稱,蘋果已計劃在印度生產iPhone 12。此前,蘋果在印度僅組裝一些低端老舊機型。
毫無疑問,一系列負面影響了蘋果產業鏈公司股價接連下跌。此外,也有市場觀點將蘋果概念股集體低迷股價大跌,歸結為價值回歸。
負面傳聞只是股價暴跌的導火索,背后實際上是由于多家蘋果產業鏈核心企業的估值偏高,存在泡沫。
近期A股抱團股持續下跌,被認為是擠泡沫。蘋果概念股多家龍頭均是此前機構抱團的對象。
猜你喜歡
“果鏈一哥”立訊精密要換賽道?或許在為這盤“大棋”布局
如果未來蘋果推出智能汽車,立訊精密會不會有機會成為蘋果汽車的供應商?對于立訊精密來說,或將進一步綁定蘋果,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