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成資本,由“投項目”到“創項目”
就創辦時長而言,成立不過三年多的境成資本(JCP Capital)應該歸入新銳VC行列。這家機構行事低調,曝光有限,僅偶爾在創投榜單中出現,但草蛇灰線,“境成資本”的名字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項目的投資人名單中。
博瑞醫藥、非同生物、思必馳、深聰半導體……由境成資本的portfolio不難看出其投資方向聚焦于深科技和健康科技,那么它背后的團隊以及投資思路是怎樣的呢?投中網近期采訪到了境成資本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叢遠華(David Cong)。
創業+投資雙重背景
盡管網上很難檢索到他作為投資人的信息,但實際上叢遠華曾成功創立過四家公司,已有兩家被并購,另一家“數聚智連”新三版退市后2021年擬創業板掛牌上市。在創辦境成資本前,他以連續創業者的身份,浸淫于創投行業數十年。
2017年,創業告一段落,在斯坦福商學院進修期間,經過慎重的思考,叢遠華決定轉向投資業:不再下場直接創業,而是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實現成功。同年,其與北大師兄藍色光標聯合創始人許志平先生,以及中國最早的風險投資家、已從業20多年的馬雪芳女士,共同創立了境成資本。
叢遠華告訴我們:“我們三個創始人都是在創業和投資領域積累超過25年的經驗,我們成立VC的初心就是為有遠見的資金提供機會,為有前途的企業提供跳板,為有抱負的個人提供舞臺。”
創始人特殊的背景基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境成資本與其它機構的區別,它不再是簡單的“投項目”,而是經過一輪由其參與或者主導的投資,幫助項目聚合資源形成生態圈,完成對以往成果和未來戰略的梳理。如此深度的合作,相當于是項目的再一次創業,也是境成資本“創項目”投資理念的彰顯。
能“再創項目”的VC
當下股權投資機構普遍喜歡把“投后”當PR宣傳點,境成資本也強調投后管理,但其對投后的看法與很多機構很不一樣。
例如有些機構擔心被創業者誤會是一個喜歡干涉企業的投資者,在談投后時會很小心的避免過于強勢的表達方式。但叢遠華卻毫不避諱境成資本對于項目的影響:“我們對項目的參與,絕不止于投一筆錢。但同時我們也不認可很多人把投后管理等同于對創業團隊的把控。把控這個詞境成從來不用,境成是很深度介入到項目中。”
這種深度介入體現在,境成資本對成長期的項目一般都會要求董事會席位。國內VC往往害怕對創業公司控制不足,于是用對賭條款約束創業者。但境成資本卻不這么做,叢遠華認為在董事會層面可以給創業者提供”governance”和”supporting”,通過充分參與項目而不是以對賭來控制風險。
但深度介入意味著巨大的工作量,能舉重若輕地通過融資實現對項目深度梳理,叢遠華認為核心是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使得創始團隊、股東、外圍資源方凝聚在項目周圍,愿意一起推動,從而達到四兩撥千金的效果。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深度介入,境成資本也做了很多取舍。第一個取舍就是規模。境成資本的合伙人有八位,既有各行業的專家,也有擅長于企業管理的戰略咨詢家。擁有如此豪華的團隊,這對于一家新銳機構來說并不常見,但境成卻把每只基金的規模控制在了3~5億元。
叢遠華解釋背后的邏輯:“基金控制在這樣的規模,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上是最優的,項目少但成功率高。這一點是繼承了我們創始合伙人馬雪芳女士20年來做投資的理念——基金的盤子太大,對LP是一個災難。并且,這也能夠保證我們有足夠的精力幫助到項目。控制每期基金投資的公司數量,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幫助這些被投企業。”
第二個取舍是行業。境成資本聚焦于深科技與健康科技,這兩個行業的特點是爆發慢,需要精耕細作、長期等待才有收獲,也更適合境成這樣愿意做項目方朋友的機構。
“境成不湊熱鬧,不參與搶項目,我們就扎扎實實選那些看得懂、幫得上、基本面不錯的公司,通過境成資本的深度介入實現再創,讓它比較快地走向成功。甚至我們會從頭參與到一個新創項目中,幫助創始人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兩家公司的“再創”、“新創”之路徑
2月2日,珠海橫琴,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公司Pachira普強召開發布會,官宣了由境成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投資方陣容強大,除境成資本外,珠海格力集團以及來自澳門的多只家族基金均有參與。在此之前,普強已把公司總部落戶在橫琴。
十年前,三個硅谷青年回國創業,成立了一家基于智能語音的高科技公司,普強由此起步。如今,普強已在美國硅谷、北京中關村、上海、深圳、南京均建設有技術研發中心,產品應用于金融大數據、AI芯片,智能汽車領域,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60余項,被IDC評選為中國Fintech 50強。
為了促成這輪橫跨大陸、澳門的融資,并使其順利落地珠海,境成資本于背后做了大量工作,不僅幫助普強拆除了VIE架構,重新調整了股份結構,還吸引了澳門幾大家族企業共同投資。叢遠華介紹境成資本對這個項目的介入很深,幫助梳理發展戰略,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團隊,完善公司的內控,“希望基于我們投資,能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推動普強成功上市”。
普強對境成資本而言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標桿案例。縱覽大灣區的股權投資,多數人的關注點往往聚焦在“廣深港”這條東軸,而西軸的珠海、澳門相比之下光芒就沒那么耀眼。但境成資本長期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珠澳融合的大趨勢。
普強的創始人何國濤是一個澳門人,擁有北京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在美國求學、工作、創業多年,之后又回到大陸。叢遠華認為普強會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證明澳門青年在AI、高科技、創業投資方面也大有可為。
除了幫助已有規模的項目實現突破,境成資本每期基金都會花大量精力“創”幾個公司,從行研開始,再到尋找人才、對接資源,從0到1幫助組建公司。
近期,境成資本就“新創”了一家專注于第三代半導體的氮化鎵器件設計公司,花費10個月幫助其搭建了一支創業夢之隊。“這家公司的三個創始人,其中一位是全球學術界大牛,一位是國際產業化的領軍人才,還有一位是國內一流市場人才。”
在公司組建過程中,境成資本不僅是組局者、天使投資人,還扶上馬送一程,幫忙對接政府資源,梳理公司戰略,后續還將幫助其繼續融資。
“這一定會是全球做氮化鎵中最優秀的團隊,我們對其成為行業龍頭充滿信心。”叢遠華表示。
聚焦大灣區,把辦公室搬到了橫琴
2017年成立之初,境成資本的管理公司落地于蘇州,這是中國硬科技的中心城市之一,孕育了大量優秀項目,也是近幾年收獲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大贏家。境成資本親歷了蘇州創投行業的風起云涌,也因此對最具投資潛力的地域崛起有自己的判斷。叢遠華告訴投中網,目前境成資本正在裝修位于珠海橫琴的辦公室,準備把整管理公司的總部搬過來。在這之前,境成資本已經把管理公司注冊地遷到了橫琴。
在中國的股權投資版圖上,橫琴是一股近年來才崛起的新勢力。這個與澳門僅一水之隔的小島,過去以休閑旅游聞名,但獨特的區位優勢,讓橫琴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配套政策完善,是特區中的特區。據了解,2021年橫琴還將落地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的“珠澳兩地融合發展”中心樞紐地位將更加突出。
叢遠華告訴投中網,境成資本接下來的核心重心是在大灣區,落戶橫琴,正是劍指大灣區。就像普強這個案子所顯示出來的,橫琴具備撬動國內、國際資本和產業資源的巨大潛力。
“橫琴是內外雙循環的交匯點,是政策的開放試水點,具備整合境內境外投資的獨特特質。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擇扎根在橫琴,由此輻射到大灣區、面向全國甚至國際來做投資。”叢遠華表示。
珠海于2019年1月落地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QFLP)試點,是廣東省內繼深圳后第二個實行QFLP試點的城市。相比于深圳的試點,珠海專門針對港澳企業或個人降低了認繳出資、凈資產規模等方面的門檻。尤其是對于澳門企業或個人,可“一事一議”。
利用獲得珠海的QFLP試點資質,境成資本已著手計劃搭建一只美元基金,希望能通過更大手筆、覆蓋更廣領域的投資布局一些具備上市潛力的創業項目,通過項目投資撬動產業資源,促進橫琴乃至整個大灣區產業鏈生態的搭建,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就境成資本自身的優勢而言,美元基金也能夠把國際化團隊優勢發揮出來。
叢遠華的辦公室里高懸著一幅字:“境界自成”。它解釋了境成資本名字的由來,彰顯著這家新銳VC價值觀——不急于求成,境界到了成功自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