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熊”港股上市倒計時,曾沖刺A股失敗,吳奇隆劉詩詩都是股東
又一家名副其實的明星公司即將登陸港交所,吳奇隆、劉詩詩、趙麗穎等眾多明星都是股東。12月20日,稻草熊影視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開始招股。
現有股東架構顯示,稻草熊董事會主席以及CEO劉小楓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第一大股東,在全球發售前持有58.41%的公司股權,愛奇藝、劉詩詩、趙麗穎分別持股19.57%、14.80%、0.79%。吳奇隆作為創始人之一,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主要由劉小楓代持。
在目前影視公司業績普遍下滑、陷入“寒冬”的局面下,逆流而上沖擊港股的稻草熊,能否開啟新一輪影視企業港股上市的高潮?
沖擊A股失敗
公開資料顯示,稻草熊于2014年正式成立,業務覆蓋電視劇及網劇的投資、開發、制作和發行。雖然該公司自成立至今僅有六年時間,但已合計制作和/或發行29部電視劇/網劇,并在成立之初率先嘗試“先網后臺”,打破常規播出模式而受到業界矚目。
稻草熊影業被世人熟知是2016年,以“天價聘禮”、“賣身失敗”等熱詞刷屏娛樂圈和資本圈。
2016年3月,暴風科技擬通過資產并購重組的方式,完成大娛樂戰略布局。當時,暴風科技欲以股份+現金支付的方式,用高達10.8億元的價格收購稻草熊60%股權,估值溢價率高達1500%,整體估值為18億元。由于劉詩詩持有稻草熊20%股權,意味著若被暴風成功收購,劉詩詩將獲得逾2億元的收益。
因此,當時的這筆并購,也被稱為吳奇隆送給劉詩詩的“天價聘禮”。但由于估值過高,證監會最終否決了此次收購。
暴風科技收購失敗黯然離場后,阿里影業隨即接盤。但阿里影業僅僅花了176萬元便擁有稻草熊15%的股權,稻草熊整體估值大打折扣。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6年12月底,稻草熊影業發生了資本變更,股東新增海南阿里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變更后注冊資本新增176萬元,阿里影業占股15%。不過,到了2019年8月,阿里影業基金退出了稻草熊影業的股東名單。
而此番稻草熊卷土重來登陸港交所,意味著吳奇隆的這份“天價聘禮”,將有望兌現。
嚴重依賴愛奇藝
招股書顯示,稻草熊的主要收入來源于以下3個途徑:
1、向電視臺、網路視頻平臺或第三方發行商許可自制劇集播放權;
2、將來自網絡視頻平臺或劇集制片商的買斷劇集播放權許可予電視臺、第三方發行商或網絡視頻平臺;
3、根據網絡視頻平臺訂單提供定制劇集承制服務。
(圖片源于招股書截圖)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營收5.43億元、6.79億元、7.65億元、5.8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03萬元、1051.3萬元、5040萬元、5412.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稻草熊雙位數的增長離不開與愛奇藝的深度綁定。愛奇藝已經不只是作為稻草熊的第二大股東,還是其主要客戶和供應商。
2017年至2020年6月,稻草熊在愛奇藝方面所得收入分別為1.16億、2.45億、2.09億元,分別占比為21.4%、36.0%、27.2%、69.2%。尤其2020年第一季度,愛奇藝更是為其貢獻了100%的營收。
在過度依賴愛奇藝的情況下,稻草熊未來經營的獨立性、業績、議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影視公司A股受挫
2019年,中國影視行業陷入“寒冬”,影片庫存積壓,短期內無法兌現,大量影視上市企業頻頻“爆雷”。
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上半年,從事影視相關的企業中,有13170家公司注銷或吊銷,2263家影院類企業注銷、倒閉關門,遠遠超過了2019年全年注銷的影視公司數量。
某投資機構的一位投資人向AI財經社表示,影視行業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受到廣告、制片人、明星IP等市場影響非常大,是典型的非標準化行業。
A股市場上影視上市公司中,暴風集團的表現最為令人噓吁。其市值曾一度高達327.01億元,成為市場上著名的“妖股”,但2020年11月9日正式收盤退市,股價停留在0.27元/股。
曾參與出品《鋼鐵俠3》、《生化危機4》等好萊塢大片的印記傳媒也于2019年11月黯然退市。
華誼兄弟一度是中國市值最大的影視公司,曾于2015年站上了超越800億元市值的高位,旗下也擁有超強的藝人明星資源。
2018年,往日風光戛然而止于。華誼兄弟2018年全年虧損超10億元,2019年全年虧損39億元,2020年第三季度凈虧損3.26億元。如今,市值已經縮減至113.67億元,再也不顯往日風采。
此外,長城影視也是2018年起連續虧損,被實施退市警告,實際控制人趙銳勇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就在不久前,唐人影視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終止協議》,終止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之輔導。永樂影視、開心麻花、博納影業的IPO之路也充滿了曲折與艱辛。
分析人士指出,業績波動大、收購明星股東"空殼公司"等問題,或許是影視公司IPO難的重要原因。
“影視行業企業在A股上市,如果不能長期持續形成有效的生態型業務,那么企業價值也會相當不穩定,對于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而言,都具有投資風險。”星瀚資本創始人楊歌說道。
A股“夢碎”,赴港圓夢
以稻草熊偉代表的一批明星企業A股上市夢破碎,為謀求融資、用于劇集制作、收購IP等的影視企業紛紛赴港上市。
楊歌向AI財經社表示,稻草熊相對于其他傳統影視制片人、制作人而言,更加快速接受了新生的MCN體系,在發行上具有相對優勢,未來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間。
“在渠道分發方向,傳統電視衛視、影視院線、線上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等串聯合作,綜合打造了MCN體系,使得分發渠道更加靈活;演員及影視衍生品在MCN體系的驅動下,將產生更多的價值,形成聚合效應,使得價值提升;此外,資本推動也使得企業的業務能夠進行資產模塊化,包括影視劇內容、制作IP、影視劇作技術等。”楊歌分析,這幾點導致稻草熊有機緣在港股上市。
楊歌也認為,影視本身的IP、電影、電視劇等在衍生品和網絡上的傳播,對傳統影視企業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不僅是業務模式受到了新生互聯網模式的挑戰,短視頻的出現更是導致影視行業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影視行業未來需要和短視頻行業相結合,多渠道分發,將原來的長視頻變成中短視頻。
此外,線下文娛文旅地產等產業都受到了疫情影響,資本推動影視企業上市,有助于組成新的資產公司,滿足資產需求上市。
他還表示,近兩年上市窗口比較好。一方面是受到國內注冊制和科創板及國際形勢影響,另一方面中概股企業借此階段上市具有優勢,所以這些企業將抓住這個時間點和機會上市。
2020年6月,電視劇發行公司力天影業登陸港股上市。該公司曾于2017年至2019年3年間,共計發行了120部電視劇。招股書顯示,按2019年播出的已發行電視劇總集數計,在中國所有電視劇發行公司中,該公司以約6.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華夏視聽教育集團也于2020年7月港股上市。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其主要業務為影視制作和高校藝術教育,2017年至2019年,華夏視聽分別實現營收5.57億元、3.68億元、7.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49億元、1.95億元。
阿里影業、IMAX中國、貓眼娛樂等均已在港股上市。
稻草熊在影視渠道分發方面的創新,也為后續影視企業開拓了新的思路。楊歌強調,稻草熊港股上市必定會刺激其他影視企業上市高潮。但此后的港股的上市窗口也會相應作出調整和改變。不過,能否有長期穩定的價值,還需要慢慢考究。
長江證券表示,目前影視行業可謂正經歷一場凜冽的寒冬,資本退潮、監管趨嚴,行業洗牌期到來,行業將呈現向龍頭公司集中趨勢,但具備優質內容產出能力的公司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工業化產出能力將逐步提升,影視行業仍然大有可為。
上海證券指出,大劇網絡播放量逐年飆升,且頭部大劇播放量更加集中,優質的頭部大劇成為各平臺競相爭奪的資源。在以全網熱度替代傳統的播放量數據以后,電視劇本身質量更為重要,精品化是未來的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