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汽車董事長“偷走”10億元資金迷霧重重,回購股份狙擊做空
一位擁有“圣基茨和尼維斯聯邦”國籍的河南神秘富豪,正在與做空機構激烈交鋒。
11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和諧汽車發布公告,公司以平均價每股3.4220港元回購了2409500股面值為0.01港元普通股股份,相當于公司于該股份購回前已發行股本約0.15%。
回購股份對抗做空,和諧汽車無奈祭出了“殺手锏”。
11月12日,做空機構“博力達思”發布報告,直指“和諧汽車”捏造財務報表,董事長馮長革從和諧偷走10億元人民幣,同時將報告副本發給和諧審計方德勤,讓他們趕緊請辭。
受做空報告影響,和諧汽車11月12日上午盤中跳水,股價一度下跌近16%,為2.98港元/股。但和諧汽車不甘示弱,一邊發長文逐條回擊指控,一邊由董事長馮長革斥資增持股份。如此“雙管齊下”,截至11月16日收盤,和諧汽車股價上漲7.56%,報收3.7港元。
但對馮長革來說,名下汽車王國的挑戰不止于此。
造車夢碎
外界并不熟悉的“和諧汽車”,到底是做什么的?
資料顯示,這家公司2005年成立,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是眾多豪華汽車品牌經銷商,經銷寶馬、路虎等10個豪華品牌和賓利、法拉利等4個超豪華品牌,還與特斯拉在售后服務等方面有過合作。
董事長馮長革發跡的“第一桶金”不得而知,但涉足豪車經銷,主要基于他在豪車俱樂部、房地產、拍賣等領域結交的名流,令其拿下河南省第一家寶馬品牌授權。在媒體報道中,功成名就的馮長革行事低調神秘,電話很少接,偶爾撥通,也以“你打錯了”回應,更不熱衷登上各類榜單。
但這家公司為人所知并非因為“賣車”,而是“造車”。
馮長革曾表示,一次與特斯拉的售后合作中,他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見了一面,由此意識到“智能化、電動化是未來趨勢”,遂萌生了投身電動車制造的念頭。2015年,和諧汽車與騰訊、富士康宣布合作,共同成立Future Mobility Corporation(FMC),該公司全資持有知行新能源汽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知行新能源)100%的股份,而知行新能源在拜騰汽車中的持股比例為73.33%。
這項合作也令和諧汽車聲名大噪。2016年,馮長革以10億美元身家,登上《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汽車行業第52名,位列吉利李書福和比亞迪王傳福之后。
不過,造車計劃很快出現變數,富士康與騰訊陸續退出,只有和諧汽車作為投資方之一留了下來。2019年,和諧汽車將拜騰汽車從上市公司中分拆獨立,由此,和諧對拜騰的戰略投資轉變為財務投資。今年6月,被央視點名“燒光84億依舊造不出量產車”后,拜騰汽車官宣“停擺”。
賣豪車不賺錢?
對于造車夢碎的和諧汽車來說,來自做空機構的指控可謂雪上加霜。
做空報告指出,2019年末,和諧汽車通過濫用稅項負債轉移,抵銷給馮長革的10億元現金貸款,指責馮長革轉移公司資產。
做空機構還指出,2020年1月7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去和諧審計核數師一職,和諧為其2019年度報告,聘請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但其很快于2020年7月辭職。做空機構懷疑,上述審計公司辭職與給馮長革10億元貸款沖銷有關。
而在和諧汽車看來,“馮長革通過稅項轉移,偷走公司10億元”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和諧汽車指出,公司2005年成立以來,全部店面累計未付稅款10億余元,因涉及不同地方征收機關的計算、繳付方式問題,以及各稅局如何分配征稅問題,一直未能與各征稅機關達成一致意見,導致長期掛賬。
為解決上述遺留問題,在河南和諧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IAC)從和諧汽車分立出來時,雙方協商同意將該稅款全部提存轉移給IAC,由IAC負責承擔上述稅款債務,和諧汽車不再負擔該稅務的繳付。后經IAC、和諧汽車、和諧實業集團三方協商同意,該上述稅款提存給予和諧實業集團,和諧汽車不再負擔該稅務的繳付。
雖然目前,與做空機構的隔空對戰暫告段落,但從長遠看,和諧汽車能否向投資者證明其價值,仍與公司經營息息相關。財報顯示:2017年到2019年,和諧汽車營收分別為108.4億元、106.4億元和126.22億元,而凈利潤分別為10.09億元、6.84億元和5.13億元,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
對此,業內認為,車市整體下行,競爭加劇背景下,“價格戰”導致豪華車價格一再下降,主營豪華車業務的經銷商,盈利能力亦有下降風險。
不難想見,回歸主業的和諧汽車,未來仍然面臨盈利考驗。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