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誰家?“AI第一股”
截至目前,包括云從科技、依圖科技、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四家公司在內的AI四小龍均已流露出對上市的熱情。
9月9日,依圖與國泰君安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并于同日在上海證監局備案,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在此之前,今年8月,云從也啟動A股上市輔導,上市地點暫未公布;而曠視更是早在2019年8月25日披露港股IPO的招股書,不過目前已失效。
至此,中國AI“四小龍”中有3家正式啟動IPO計劃,盡管商湯科技尚未啟動相關上市計劃,但近年來已是多次被傳言上市。
雖然商湯、曠視、云從、依圖四家公司已經在AI賽道上同臺競技多年,但是第一把交椅該由誰來坐,市場上一直眾說紛紜。
根據IDC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商湯、曠視、云從、依圖都占據著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前四位,并已經搶占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
總體來看,四小龍的落地場景布局以及在各場景提供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同質化程度還是相對較高,尤其是在安防領域,四小龍都進行了重點布局,并積極拓展與政府部門的合作。
隨著四小龍各自定位的逐漸清新,相互間的競爭將更加熾熱化。在技術相當、市場同等的情況下,四小龍之間的較量也逐漸從技術競爭轉變為更為激烈的資本廝殺。
對于上市這條全新賽道,四小龍均早已流露出濃厚的興趣,甚至已經暗自鼓勁,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
很明顯,誰將率先上市,誰就會在資本市場上搶占先機,坐穩第一把交椅,在整個行業未來發展中也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
在這場資本間的較量中,誰將會脫穎而出?誰又將成為王者?“AI第一股”桂冠又將花落誰家……
這些懸念,還需要時間來解答。
四小龍同臺競技
目前“四小龍”布局主要集中在安防、金融、零售等領域,并且同質化程度較高,但這四家公司又各有特色和優勢。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是中國科技部指定的首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同時,商湯科技也是全球總融資額及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創新企業。
目前,商湯科技自主研發并建立了全球頂級的深度學習平臺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和遙感等。
商湯科技在多個垂直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業務涵蓋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智慧城市、以及教育、醫療、零售、廣告、金融、地產等多個行業。
云從科技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是首個同時承建三大國家平臺,并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也是國家新基建發展的中堅代表。先后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及智慧商業等四大業務領域,每天為全球3億人次用戶帶來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AI生活體驗。
曠視科技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計算機視覺(Computer Vision)研究院。2017年以來,我們在各項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8項世界冠軍,創下COCO (計算機視覺領域最權威的國際競賽之一) 三連冠的記錄。
曠視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天元框架已正式開源。自研的新一代 AI 生產力平臺Brain++,可以幫助企業快速高效地建立企業內的AI基礎設施,以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時間開發出各種新算法,滿足行業長尾需求。
依圖科技在四小龍中率先布局醫療領域,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落地全國300余家三甲醫院,并在部分省市完成縣市級區域醫療中心覆蓋。此外,依圖科技在智慧城市、智慧商業上也有布局。
爭當資本的寵兒
從成立至今,短短幾年間,四小龍均已經歷了多輪融資,深受資本市場青睞,目前估值也都超過百億。
值得關注的是,四小龍中有3家公司受到阿里的青睞,即商湯、曠視、依圖。在2014年9月,螞蟻金服就參與了曠視的戰略投資。2017年10月,螞蟻金服參與曠視C+輪融資;11月,阿里也向商湯投資了15億人民幣。2018年4月,阿里巴巴領投商湯C輪6億美元融資,并在7月領投曠視一筆6億美元的融資。
成立于2015年的云從科技,因其孵化自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天生帶有“國家隊”基因,先后受到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粵科金融集團等國家戰略基金的支持。
截至目前,云從科技已經進行了近十輪股權融資,投資方眾多,其中有不少系“國字號”產業投資機構。
最近一輪融資是在今年5月,由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上海國盛集團、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以及中國工商銀行、海爾金控、信中利資本投資的C輪共計18億元融資。
商湯科技雖在成立時間上稍晚依圖和曠視,但是融資能力卻絲毫不差人一步,甚至一度被稱為AI界的“融資機器”。融資次數已經達到9次,總計獲得超過30億美元的融資,在四小龍中融資最多。
先后受到包括阿里巴巴、軟銀、淡馬錫、老虎基金、富達國際、高通創投、IDG資本、鼎暉投資、晨興資本、松禾資本、華興資本、中金公司、全明星投資基金等數十家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的加持。
日前又有消息聲稱:“商湯科技最新的一輪融資預計很快就會完成,可籌集到15億美元的資金,對公司的估值為100億美元?!?
依圖科技成立于2012年。2013年8月完成由真格基金領投的數百萬元天使輪,2015年1月完成由紅杉資本、高榕資本合投的數百萬美元A輪,2016年6月完成云鋒基金領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2017年5月完成由高瓴資本領投,云鋒基金、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真格基金跟投的3.8億元C輪融資。
曠視科技成立于2011年,至今不過9年的時間里融資能力之強悍在國內實屬少見。截止到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4輪12次的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達到13.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其估值也達到了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億元。
2019年5月8日,曠視科技宣布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D輪總融資額約7.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BOCGI)、阿布扎比投資局 (ADIA) 旗下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以及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
扣動“上市”扳機
目前商湯、曠視、依圖和云從科技四家企業均有上市動作或傳言流出。
在四小龍中,曠視科技是扣動“上市”扳機第一人,并一度受到市場看好。然而,遺憾的是,曠視科技最終與“AI第一股”失之交臂。
早在2018年初,曠視科技啟動上市計劃,并于2019年8月25日,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披露招股說明書,擬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高盛、摩根大通、花旗。
此后,曠視科技再沒有更新補充資料。按照港交所的規定,如在6個月內無法上市,曠視必須重新啟動IPO程序。
目前來看,打響“上市”第一槍的曠視科技,上市計劃并不順利,港股上市已經“啞火”。
不過,曠視科技曾對外界質疑的“港股上市中止”的問題做出回應,稱消息不屬實,并指出: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
今年以來,有關“AI第一股”的猜想更是在云從和依圖兩家公司相繼啟動上市計劃而達到高潮。
據廣東證監局官網披露信息顯示,云從科技已于8月18日辦理輔導備案登記,中信建投擔任輔導機構,這標志著云從科技正式開啟IPO,同時也意味著,云從科技距離“AI第一股”又進一步。
云從科技加快上市步伐的信號,在市場上早有端倪。今年年初,云從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冊資本變為6億元。據消息稱,云從科技沖刺標的為科創板,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上市。
截至目前,云從科技已完成10輪融資,參投方包括工商銀行、海爾資本、海爾金控等。5月13日,云從科技宣布完成最新一輪C輪融資,該輪融資規模超過18億元人民幣。
時隔不久,四小龍中又一家公司進入上市輔導階段。9月9日,依圖科技同國泰君安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并于同日在上海證監局備案,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
從啟動上市計劃的時間節點上看,依圖科技和云從科技相差并不太大,二者之間還是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
早在2017年,商湯科技曾表示正考慮在美國、中國香港或大陸上市。但是,眼下商湯科技又是四小龍中目前唯一一個未正式啟動上市計劃的公司。然而,市場上關于商湯科技IPO傳聞已久,這幾年更是曾多次傳聞。
在今年3月18日,又有消息稱“商湯科技已經推遲了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資7.5億美元的計劃,轉而尋求在私募市場融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
不過,商湯科技對此回應稱,“目前沒有上市具體時間表及地點。”為此,商湯科技在官方微博上還表示:“被IPO,還被推遲了?!?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