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員工,半年用AI實現財富自由
頂級的AI人才正在享受市場的巨大溢價。
最近幾天,先是Meta一周內從OpenAI挖走4名頂尖AI人才,每人簽約金高達1億美元,年薪達數千萬美元,直接打破行業薪酬天花板。后又有英偉達宣布重薪挖走OpenAI核心研究員朱邦華、焦劍濤。
可說到底,在AI頂尖的人只有一小撮,那么金字塔的下一層呢?那些連續創業者正在成為最先受益的一方。
最近就有一個認知快速變現的案例——發生在以色列的一起收購。
據了解,以色列云計算巨頭Wix正在收購一人創業的氛圍編碼公司Base44。根據交易,Wix將現金支付約8000萬美元的首付款,后續根據特定績效指標,還將在2029年前支付額外資金。
在AI這個交易金額動輒上億甚至數十億的賽道,8000萬美元(約5.3億人民幣)的資金體量,或許不夠耀眼和火熱,但Base44的敘事卻足夠有時代性——一個連續創業者在半年內通過AI實現財富自由的故事。
創業半年,0融資,已盈利
Base44,是一款專為非程序員設計的新型氛圍編碼產品。它由31歲的Maor Shlomo于去年底創立,今年3月正式成立,至今尚未獲得任何資金,僅有6名員工。
創業初期,Shlomo剛離開保護區去旅行,而創建這款AI應用的初衷只是其想擁有一個副業。
具體來看,用戶無需任何編程經驗,只需編寫簡單的文本提示即可構建應用程序或游戲,類似于與ChatGPT交互,生成的程序包括數據庫、存儲、身份驗證、分析和集成,它還支持電子郵件、短信和地圖,并規劃了更多企業級安全支持的路線圖。
我在官網體驗了一下這個產品,讓它創建了一款數獨游戲,只需要兩分鐘就給出了結果,后續根據個性化需求的優化也非???。
當然,Base44并非這一領域的唯一選擇,今年氛圍編碼領域非?;馃?,像我之前介紹過的AI編程工具Cursor、被OpenAI收購Windsurf,還有最近估值上漲兇猛的Lovable,以及國內剛剛被紅杉中國投資的新言意碼,都是這個賽道的參與者。
但Base44的快速崛起仍然令人震驚,比如在產品發布三周內,用戶就達到了1萬,僅六個月該數字就增長至了25萬,再比如其擁有超10萬的付費用戶,并與eToro和Similarweb等以色列科技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樣的成績,讓Base44有了不接受外部融資的底氣,也幫助公司順利實現了盈利,Shlomo在社交平臺上稱,刨除昂貴的tokens成本,今年5月,Base44已經實現了18.9萬美元的利潤,這幾乎是他最初預測的10萬美元的兩倍。
因此盈利后,Shlomo有了擴充團隊的想法,并在5月招聘了僅有的幾名員工,也就是說除了創始人,其他員工都是在收購前一個月才入職。
這幾乎刷新了AI造富速度,更突出了選擇的重要性——加入一家正確的公司,實現財務自由只需要1個月。如果這些員工繼續在Wix留任,團隊還將獲得共計2500萬美元的獎金。
而后或許由于自己擅長做0到1的事情,又或許Wix遞來的收購要約恰逢其時,Shlomo果斷選擇了將公司賣出。
在官宣這則收購消息時,Shlomo寫道,“到目前為止,這真是一段瘋狂的旅程,現在我們需要的規模和數量不是靠我們就能夠實現的,我很高興看到Base44將迎來新的發展速度。”
的確是足夠瘋狂,并且足夠幸運。
因為“律師們在周四晚上敲定了購買協議的所有細節,簽署時間定于周五早上,此時正趕上伊朗戰爭爆發”。同時,Shlomo作為公司的唯一股東,迅速而豐厚地實現了退出。要知道在Base44實現盈利前,Shlomo只投入了不到1萬美元。
這意味著這筆不到1萬美元投入,回報已經接近萬倍,且全程現金支付,無需任何風險投資??胺Q今年“最漂亮的退出”。
Shlomo之所以能夠對市場迅速做成判斷,除了對行業賽道的清晰認知外,還在于他還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在24歲時,他就參與創辦了大數據預測分析公司Explorium,并擔任首席執行官,目前Explorium擁有100 多名員工,已籌集約1.25億美元,主要由Insight Partners領投。
Shlomo與Base44的故事,不禁讓我想到之前一位深耕在以色列的國內投資人Joy。她曾對我說:“在以色列的創投市場,絕大多數都是連續創業者,公司對于他們而言更像是商品,是走口碑和數量的?!?
Joy還進一步解釋稱,以色列的創業者標簽很明顯,他們更擅長做創新型的0~1的工作,他們大部分人都不太追求自己把公司做全程,所以基本在b輪左右或者產品已經有一定的驗證規模,就賣掉。之后是產業方接手,把它推向一個更廣闊的市場。這樣的事情尤其發生在以色列的優勢領域,像是網絡安全,軟件和前沿科技等。
除去以色列的地方背景,回到Base44所在的AI賽道本身。
它從概念到退出的快速路徑與之前的案例并無二致。
大概的故事走向都是:創新產品迅速獲得市場關注,并吸引了尋求增強技術能力而非內部構建類似功能的收購者。
這種模式在人工智能相關的收購中尤為明顯,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截止目前,在生成式AI領域已經發生了超50起收購案例,如果再往前看,CB Insights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AI并購達384起。
這兩年的并購也呈現出了頭部企業動作頻繁,垂直領域并購加速的特點。更重要的,無論團隊規?;蚬灸挲g如何,專業知識通常都能獲得溢價估值。
老牌云廠商用“鈔”能力補課AI
談到這,我們再來看看這次的收購方。
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次發起收購的Wix是一家美股上市的以色列企業,它成立于2006年,運營著一個基于云端的網絡開發平臺,主要為在線商店、服務提供商、餐廳和活動組織者等提供DIY工具,幫助他們創建、管理和拓展在線業務。
該公司擁有約5300名員工,約2.88億注冊用戶,目前年營收已突破10億美元,雖然仍舊處在虧損狀態,但此次收購不會影響 Wix2025年的收入或訂單量。
就Wix而言,它之所以選擇收購一個成熟、快速增長的本地氛圍編碼平臺,是因為其成立時間尚短,而且Base44大約一半的用戶來自美國。
Wix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Avishai Abrahami認為,此次收購標志著Wix 致力于變革在線創作方式的關鍵里程碑。Maor和Base44的團隊帶來了尖端技術、強大的市場滲透力和富有遠見的領導力。
這并不是Wix近期的唯一交易,就在收購Base44前不到一個月,Wix剛剛收購了特拉維夫初創公司Hour One,旨在通過基于AI的生成式視頻制作工具增強其網頁創作和內容服務,幫助公司能夠更好地控制前端創新,減少對第三方的依賴,并更有效地管理成本。
不止“買買買”,在公司內部,Wix也一直積極在產品和解決方案套件中引入生成式AI。
像是2024年12月,發布AI Site-Chat功能,緊接著,今年1月又發布了 Business Launcher,幾個月后,又推出了Wix模型上下文協議 (MCP) 服務器,使用戶能夠通過Claude、Cursor 和 Windsurf 等人工智能助手生成代碼。
如今Wix將Base44收入麾下,也是為了補全完整的應用程序開發,在現有產品線中增加一款盈利頗豐的LLM氛圍編碼產品,實屬合乎邏輯。畢竟就算強如OpenAI,為了不錯過氛圍編碼的風口和商機,也花了30億美元買下了Windsurf。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