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分紅達IPO募資1.92倍,滬農商行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

        野馬財經馮婉瑜2025-05-23 11:05 大公司
        不良率持續保持在1%以下水平,風險管控體系獨具特色。

        在銀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滬農商行(601825.SH)2024年業績報告呈現出穩健表現:33.91%的分紅率位居上市銀行第二,0.97%的不良率自上市以來連續四年保持在1%以內,總體處于A股上市銀行前1/3水平。作為深耕上海七十六年的區域性銀行,其經營成果既體現了穩健的風控能力,也展現了差異化發展的戰略成效。

        從財務指標來看,滬農商行展現出較強的股東回報能力,累計現金分紅達IPO募資總額的1.92倍,股東結構持續優化,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顯著提升。在業務發展方面,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綠色信貸規模增長37%,養老金融服務覆蓋上海七成左右的老年人口,特色業務板塊已成為重要的增長引擎。

        行業人士指出,滬農商銀行的實踐表明,區域性銀行通過深耕本土市場、聚焦特色領域,同樣可以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發展模式。在當前銀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其平衡穩健經營與創新發展的經驗值得關注。

        圖源:罐頭圖庫

        01

        高分紅+高資本充足率

        股東回報與長期發展的“平衡術”

        身處國內農商行第一梯隊,2024年以來,滬農商行的資產規模持續擴張。2024年底,公司總資產同比增長6.9%至1.49萬億元,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總資產進一步增長至1.54萬億元,正式跨過1.5萬億元大關。

        2024年,滬農商行的存貸規模繼續增長。其中,存款總規模為1.07萬億元,同比增長5.48%;貸款和墊款總額7552.19億元,同比增長6.15%。

        在規模穩健擴張的同時,滬農商行2024年的業績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實現了“穩”中增效,營收266.41億元,同比增長0.86%;歸母凈利潤122.88億元,同比增長1.20%。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盈利能力指標,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88%,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0.35%,在上市銀行中保持領先水平。2025年一季度,滬農商行扣非歸母凈利潤實現35.41億元,同比增長12.58%,盈利水平逐步增強。

        支撐這一優異表現的,是滬農商行突出的資本管理能力。在目前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只有6家銀行2024年末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站在了14%以上,上海農商銀行高居第二。年報數據顯示,該行2024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4.73%,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

        圖源:罐頭圖庫

        作為農商行中首家實施中期分紅的標桿,滬農商行累計分紅已達IPO募資額的1.92倍。這一“穩中有升”的分紅策略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并直接反映在股價表現上:2024年股價漲幅高達63%,在銀行板塊名列前茅。市場用真金白銀投下的信任票,使得該行總市值較上年末大幅增長48.26%。

        深入觀察股東結構變化,更能發現機構投資者的青睞。2024年,滬農商行股東人數較上年減少46.5%,持股集中度顯著提升,顯示出專業投資機構對該行長期價值的認可。特別是在2024年9月,該行率先在A股上市銀行中實施中期分紅,再次彰顯了其股東回報的前瞻性。

        面向未來,滬農商行近期發布的《估值提升計劃》作出了明確承諾,將以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風向標,確保分紅比例穩中有升,并積極探索一年多次分紅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上市以來,滬農商行始終將現金分紅比例保持在歸母凈利潤的30%以上,累計派發現金股利165.20億元(含2024年度分紅),這一數字已達到IPO募資總額的1.92倍。

        圖源:罐頭圖庫

        02

        不良率持續保持在1%以下水平

        風險管控體系獨具特色

        在行業人士看來,滬農商行構建了獨具特色的風險管控體系,成為資產質量領域的“馬拉松選手”。2024年、2025年一季度,滬農商行不良率均為0.97%,而自上市以來,該項指標始終保持在1%以內,總體處于上市銀行前1/3水平。

        在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滬農商行董事長徐力就談到,“穩健”一直是滬農商行的特色。

        拆解其風控密碼,行業人士認為有三組關鍵驅動因子:區域深耕帶來的信息優勢、精細化運營塑造的成本護城河、數字技術構建的預警體系。

        具體來看,滬農商行95%的貸款都集中于上海地區,依托區域經濟韌性,報告期末,該行上海地區貸款不良率0.94%,較上年末下降 0.01個百分點。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認為,這種“毛細血管式”的布局,為其發展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從風險防控角度看,上海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結構多元且韌性強。貸款集中于該地區,雖看似地域集中,但區域經濟的穩定性有效分散了行業風險。”

        “在客戶關系維護與業務拓展方面,深耕本地市場讓銀行與客戶建立了深度聯系。憑借對當地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滬農商行能夠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敝嘣硎尽?

        圖源:罐頭圖庫

        除了區位紅利,滬農商行堅持穩健經營,始終堅守風險底線思維,也為資產質量的穩定可控提供了保障。從撥備覆蓋率來看,截至2024年末為352.35%,繼續處于高位,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繼續保持充足的風險抵補能力,為長期穩健經營筑牢安全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央行分別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引導利率下行,負債成本管理成為商業銀行重要課題?!拔覀兏缫庾R到負債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舉措逐步壓降高成本存款占比,過去三年存款付息率分別壓降了5BPs、6BPs和17BPs,壓降力度持續加大且均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痹?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滬農商行董事長徐力表示,今年一季度,該行人民幣存款付息率同比多降7個BPs,基本已達到去年全年的付息率壓降水平。

        卓有成效的成本管控,使得該行在資產配置端能夠有更多擺布空間,在追求高收益資產的同時,仍能強化風險把控,夯實自身穩發展內核。

        此外,在當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滬農商行也借助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同時,該行健全集團數智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探索AI技術在智能合規風控領域的應用,進一步夯實穩健發展根基。

        從科研投入和技術儲備能力來看,滬農商行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金融科技投入約13.35億元,同比增長17.64%,專職金融科技人員904人,占員工總數9.75%,金融科技人數較上年末增加10.51%;軟件著作權數量16個,國家專利5個,其中發明專利3個。

        圖源:罐頭圖庫

        “在數智化風控方面,我們持續推進信貸管理系統集群建設,2024年優化了信用風險預警系統,推進信貸管理系統各類重要功能點的迭代,大量引入外部數據,通過科技賦能提升授信工作效率、控制風險。”滬農商行首席風控官朱衛表示,2024年,滬農商行還根據普惠小微貸款的業務特點,上線了流水盡調系統,通過自動識別分析企業流水提升客戶畫像能力,并優化了貸后預警觸發機制,通過智慧風控手段提升普惠小微貸款展業效率和質量。

        03

        特色化發展多維布局

        科技金融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近年來,滬農商行在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經營上持續“深挖護城河”,不僅以穩健經營為根基,還以五大金融服務體系為引擎,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為股東、客戶和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在2023-2025年發展戰略規劃中,滬農商行堅持“客戶優先、小散優先、零售優先、數字優先”四大經營策略,圍繞“穩健發展的品質銀行、ESG管理的示范銀行、普惠金融先鋒銀行”三大目標,深度布局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全面響應金融“五篇大文章”。

        圖源:滬農商行2024年年報

        這一戰略框架并非簡單的業務布局,而是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系統性工程——既確保銀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又賦能實體經濟,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

        具體來看,零售轉型是滬農商行價值創造的重要抓手。憑借7953.18億元的AUM規模,該行精準切入養老金融賽道,覆蓋上海七成左右的老年人口,創新“金融+非金融”綜合服務模式,不僅提升了客戶粘性,更帶動了財富管理、支付結算等業務的協同增長。

        科技金融則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助推器——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達1149.84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達4278戶,其中中小微科技企業貸款戶數占比達97.55%,服務全市近半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鑫動能”培育計劃,助力科創企業從初創到上市的全周期成長,形成“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在綠色金融領域,滬農商行843.35億元的信貸規模背后,是碳金融、綠色債券等創新產品的持續落地,既響應“雙碳”戰略,又優化了銀行的資產結構。

        綜合金融方面聚焦區域經濟深耕,4896.89億元的對公貸款中,郊區業務占比超60%,交易銀行服務的創新進一步強化了對本土企業的綜合賦能。

        而普惠金融則彰顯了“三農”本色——普惠小微貸款和涉農貸款分別實現866.08億元及677.87億元,并成立600余人的普惠客戶經理隊伍,將金融服務滲透至縣域經濟的“最后一公里”,在實現商業可持續的同時,踐行社會責任。

        圖源:罐頭圖庫

        行業人士指出,滬農商行以五大金融服務體系為支柱,在保持資產質量優異(不良率長期低于1%)、資本充足率穩健的同時,持續培育新的增長極。這種“穩中求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模式,不僅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分紅回報,更通過差異化競爭構筑起了護城河。

        滬農商銀行的業績表現,揭示了一條“穩健為基、特色為矛”的發展路徑:聚焦區域經濟紅利、聚焦細分賽道專業化、聚焦數字化轉型。未來,若滬農商行能在科技金融的規模化變現、綠色金融的政策紅利捕捉上更進一步,對于投資者而言,或將是一份“穩”的答卷,也是一份“進”的藍圖。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