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獨角獸縱目科技轉戰港交所,聯想、小米投資
3月28日,自動駕駛方案提供商縱目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華泰國際、法國巴黎銀行。
而此前,縱目科技曾登陸新三板,并嘗試進行科創板IPO。據悉,2022年11月,縱目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擬募資20億元,但縱目科技在2023年9月選擇撤回科創板的上市申請。
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一級供應商,提供覆蓋全面自動駕駛功能的解決方案。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產品及解決方案已部署50款車型。2024年1月,縱目科技推出了搭載于智能機器人的先進智能移動能源解決方案,主要部署在工業園區,進一步將業務從歐洲國家開始拓展至國際市場。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營收分別為2.25億元、4.70億元及4.9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8.7%。縱目科技收入主要來自智能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銷售,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分別獲得22個、12個及17個定點,近三年該部分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91.3%、90.5%及92.0%。
不過,縱目科技營收較依賴大客戶,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63億元、4.17億元及4.64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72.5%、88.7%及93.0%。報告期內,縱目科技每年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益的28.5%、50.0%及43.8%。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在中國乘用車ADAS解決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0%。在中國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4.9%。
此外,自動駕駛賽道企業十分依賴大規模的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73億元、3.35億元及3.69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的研發團隊有524名成員,占員工總數的58.2%。
當前高額的開支讓縱目科技仍陷在虧損中,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分別產生虧損4.34億元、5.88億元及5.64億元;經營現金凈流出分別為4.76億元、5.88億元及4.11億元。
縱目科技運營及發展所需資金,主要來自融資及商業銀行借款。據招股書,IPO前,縱目科技累計完成了9輪融資,累計獲得認購金額達22.47億元,其中在2022年3月的E輪融資中,按照93.56元/股的認購價,縱目科技此輪融資8.67億元,估值超90億元。經過多輪融資,縱目科技背后站著一大批機構投資者,包括小米、君聯資本、高通、東陽市冠定、杭州創徒、張江火炬、電裝投資等四十余家機構,其中,聯想通過君聯成業、聯瑞前沿及AMAZING的一致行動關系,合計持有縱目科技9.94%的股份,為第一大機構股東。
此外,截至IPO前,作為創始人,唐銳持有縱目科技22.54%的股權。
縱目科技轉戰港交所,計劃將74%的募資用于未來三年的研發,16%用于生產基地及新生產線的資本開支,剩余10%用于運營費用及一般企業用途。
猜你喜歡
縱目科技獲東陽冠定領投超10億元E輪融資
遠海基金、臨芯資本、佐譽資本、復樸資本、青島元盈、泰有資本及老股東湖州環太湖集團和創徒投資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