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越南加盟商抗議,蜜雪冰城極致“價格戰”打法失靈了?
如今,其營收已經超過百億并站在IPO大門前。據悉,蜜雪冰城擬在2024年赴港上市,募資約10億美元;公司已委任高盛、美銀及瑞銀為聯席保薦人,負責赴港上市事宜。
當然,光環之外隱憂頻現。先是價格戰打法在海外重新遭遇質疑,在越南被加盟商集體拉橫幅抗議。其次,區域保護政策不健全,導致加盟商和自家品牌競爭苦不堪言,另外,過度依賴輕資產加盟模式,導致品控問題難解,管理危機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長期積累終于爆發,讓蜜雪冰城與加盟商矛盾被重新激化。
大浪淘沙之后,蜜雪冰城如何面對新的挑戰?
01
蜜雪冰城,占領全球
按規模而言,蜜雪冰城已是中國現制茶飲行業第一,只不過現在看來,蜜雪冰城的野心遠遠不止于此。
2021年10月,蜜雪冰城國內門店就已突破2萬家,主題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響徹大街小巷。彼時,國內茶飲賽道已然卷出天際,在一條不到500米的商業街經常開著10余家奶茶店。國內茶飲紅的發紫,出海就成為品牌們統一的破局路徑之一。
2016年,蜜雪冰城制定“5年出海計劃”,并以東南亞國家為始點開始攻城略地。從世界經濟論壇數據來看,東南亞地區共有7億人,大量華人在此,其中30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50%,這也是最符合蜜雪冰城消費的年輕群體。
2018年9月,蜜雪冰城正式進入越南市場,在越南河內開出首店“MIXUE”,開業當天,這家店賣出了近1400杯茶飲。而最新的數據顯示,蜜雪冰城在越南的門店數已達1300多家,在門店數量上遠遠超過了越南本土的咖啡或茶飲品牌,成為越南最大的現制茶飲品牌,蜜雪冰城不僅要做中國茶飲第一,也要做越南第一。
隨后,蜜雪冰城全力進軍印尼,截止目前在印尼已有約1500家門店,成為海外市場中已開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除越南和印尼發展勢頭最猛之外,從2021年底開始,蜜雪冰城的身影又陸續出現在老撾、緬甸、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2022年11月23日,蜜雪冰城開出韓國第一家門店,位于首爾大學附近,主攻學生消費群體。2023年2月,蜜雪冰城首次進軍日本市場,就將店鋪落地在東京最貴的街道——表參道。同月,蜜雪冰城走出亞洲,開出澳洲第一家門店,這家門店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CBD區的世界廣場,比起蜜雪冰城國內的大多數門店,它面積更大,全景落地窗搭配紅色鋼鐵框架,一改“土里土氣”的氣質。
在高速連鎖化的模式下,蜜雪冰城將“低價”模式復制于海外市場,快速將國外門店數量拓展至3000余家,足跡遍布11個國家。截止目前,蜜雪冰城已經成為繼麥當勞、賽百味、星巴克、肯德基之后的全球第五大連鎖快餐品牌,全球門店數量來到恐怖的3.2w家。不過,蒙眼狂奔之下,蜜雪冰城的管理危機開始暴露在陽光之下。
02
加盟商抗議
降價是蜜雪冰城的殺手锏,卻也是雙刃劍。
近日,Mixue越南方面卻宣布了一項銷售策略,即降低25%的銷售價格,而原材料價格只降低8-10%。這一政策立即引發了蜜雪越南加盟店老板的強烈不滿和反對,他們認為這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利潤和生存空間。
根據去年招股書數據,蜜雪冰城85%的營收來自于供給加盟商的食材和包裝材料的銷售。賣奶茶只是副業,蜜雪冰城實質上是一家供應鏈公司,需要靠B端加盟商賺錢,然而現在卻和加盟商站在了對立面。
有加盟店店主表示:“蜜雪冰城定期舉辦的折扣優惠活動、廣告制作等成本都是100%由店主承擔,在產品售價降低25%的情況下,蜜雪承諾的6個月后資金回收是不可能的。自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Mixue越南方面就頻繁更改政策,導致加盟店老板的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一些加盟店老板表示,他們每月只能賺到幾百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000元),甚至有些月份還要虧損。
店主直言:Mixue越南方面沒有遵守合同條款,沒有提供足夠的培訓和支持,沒有及時供應原材料和設備,沒有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沒有有效地宣傳和推廣品牌。Mixue越南方面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加盟店老板的困難和訴求。如果Mixue越南方面不改變態度和政策,他們將采取更激烈的行動,甚至考慮解除合同和起訴MiXUE。”
此外,蜜雪冰城海外的店鋪選擇基本都是發達城市的CBD,如日本首店定址寸土寸金的表參道,澳洲首店定址悉尼市中心,加盟商房租成本不可謂不高,而總部定價越打越低,想要盈利,只能維持走量。事實上,根據去年3月數據顯示:在越南已經累計有249家門店之時,蜜雪冰城總營收為929.04萬元,凈虧損32.2萬元。
何以至此?
事實上,盡管蜜雪冰城市場份額居第一,但盈利能力反而不高。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茶百道凈利率分別為22%、21.4%、22.8%;而同一時期,蜜雪冰城相關數據分別為17.2%、13.5%與18.5%,前者凈利率明顯相對較高。在低價策略之下,蜜雪冰城必須不斷從生產端源頭壓降成本才能實現盈利。
換言之,低價策略幫助蜜雪冰城擴大了版圖,也讓蜜雪冰城困在盈利的圍城,只能盤剝加盟商。
除了低價帶來的困境,區域保護政策不健全也讓加盟商叫苦不迭。僅在越南河內,蜜雪冰城就有超過700家門店,50米之內就有一家。蜜雪冰城的加盟商不僅要和其他品牌競爭,還要和同一品牌的其他門店競爭,長期而言,這種模式遭到反噬似乎也符合邏輯。比如,2020年的賢合莊火鍋,憑借明星知名度合短視頻的傳播,短短一年開出800家加盟店,某些地方甚至有了四五家賢合莊,而后加盟商沒有利潤開啟大逃殺,賢合莊加盟店已關店一大半。
加盟商的抗議背后,是蜜雪冰城因為毛利率過低引發的利益矛盾,其成長性也遭到資本市場的質疑。另一方面,重質量而非規模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新趨勢,當下資本更傾向于研發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盡管蜜雪冰城擁有極強的規模效應,但通過快速開店,讓眾多經銷商囤貨堆積數據,是否屬于另一種虛假繁榮?就目前而言,蜜雪冰城并不屬于一個合適的、高價值的增長標的。
03
供應鏈管理危機
除了加盟困局,供應鏈管理也是蜜雪冰城出海的一大掣肘。
在國內,蜜雪冰城低價屠殺模式獲得成功,依賴于完善的自控供應鏈和規模化,通過規模使原材料價格一再降低,盡管如此,蜜雪冰城也無法實現品控的健康監管。根據黑貓投訴數據,蜜雪冰城是所有茶飲品牌中被投訴數量最多的一個,達到6439條,是古茗、喜茶、茶百道三家投訴量總和的一倍之多,投訴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問題和服務態度。
據了解,蜜雪冰城也已多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公眾關注。譬如:在今年的315前夕,蜜雪冰城先是被北京消協點名,隨后又被新京報報道江蘇南京兩家門店使用應“廢棄”食材、偷工減料等問題。通過加盟急速擴張裂變,必然導致店鋪管理、質量管控等方面的缺失,終究很難兩全。
國內完善的供應鏈尚難支撐蜜雪冰城龐大的門店規模健康運轉。然而在海外,即使有千家門店在越南的蜜雪冰城,在當地也并沒有設立總部辦公場地及當地管理團隊。原先在國內的供應鏈體系無法完全發揮作用,相當于從零開始,海外各個門店的品控問題也會成為常態,而且隨著海外門店規模的增加,品控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茶飲行業紅海博弈之下,推進IPO尋求資本支持成為了一大趨勢。古茗、滬上阿姨、茶百道一眾茶飲品牌紛紛進行資本動作提速,不斷傳出IPO的消息。而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新茶飲增速增速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為19%左右,新茶飲市場正在經歷階段性放緩。預測未來2~3年,增速將調整為10%到15%。
增量萎縮、加速內卷的趨勢之下,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運營管理和供應鏈體系都更加考驗企業內功,擴張后遭到反噬的案例早已有無數前車之鑒,蜜雪冰城的IPO之路還在繼續,挑戰也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