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騰訊“清倉式”減持,掌趣科技能用AI重獲資本青睞嗎?
今年上半年,游戲板塊一騎絕塵,成為資本市場上最亮眼的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板塊的火熱也讓掌趣科技備受關注,被打到聚光燈下。
身為國內領先的移動終端游戲開發商、發行商和運營商,掌趣科技主要做移動終端游戲、互聯網頁面游戲及其周邊產品的產品開發、代理發行和運營維護,已自主研發和代理發行了200余款游戲產品,全面覆蓋了卡牌、重度ARPG、休閑、競速、射擊、體育、策略塔防等主流游戲類型,成為行業產品門類全的研發、發行商。
8月12日,掌趣科技也交了上半年答卷。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期掌趣科技在營收同比下降超三成的情況下,歸母凈利潤卻同比大漲近四成。對此,掌趣科技解釋稱,“降本增效起到正向效果,以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利息收入同比增長”。
沒有什么能比亮眼的業績更能打動投資者,掌趣科技財報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股價順勢迎來上漲,8月14日報收5.66元/股,漲1.80%,目前市值156億。
值得一提的是,掌趣科技是懂發展的,近期加快推進AI技術應用,主攻“AI+UGC”方向。
從基本面看,借助AI技術,掌趣科技看似未來可期,但騰訊卻清倉式減持,或套現超6億。
掌趣科技為何不遭騰訊待見?
01
成也游戲,敗也游戲
據公開資料顯示,掌趣科技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北京智通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移動游戲起家,2008年以來先后收購了華娛聚友、豐尚佳誠、廣州好運等增值服務提供商,九號科技、大連臥龍、富姆樂等游戲開發商,拓展整合了電信運營商推廣渠道,實現了在手游、頁游開發領域的業務突破及產品品類擴充,后順利于2012年登陸創業板上市,此后還收購了動網先鋒、上游信息、玩蟹科技和天馬時空等多家游戲廠商,進一步擴充游戲業務版圖。
在境內市場,掌趣科技積極進軍小游戲賽道,加快小游戲的研發和推進節奏,預計下半年將陸續有儲備產品計劃上線;在境外市場,掌趣科技聚焦SLG賽道,持續推進SLG游戲產品的研發和運營,轉向更加穩健長效的長線運營模式,上半年實現海外營收2.74億元,占總營收比重59.8%,創歷史新高,《全民奇跡2》、《一拳超人:最強之男》、《拳皇98終極之戰OL》、《奇跡MU:覺醒》、《魔法門之英雄無敵:戰爭紀元》等在海外地區發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截至2023年6月底,掌趣科技運營游戲共計19款,正在研發或調測的SLG產品包括《代號M》、《代號H》和《代號S》。其中,《代號M》作為掌趣科技運營的首款SLG游戲產品,在不斷調測調優的過程中為其在SLG賽道的探索實現經驗積淀和人才歷練,預計下半年將根據《代號M》的調測情況擇期加大投放力度。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移動終端游戲是掌趣科技的“命根子”,但可惜的是,有時也會成為拖累業績的“罪魁禍首”。
2023年上半年,掌趣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58億元,同比下降29.28%,其中移動終端游戲實現收入4.26億元,占比93%,同比下降30.25%,原因系:部分游戲仍在研發或調測中,尚未上線或大規模投放,以及成熟游戲產品收入受產品生命周期影響而下滑。
資料來源:掌趣科技2023年半年度財報。
事實上,這與整個游戲行業大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GPC)與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3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442.63億元,同比下降2.39%。
與此同時,中國游戲企業布局海外市場仍面臨較為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市場競爭,經濟下行使得海外主要市場的游戲用戶消費意愿和能力受到影響,國際沖突、匯率波動和市場競爭也導致海外市場營銷成本明顯升高。中國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繼2022年出現近年來首次下滑后,在2023年上半年繼續出現下滑,同比下降8.72%,下滑幅度明顯。
但好在今年5月以來用戶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的逐步回升,我國游戲產業正逐漸走出低谷,呈現上升態勢。
02
盈利能力保持韌性,但騰訊卻“清倉式”減持
再看盈利能力,2023年上半年掌趣科技實現歸母凈利潤1.55億元,同比大幅上升77.50%。針對增利不增收現象,掌趣科技給出的解釋是,“不斷推動降本增效的正向影響,以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利息收入同比增長。”
資料來源:掌趣科技2023年半年度財報。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今年上半年掌趣科技營業成本0.95億元,同比下降27.23%,主要系游戲項目分成款減少所致;銷售費用同比下降35.46%至0.97億元,主要系市場推廣費減少所致。另外,當期掌趣科技研發投入也大幅下滑,同比下降31.49%至1.44億元,主要系人員同比減少導致的人工成本減少所致。
2023年上半年,掌趣科技實現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0.3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0.34億元;實現利息收入0.56億元,而上年同期0.11億元,均對利潤形成良好支撐。
本以為憑借優異的盈利能力可以得到股東和資本的認可,但換來的是騰訊的清倉式減持。
截至2023年6月底,掌趣科技前十大股東中,劉惠城持股6.23%,姚文彬持股4%,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3.4%,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夏中證動漫游戲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1.61%,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發中證傳媒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68%;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中證動漫游戲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0.47%,陸敏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澳周期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均持股0.46%,趙啟程持股0.42%,吳景珍持股0.41%。
資料來源:Wind官網。
對比2022年底掌趣科技前十大股東明細,彼時騰訊、姚文彬分別持股3.97%、5.02%,短短半年時間騰訊減持到已不再是其前十股東,很可能是清倉,按照目前股價估計,騰訊至少套現6.2億元。
03
布局AI賽道,但仍需警惕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今年以來,討論最多的莫過于“AI淘金熱”的話題,一些人甚至將其與互聯網的早期發展相提并論。美國投行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最新報告中指出,“從過去一個月我們參加的數百次電話會議來看,很明顯,AI主題正在改變企業和消費者未來的格局,并在這種背景下為贏家和輸家創造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支出環境。”
這也意味著,AI有望在未來幾年主導市場。布局AI更是成為行業共識,其中就包括掌趣科技。
在財報中,掌趣科技聲稱,積極擁抱創新,密切關注AI前沿技術發展,并積極探索相關技術的應用場景,今年6月與北京悠米互動娛樂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業務合作,通過整合雙方的核心技術及優勢資源,共同開發“AI游戲創作平臺”,旨在降低開放世界游戲的開發門檻,實現個人及小團隊也可以開發大規模的開放世界游戲,并通過該平臺分享游戲成果,實現“AI+UGC”。
圍繞“AI游戲創作平臺”,7月掌趣科技又與成都潛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達成合作,布局AI產業生態,未來將在AI的技術層、平臺層、應用層持續嘗試探索與布局。
掌趣科技堅信,AIGC等創新技術繼續賦能游戲產業,除了推動游戲行業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之外,還有望將為游戲業務創造更加豐富、智能、創新的游戲體驗,推動游戲創作生態更加繁榮,為游戲行業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但要注意的是,在掌趣科技推進創新的過程中,同樣會存在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的進展不及預期、產品應用效果和商業模式有待市場驗證、未來收益情況和回收周期存在不確定性、市場競爭可能加劇等風險。
AI和UGC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昆侖萬維25年一季度營收17.6億,大幅增長46%,AI業務商業化實現新突破
4月29日,昆侖萬維(300418.SZ)(以下簡稱“公司”)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