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子公司上市首日破發,智能家居攝像機占7成營收
被稱為“小華為”的海康威視旗下子公司螢石網絡12月28日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28.77元/股,早盤平開,但盤中“破發”,一度大跌12.5%報25.16元/股,中一簽人均虧掉1800多元。
招股書顯示,螢石網絡于2015年3月1日成立,并于2021年6月從海康威視中分拆出來,并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6個月,螢石網絡分別實現營收23.54億元、30.68億元、41.98億元和20.54億元。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其中智能家居產品貢獻收入分別為19.87億元、26.48億元、36.61億元和17.66億元,營收占比均在85%左右;物聯網云平臺服務貢獻營收分別為2.6億元、4.15億元、5.38億元和3.01億元,營收占比均未超過15%。
細分來看,在其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的智能家居產品中,智能家居攝像機又貢獻了70%以上的營業收入。招股書援引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螢石智能家居攝像機出貨量約為1800萬臺,占全球市場份額約18%。除了智能家居攝像頭之外,還有智能入戶(如智能貓眼、智能門鎖)、其他智能家居產品(智能控制、智能服務機器人、兒童陪護機器人)及配件等產品,但營收占比均不大。
云平臺服務產品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螢石物聯云平臺共接入IoT設備超過1.82億臺,國內設備接入數達1.34億臺,螢石物聯云平臺用戶數量突破1億名, 月活躍用戶近4000萬名,“螢石云視頻”應用中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超過170萬名。
螢石網絡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受疫情等影響,其2022年業績波動較大,預計2022年營業收入將維持在40.26億元至46.62億元之間,同比增長幅度為-5%至10.00%;歸母凈利潤將維持在2.7億元至3.7億元左右,同比降幅在18%至40%之間。
股權架構來看,截至2022年11月11日,海康威視持有螢石網絡60%的股份,系螢石網絡控股股東。電科集團合計持有海康威視股份40.46%,為海康威視實際控制人,也是螢石網絡實際控制人。截至2022年11月11日,螢石網絡擁有5家控股子公司和7家分公司,其中控股子公司分別為螢石軟件、螢石重慶、螢石美國、螢石香港、螢石歐洲。
另外,從2019年12月31日至今2022年6月30日報告期內,螢石網絡員工總數穩步增加,從1257人增至4057人。其中,研發人員1150名,占員工總數的28.35%,僅次于占比32.7%的生產人員。螢石網絡現有74項授權發明專利及74項軟件著作權,在申請發明專利達到375項。
產品銷售情況來看,螢石網絡智能家居產品收入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其中線下渠道為螢石網絡主要銷售渠道。從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線下銷售渠道分別貢獻營收14.25億元、21.72億元、29.73億元和14.46億元,占比分別為 71.72%、82.03%、81.21% 和 82.33%,比例較高且仍呈現增長態勢。
另據招股書顯示,從2019年度至2022年前6月的報告期內,海康威視及其關聯方均是公司主要客戶,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也一直是螢石網絡前五大客戶。此外,前五大客戶中還包括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等。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貢獻螢石網絡營收分別為5.51億元、9.15億元、14.2億元和6.68億元,占比分別為23.29%、29.73%、33.51%和 31.95%,金額及占比雖呈現上升態勢,但整體并未超過50%,不存在依賴大客戶的情形。
猜你喜歡
海康威視:走出至暗時刻,但正陷于平庸
曾被資本市場譽為“安防茅”的海康威視,雖然已經走出兩年前的至暗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正從之前的靚麗表現,歸于平庸。海康威視子公司上市首日破發,智能家居攝像機占7成營收
被稱為“小華為”的海康威視旗下子公司螢石網絡12月28日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28.77元/股,早盤平開,但盤中“破發”,一度大跌12.5%報25.16元/股,中一簽人均虧掉1800多元。白馬股海康威視的成長煩惱,上半年凈利潤下跌11.14%
曾經的白馬股海康威視,業績正在變得平庸。作為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安防巨頭,在收入增長速度下滑的同時,海康威視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受被美制裁傳聞影響,海康威視盤中跌近8%!馮柳、張坤巨虧
有市場傳聞,美國可能將對海康威視的制裁升級至華為都未曾遭遇的SDN級別,即不僅斷供其原材料,還徹底切斷其它實體與其進行任何商業交易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