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核心技術骨干、CTO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離職
2021年12月,即有傳聞稱寒武紀核心技術骨干、CTO梁軍將有新動態。
新年伊始,這一消息終被證實。1月18日,寒武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梁軍的書面辭職報告。
彼時,寒武紀特意表示,公司擬委派梁軍擔任前瞻芯片技術創新中心首席專家職務,繼續從事技術創新工作。
然而,“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上述挽留并未成功。3月14日晚間,寒武紀發布最新公告稱,公司已于近日為梁軍辦理相關離職手續;離職后,梁軍將不再擔任本公司任何職務。
寒武紀在公告中表示:梁軍的離職,會對公司的研發管理工作產生一定影響。公司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研發體系,形成了專業的研發隊伍,儲備了豐富的專利技術,梁軍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會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截至發稿,寒武紀股價下跌18.38%至66.02元/股,市值為264.62億元。
5年間參與100余項發明專利申請,持有股權市值約4億元
1976年出生的梁軍,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歷,是從業近20年的芯片架構專家。
2000年開始,梁軍以普通工程師的身份進入華為,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技術專家、高級技術專家,先后負責網絡芯片架構設計、手機SoC芯片設計及團隊管理。
在華為工作期間,梁軍曾作為主架構師完成了多款高端復雜SoC芯片的架構設計,累計量產芯片超億顆。
寒武紀成立的第二年即2107年,陳天石就將已在華為奮斗17年的梁軍招至麾下,委以副總經理兼CTO的重任,負責AI芯片的總體技術和產品研發、研發團隊管理。
梁軍在任職期間,為公司產品創新及研發體系搭建發揮了積極作用,參與研究并申請發明專利138項、PCT10項,均為非單一發明人,其中14項發明專利已授權,其余仍處于審查階段。前述知識產權所有權均屬于公司,不存在知識產權的糾紛,其離職不影響公司知識產權的完整性。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寒武紀累計申請的專利為2526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463項。以此計算,5年間,梁軍為寒武紀發明專利的貢獻約為6%。
寒武紀的股權結構圖顯示,上市時,陳天石、中科算源、艾溪合伙為寒武紀前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3%、18%和8.5%。其中,艾溪合伙是寒武紀的員工持股平臺。
根據此前報道,在員工持股平臺中,梁軍持有的份額比例占到18%,按寒武紀最新市值估算可知,梁軍持有的股權市值約為4億元。
寒武紀在公告中提到,梁軍并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股東艾溪合伙的出資額共計5.26415萬元,占艾溪合伙出資額總額的37.60%。根據相關文件約定,梁軍持有的前述出資額應按照實繳成本加算年利率5.00%利息的回購價格進行轉讓,具體以梁軍簽署的轉讓相關文件為準。另外,寒武紀曾授予梁軍10萬股限制性股票。根據相關規定,梁軍離職后已獲授尚未歸屬的限制性股票8萬股,不得歸屬并作廢失效。
核心技術成員減一、CTO空懸,副總經理加二
梁軍正式離任后,寒武紀暫未指定接任CTO的人選。
而自梁軍離職后,寒武紀的核心技術人員也從原先的四人減少為三人,分別為陳天石、劉少禮、劉道福。這三位均為寒武紀創始團隊核心成員,他們“長期從事人工智能和處理器芯片方向的技術工作,帶領公司完成了智能處理器指令集與微架構等一系列自主創新關鍵技術的研發。”
其中,劉少禮帶隊研發終端智能處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劉道福負責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的總體指導。
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發布的“梁軍易職”公告中,寒武紀還同步宣告了陳煜、曾洪博兩人晉升為公司副總經理的消息。
其中,陳煜,浙江大學通信工程本科學歷,曾在多家芯片公司任芯片部總監,2017年加入寒武紀后,歷任芯片部副總監,邊緣產品線負責人;曾洪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機體系結構專業博士學歷,曾供職于IBM中國研究院、微軟、LinkedIn、Airbnb,2018年加入寒武紀后,任云端訓練產品線負責人、分布式軟件部高級總監。
寒武紀在最新公告中稱,寒武紀目前的研發團隊結構依然完整,現有核心技術人員及研發團隊能夠支持公司未來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發工作。
近三年,研發人員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截至公告發布日,寒武紀研發人員為1228名,占總員工人員的比例高達80.37%。
未來,寒武紀將持續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不斷完善研發體系、研發團隊的建設,優化研發人員考核和獎勵機制,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