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10年的復星保德信人壽能否實現盈利?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復星保德信人壽擬增加注冊資本金10億元。而在此之前,復星保德信人壽新董事長賴軍剛剛正式上任。
事實上,在此次增資之前,成立以來復星保德信人壽已經先后進行了4次增資,同時其高管團隊也隨之進行了頻繁的更迭變動。
然而遺憾的是,經營近十年之久的復星保德信,即便擁有著接連不斷的大手筆增資和連年增長的業績,但卻始終仍未能實現盈利,成立至今已虧損近14億元。
而這段時間的換帥、增資動作,能否將復星保德信人壽拉出虧損泥潭、實現扭虧為盈?
增資自救,償付能力接連下滑
1月17日,復星保德信人壽發布注冊資本變更公告,擬將注冊資本由33.621億元增至43.621億元。
具體來看,其中方股東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現金增資5億元,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以現金增資等值為人民幣5億元外幣或人民幣5億元。增資后,雙方股東持股比例不變,均為50%。
目前,復星保德信人壽董事會已一致表決通過這一增資議案,而該注冊資本變更事項尚待銀保監會批準。
對于復星保德信人壽此次增資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多是為滿足監管要求。據了解,無論是此前推出的互聯網人身險新規,還是最近落地的償二代二期工程,無一不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其償付能力報告,2021年三季度末,復星保德信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0.04%,較上季度末下滑10.7個百分點。
然而,這已是復星保德信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下滑的第4個季度。自2020年完成上一輪增資后,其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便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一路從2020年三季度末219.25%下滑至2021年三季度的180.04%。
相較之下,這一數據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1第三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179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0%,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7.3%。
事實上,在此次增資之前,復星保德信人壽已經先后完成了4輪增資。具體來看,在2015至2017年三年中,每年皆進行了一輪增資,分別增資5億元、3億元、13.6億元。第四次是在2020年9月份,增資7億元。
也正是這輪增資,將復星保德信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從161.16%拉回到了219.25%。但隨后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便開始陷入下滑的局面。
隨著其數次增資,復星保德信人壽注冊資本金已經從5億元增加到了33.6億元。本次擬增資10億元,也是復星保德信人壽的第五次增資計劃。
十年未曾盈利,高管頻繁生變
公開資料顯示,復星保德信人壽成立于2012年9月,由復星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聯合發起組建,總部位于上海,注冊資本金為33.621億元,中外雙方股東各持股50%。
即便擁有著實力雄厚的股東背景,復星保德信人壽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甚至自2012年成立至今近十年的時間,始終未擺脫虧損困境。
成立以來,復星保德信人壽保費收入基本保持增長趨勢。據其年報,2013-2019年間,復星保德信人壽保費一路上漲,分別實現保費收入0.16億元、0.42億元、0.57億元、1.16億元、6.62億元、12.6億元、40.65億元。
受疫情等方面影響,2020年其保費收入減少至25.86億元。隨后2021年前三季度,復星保德信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1.88億元。
看似業績不斷增長的背后,其盈利能力卻不甚理想,利潤缺口呈逐漸擴大之勢。2013年-2020年,復星保德信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0.89億元、-1.16億元、-1.13億元、-1.69億元、-1.22億元、-1.11億元、-2.5億元、-2.42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其凈虧損約為8658萬元。
自2012年成立至今,復星保德信人壽始終未能實現扭虧轉盈。加上成立當年0.68億元及2021年前三季度0.87億元的虧損,其成立以來的虧損累計已有13.66億元。
對于這一現象,業內認為,或許與復星保德信人壽過于依賴銀保渠道有關。業內人士指出,銀保渠道高昂的維系成本加上低價值率的產品,并沒有太多盈利空間,同時也更加消耗償付能力,而對中小險企來說,更多的是保費規模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在復星保德信人壽此次增資不久前,2021 年 9 月,保險業老將賴軍出任復星保德信人壽董事長,也是復星保德信第四任董事長。
事實上,在這些年不斷的增資過程中,復星保德信人壽人事變動也更加頻繁。成立至今復星保德信人壽共4次更換總經理、3次變更董事長,其中任期長不過三年,短則不滿一年。
2013年4月份,復星保德信人壽宣布總經理變更為楊永彪,僅8個月后又換成孫建軍,隨后2016年儲良接任,2019年再度變更為陳國平。另外,復星保德信人壽董事長一職也陸續經歷了康嵐、李濤等人,直到數月前賴軍上場。
業內人士指出,董事長總經理的變動,或是其中外雙方股東經營理念分歧所致,而高管團隊的頻繁變更,無疑會對其自身經營管理及發展產生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賴軍已有約20年的保險從業經驗,曾在招商信諾人壽、華泰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任職,現任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中國區總裁,主要負責保德信中國區保險業務。
猜你喜歡
華安財險連續12季評C級,長期盈利臨考,董事長缺位六年
華安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至2024年末已連續12個季度持續處于C類。中銀三星人壽一季度凈利同比降57%,創始股東擬轉讓24%股權,銀保渠道貢獻超八成
中銀三星人壽一季度凈利潤為0.68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59億元下降57%。杜嘉祺回歸,“精英代理”模式能否破解友邦困局
對于這家百年險企而言,能否在守住亞洲基本盤的同時,抓住中國內地市場結構性機會,將是對其戰略韌性的終極考驗。永安財險主業承壓、增長乏力、屢碰“高壓線”,新帥周暉能否力挽狂瀾?
永安財險能否迎來真正的轉機?新總經理履新,能否帶領其走出多年“沉疴”?在市場格局風云變幻、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永安財險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