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電商第一股”布局線下成效幾何?股價暴跌,銷售費用高企
號稱“保險電商第一股”的慧擇保險,年內股價已經跌去了八成。
美東時間9月17日,慧擇保險以2.2美元開盤,隨后小幅微跌,最終收盤價為2.18美元。這一股價較2月19日的13美元已經下跌了83%。今年以來,慧擇保險在2月19日登上股價高峰后,便轉而呈現波動下探趨勢。
顯然,倡導提供“年輕人的第一張長險保單”的慧擇保險,并沒有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迎虧損最高點,二季度凈虧損0.77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于2011年的慧擇保險是一家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它將保險公司的產品搬上了線上,通過撮合消費者、其他平臺等與保險公司的保單交易,實現流量轉化,獲取傭金收益。
作為專注線上的保險中介平臺,慧擇在2020年初赴美上市。但在上市首日,便遭遇新股破發的尷尬。
9月,慧擇保險發布了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二季度慧擇保險主營業務成本1.52億元,同比增長8.5%;毛利6623.4萬元,同比減少約30%;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凈虧損擴大至7717.7萬元,而2020年同期,其虧損僅為372.6萬元。查看其上市來各個季度的利潤變化,今年二季度的虧損幅度達到最高點。
成本支出擴大或是虧損的重要因素。根據二季度數據,慧擇保險的銷售費用支出同比增長61.8%。在二季度的營業費用支出中,銷售費用也占比過半。
慧擇保險表示,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由于人數的增加以及廣告和營銷費用增加,慧擇與擁有大量用戶流量的渠道合作,必然需要向這些渠道支付較高的服務費用,同時為了增加知名度加速獲客而投入大量宣傳費用。
此外,慧擇保險也加大了研發費用的投入。二季度,其研發投入2574.2萬元,同比增長約142%。
不過,對比來看,慧擇保險累計服務的用戶數由一季度末的700萬人增長到了二季度的720萬人。也就是說,重金投入下,二季度的新增用戶約為20萬人。
互聯網保險迎監管,慧擇突圍線下
而監管環境的變化或是慧擇保險股價下跌的重要原因。今年下半年,監管機構相繼出臺了兩份文件,意在整治互聯網保險產品銷售、信息安全等亂象。
今年8月,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銷售誤導、強制搭售、費用虛高、違規經營等問題。
北京銀保監局也隨后發布了整治北京地區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的征求意見稿。對“首月1元""1元升級""免費贈險"等互聯網保險中常用的營銷用語及誘導消費等問題進行整頓。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監管此舉目的主要為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銀保監會對于互聯網保險一直都有相對明確且較為完善的監管框架,并且監管要求向來較為嚴格。該文件主要目的是促進互聯網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而非意在收縮行業長期規模。
慧擇保險作為線上的銷售平臺,也是此次監管約束中的對象之一。根據公開數據,慧擇保險在這段時間的股價跳水明顯。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監管趨嚴,互聯網保險的野蠻生長將告一段落。當線上的流量成本較高時,如何破局成為互聯網保險需要解決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慧擇已悄悄加碼線下。
上個月,慧擇保險與湖北盛世安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盛世安康”)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據悉,慧擇保險擬收購盛世安康的控股股權,預計將在今年年內完成該筆交易。若收購完成,盛世安康將成為慧擇保險的合并附屬公司。這也預示著,線上起家的慧擇保險,將以布局線下的方式突圍。不過,這將在多大程度上拉動增長,還未可知。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