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逆襲”:裝機量反超三元鋰,寧德時代、比亞迪地位生變?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9.5GWh,同比增長161.7%。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1.1GWh,占總產量56.9%,同比增長268.2%;三元電池產量8.4GWh,占總產量42.9%,同比增長91.5%。
據統計,今年前8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為58.1GWh,占總產量的52.1%,而三元電池產量累計53.2GWh,占總產量47.7%。
與此同時,伴隨著產量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在7月就實現了對三元鋰電池的反超。8月數據中,二者的占比差距進一步拉大。數據顯示,8月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7.2GWh,占比57%;三元鋰電池共計裝車5.3GWh,占比跌至43%。
裝機量攀升的背后,是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數量的提升。
AI財經社了解到,在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磷酸鐵鋰電池的配套量占比已經從2019年第一批的7%,提升至2021年第五批的42%。
此前,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初期,磷酸鐵鋰電池由于成本更為低廉,占據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市場,2016年市占率達到64%,而三元鋰電池則因成本較高,占比僅為22%。隨后,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向長續航車型傾斜,擁有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開始受到市場的推崇。
2017年,國內三元鋰電池的占比迅速上升到49%,超過磷酸鐵鋰電池的45%,到了2019年,市場份額被拉大到65%比33%。
然而,在安全性受到質疑的情況下,磷酸鐵鋰電池重回賽道。對于三元鋰電池而言,高活性的正極材料讓其在高溫和碰撞等情況下容易出現自燃危險。而磷酸鐵鋰電池則在安全性上更占據優勢,成本也相對較低。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就正極材料方面,磷酸鐵鋰相比三元電池可以降本65%-72%;縱使考慮無鈷且三元價格大幅下降的極限測算情況,磷酸鐵鋰成本仍顯著優于三元,在正極和電芯方面分別有55%和22%的降本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相比于多年原地踏步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仍在推進,重新進入主流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三元鋰電池是成就寧德時代的主要路線,而比亞迪“刀片電池”基于磷酸鐵鋰。
2020年7月,比亞迪漢正式上市,其中純電版本的“漢”全部標配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續航超過600公里。今年4月,比亞迪宣布旗下全系純電車型都將搭載刀片電池。
2020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宏光MINIEV,磷酸鐵鋰版本僅售價2.88萬元,續航里程120公里。據最新銷售數據顯示,五菱宏光MINIEV8月銷量為3.28萬輛位列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第一位。上市以來銷量突破37萬輛,連續12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此背景下,寧德時代也不得不在磷酸鐵鋰電池上加碼。
2020年10月,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3宣布價格下調2萬元,而價格下調的原因就是將原本LG新能源供應的三元鋰電池換成了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
猜你喜歡
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中國新能源車輛總數突破3000萬大關,駛入高速發展快車道
2024年末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年度新注冊1125萬輛,增幅51.49%。市場快速增長得益于技術突破、基礎設施完善及消費者環保意識提升?,F存相關企業超138.2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余家。連續十年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破1200萬輛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1200萬輛,同比增34%以上,占新車銷量40.9%,出口增6.7%。相關企業超138萬家,2024年新增33.5萬家,近十年注冊量逐年增,約3.54%企業涉司法案件。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穩健增長,年銷量躍升至2289萬輛新高
2024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大增,全年達2289萬輛,增5.5%。自主品牌份額突破60%,新能源銷量飆升41%。汽車相關企業超1538萬家,2024年新增339萬余家,司法案件約占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