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巨人”倒下
昨日晚間,巨人教育在其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巨人學校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并表示,巨人集團已無法完成全部學員退費,剩余課時學員陸可至高思教育、童程童美、核桃編程、溢米輔導等機構繼續上課。
事實上,早在8月11日,巨人教育曾發布《致全體員工的一封函》,信中稱由于新冠疫情、合規治理和業務轉型多方的壓力下,導致經營暫時陷入困境,目前將暫緩一切支出行為、正在與董事會溝通。
而在8月中下旬的一次行業內部的溝通會上,巨人教育向同行教育培訓機構求助。巨人教育相關負責人曾在這次會議上表示,“巨人在過去一直背著的歷史包袱比較重,過去的兩年間整體有所改善,但在目前環境下,自有資金難以支持轉型,于是做了整體停止辦學的決定,先需要處理好原有的教職工和在讀學生的問題,希望同行能夠給予幫助。”
到如今,巨人教育的轟然倒下,不免讓人噓唏,一個27年的教育品牌將要消失在時代中。
“誤入”教育行業,打造大而全模式
1994年,時任重慶交通大學橋梁工程專業教師的尹雄,來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進修。因為自幼喜歡樂器,在北京訪學期間,他同時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與西班牙政府合辦的塞戈維亞吉他中心進修班,該班全國僅有5個名額,學費4000元。
為了籌集學費,尹雄開始做家教式吉他培訓。但是,尹雄很快發現,即使同時找到四份工,一家收30元,短時間內無論如何也賺不到4000塊。一位學員建議他:“您還是搞集中授課式培訓班,這樣來錢快。”
一句建言,成為了巨人教育的開始。尹雄很快招收到了80名學員,每人收取學費60元,掙到了第一筆錢4000塊去學吉他,他開創的北京巨人教育培訓也從開始。
在學費籌夠之后,尹雄一邊在中央音學院進修吉他,一邊勤工儉學辦培訓班,還拉來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同學幫忙,并增加了小提琴、電子琴、圍棋、象棋等其他課程,這就是巨人教育的雛形。
但尹雄的目標不止于此,他希望能夠把巨人辦成“教育百貨大樓”,涵蓋“語、數、外、藝、體”,“琴、書、棋、畫、歌”,一應俱全。
尹雄甚至推出了0~99歲方案,覆蓋了普通人一生絕大多數的教育需求。
到2004年,巨人在北京分校已經由60多個增加到近90個,同期開班超過2500多個,同時開始在上海、南昌、西安、武漢、鄭州、石家莊、杭州辦學,培訓課程也從大眾的英語、作文、華數,到小眾的二胡、古箏、拉丁舞,幾乎包羅了所有的培訓項目。
巨人教育一時風光無兩,但隱患同時也已經埋下。
尹雄對待每個學科負責人充分信任,全權放手,這讓多個學科負責人另起爐灶的成本極低。一方面他們在巨人內部經歷了項目從0到1的歷練,有足夠的經驗;另一方面又掌握巨人豐富的學員和教師資源。這對巨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危險。
2009年,巨人教育原副校長須佶成帶領20多人教研教學團隊出走,創立高思; 2013年10月,北京巨人學校原校長胡迪、小學部原校長孫樹濤、中學部原校長呂飛出走,創辦卓越優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巨人形成同業競爭;2016年,啟迪巨人旗下大語文團隊分裂,原高級副總裁竇昕帶領團隊離職,創立諸葛學堂;2017年,37位巨人名師組團加入樸新教育。
除此之外,“夫妻店”的家族管理模式也一度成為巨人教育發展的桎梏。
2009年,由于內部意見分歧,巨人教育錯失了高端市場,尹雄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我認為必須要建立高端品牌巨人龍,當時商標都注冊了,但太太反對,我們意見不一致。一直到 2013 年的 3 月,我們陸續收購了學縱、生命樹、啟明星之后,才開始做巨人龍。”而那時,高端市場已經有機構提早布局。
而除了業務上的分歧,兩人在資本層面,也意見不合,尹雄希望引進的融資,屢被太太劉翰億否決,而這些融資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多次沖刺上市未果
2006年9月,新東方在紐交所上市,這給了尹雄很大的刺激,他決定加快巨人的發展步伐。次年9月,巨人教育完成了啟明創投和SIG投資的2000萬美元融資。
為了這筆占股20%的融資,尹雄與上述兩機構簽訂了對賭協議。為了完成對賭的利潤要求,尹雄開始了全國范圍內近乎瘋狂的收購,短短一年間,全國范圍內收購了18所學校。
但實際上,被收購的學校有多種方式可以擺脫巨人教育的管控,尤其是“巨人教育”商標被其他公司搶先注冊,這讓巨人教育無法獲得法律認可和幫助,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尹雄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產權申訴案之中,身陷泥淖。
2010年,巨人教育因為融資不到位,錯過上市最佳時機,隨后,中概股因為遭遇渾水等做空機構的連續“狙擊”,一片哀嚎,巨人失去了在美上市的信心。
2013年8月,尹雄引入宜信1.5億人民幣,回購了啟明創投、SIG以及妻子劉翰億持有的股份。這一動作完成后,尹雄持股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妻子也于年底離開了巨人。尹雄決定重整旗鼓,再度尋求上市。
但由于財務面臨較大壓力,加之公司管理仍未理順,巨人再次錯失上市機會。
第二年,巨人教育接受了清華系投資機構啟迪控股的戰略投資。隨后,尹雄把在公司任職多年的兩位哥哥“請出”公司,其他親屬也全部“清退”,巨人教育正式告別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同時,巨人集團裁員20%,高達700人。
到2015年,巨人營收6億元,凈利潤4500萬元,這讓尹雄再次看到了上市的希望。
這次巨人教育瞄準的是A股。彼時,教育概念股在國內正受資本青睞,甚至有人給出了高達150億元的估值,巨人教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獨角獸企業”。
尹雄希望用兩三年時間登陸A股,然而在激烈的同行競爭中,動輒3倍于巨人的薪水挖角,巨人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尹雄的上市夢也隨之破碎,甚至走到了要離開巨人教育的地步。
賣身精銳,改造失敗
2018年8月,巨人教育被剛在美上市不久的精銳教育收購,精銳教育的創始人張熙接任巨人教育的董事長一職,尹雄全面退出。
彼時,張熙提出“巨人三五戰略”,即未來五年,巨人學校將在全國建立500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校區,服務50萬在讀學生,達到50億元收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張熙透露,將投入20億元,其中10億元用于校區擴張和區域并購;5億元用于開拓素質教育;5億元新技術研發。
除此之外,張熙也優化了對巨人原有的業務體系,采用多事業部建制,主推巨人學校、小巨人學校、巨人咔咔龍、巨人1對1四大品牌。
然而,2020年疫情突然爆發,讓一向以地面教育為主的巨人教育受到了重創。從2020年底開始,精銳教育對巨人教育的態度開始有了變化。
2020年12月21日,精銳教育和其他投資方將原來參與投資的巨人教育、天津華英、巨人網校、優畢慧等相關的班課業務重組整合為“新巨人教育”,并邀請有經驗的教育創業團隊與原巨人教育共同組成新的管理團隊。新管理團隊對新巨人進行獨立發展及融資。精銳教育作為原投資者之一并不繼續投資,也不參與實際運營。
這意味著精銳教育正漸漸退出對巨人教育的控制權。
到2021年,隨著相關教育政策的落地,張熙的想法更加直接。8月3日,在一篇名為《從“曲高和寡”,被迫參與“軍備競賽”,回到教育初心》的文章中,張熙表示,對那些學科培訓的班課業務,比如新巨人教育以及其旗下的優畢慧、華英教育等,鼓勵他們按照自己既有品牌及產品優勢,在國家“雙減”政策指導下加快轉型,積極發展。精銳作為股東之一祝福他們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和在新形勢下成功轉型。
面對張熙的表態,以巨人教育董事、CEO羅沫鳴為代表的管理層,并沒有清醒的意識到精銳教育正在拋棄巨人,而是依然期待能夠得到精銳教育的支持。
據媒體透露,8月6日,羅沫鳴在釘釘工作群發表了一段長文,指出“三年來,巨人學校一直由精銳教育負責資金的提供,并作為核心董事參與戰略決策和預算管理”,并表示“我和管理團隊已經第一時間向董事會和精銳教育表達了堅持到底、負責到底的決心。我們認為精銳教育作為有教育情懷的核心股東,不應也不會在巨人學校最難的時候置之不理”。
但現實是羅沫鳴沒有等到精銳教育的援助,而是不得不停發工資。
8月11日,羅沫鳴向公司員工表示,精銳教育決定不再對巨人網校投入資金;目前公司沒有辦法正常發放薪資;公司已經在和北京市教委領導進行溝通,也有機構愿意接一部分校區,愿意給一部分老師和員工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但目前還沒有形成框架性的協議。
最終,巨人教育在《致巨人學員的一封信》中,對學員進行了詳盡的轉手安排,然后,巨人教育將不復存在。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