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貿徹底“退房”:1個月完成百億交易,清退34年地產布局
近日,廈門國貿(600755.SH)發布公告稱,公司就出售國貿地產事項已與公司控股股東廈門國貿控股集團(下稱:國貿控股)完成交割。
截至2021年6月30日,廈門國貿收到國貿控股支付的國貿地產100%股權的第一期轉讓價款(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的51%)、國貿發展51%股權的全部轉讓價款。
根據《資產轉讓協議》的約定,國貿地產100%股權和國貿發展51%股權于2021年6月30日完成交割。
7月20日,廈門國貿收到國貿控股支付的國貿地產100%股權的第二期轉讓價款(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的49%)。
至此,廈門國貿已收到本次出售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全部轉讓價款。
來源:公告截圖
另外,目前國貿地產實際控制人已經由廈門國貿(600755.SH)變更為國貿控股。
在成功轉讓其地產子公司以及孫公司后,廈門國貿去地產化目標已基本完成。
一個月完成百億交易
一個月前,6月11日,廈門國貿就曾發布公告,將出售旗下國貿地產、國貿發展的相關資產。交易完成后,公司基本退出房地產行業。
公告顯示,廈門國貿將其全資子公司廈門啟潤持有的國貿地產100%股權轉讓給其控股股東國貿控股,交易總對價98.28億元。
另外,廈門國貿還將其持有國貿發展51%的股權以5.21億元一并出售給國貿控股,此次涉及到的關聯交易額達103.49億元。
來源:官網
對于其剩余的少數房地產子公司,廈門國貿表示,上述子公司項目大部分已實現銷售,在現有項目開發銷售完成后,公司不會再新增房地產開發項目。
另外,為了解決其剩余資產出售后與控股股東在房地產行業的同業競爭,廈門國貿計劃委托國貿地產對此來進行經營管理。
實際上,早在去年的11月,廈門國貿就宣布將退出房地產業,在《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21 年-2025 年)》中曾表示,公司將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
對于退出房地產行業的原因,廈門國貿表示,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公司房地產業務體量較小,限購、限貸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需求影響較大,為此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因素。
廈門國貿進一步指出,后續將根據新戰略規劃,集中資源投入供應鏈管理與金融服務兩大核心主業,專注核心主業的轉型升級,積極發展健康科技等戰略新興業務。
7月22日,廈門國貿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健康科技是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確立的戰略新興業務,公司在健康科技領域已投資并設立多家公司。其主要業務涉及醫療大數據服務,醫療設備、器械、試劑、耗材等的供應鏈服務。
從宣布退出房地產行業,到執行完畢,廈門國貿的退房行動只用了幾個月,而完成超過百億的交割,廈門國貿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34年地產布局一朝清退
1987年,廈門國貿開始進軍房地產開發業務,由于近些年地產業務不溫不火,在廈門國貿的營收占比并不高。
2020年,廈門國貿房地產經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7.42億元,同比上年增長79.9%;簽約銷售金額為257.5億元,簽約銷售面積101.75萬平方米。另外,新增土地儲備計容建筑面積80.14萬平方米。
來源:雪球
據雪球數據顯示,廈門國貿在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經營以及金融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04.03億元、137.42億元以及69.4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4.11%、3.91%及1.98%。
由此看出,廈門國貿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其主營業務供應鏈管理上,而房地產業務的收入雖然較去年相比呈上漲趨勢,但占總營收的比重并不大。
3月5日,廈門國貿公告稱,2020年末凈資產347.71億元,2021年2月末累計新增借款余額230.52億元,累計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凈資產的66.3%。
廈門國貿表示,新增借款主要是正常運營和日常資金周轉所需產生,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據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廈門國貿短期借款為113.23億元,長期借款為104.7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101.02億元。
廈門國貿在手現金無法覆蓋其短期債務,公司的短期償債壓力較大。再加上,今年借款額度的大幅增長,廈門國貿資金流動性也將受到影響。
央企“退房令”余溫尚存
早在2010年,國資委就發出了“退房令”。
當年,央企一天造出三個“地王”,引發輿論一片嘩然。3月18日,國資委力排眾議拋出“退房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清退房地產業務,只留下16家主業為地產的央企。
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在一次會議上指出:“中央企業的價值不僅僅是賺多少錢,更重要的是要在行業發展、產業發展中起引領和帶動作用。所以,中央企業還是老老實實干你的本行、干實業,不‘東張西望’。畢竟,辛苦錢可靠。”
但是,“退房令”執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央企退出的步調很慢,甚至一度陷入停滯。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被要求“退房”的78家央企,僅有不足20家履約退出。
因此,在2020年的1月,國資委再次重申央企“退房令”,要求各央企嚴抓主業投資,嚴控非主業投資,將精力聚焦到本業上來。不得通過參股等方式,開展負面清單規定的商業地產等項目。
在“退房令”重申后,以國家電網和中航工業為代表,先后有十幾家央企公開稱將全面退出房地產開發行業,并發布了退出房地產的相關通知,廈門國貿也在其中。
來源:官網
據了解,廈門國貿始創于1980年,199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多年來已形成由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經營和金融服務組成的三大核心業務。
經風云地產界查詢,廈門國貿的控股股東國貿控股,直接持股38.77%。國貿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其39.22%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廈門市國資委。
與此同時,央媒也多次發聲催促央企退出房地產,并指出國家持續推進“退房”兩大原因:一是央企跨主業進入房地產,加劇了房地產泡沫風險和金融風險;二是有利于央企集中資金發展高新技術,解決國家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國家持續推進“退房令”,也是我國房地產調控需要。因此,這些央企回歸主業是大勢所趨。
猜你喜歡
近十年首虧、行業一哥寶座不保的碧桂園,“利潤換穩健”惹的禍?
地產行業是否真正迎來筑底,碧桂園又能否成為行業復蘇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最新地產百強報告:凈利潤均值腰斬!A股地產板塊兩年跌3200億
3月16日,《2023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從報告的數據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