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小米,從人才激勵計劃

        礪石商業評論華生2021-07-14 12:17 大公司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小米集團在公眾認知中一直都是一個憑借商業模式創新取勝的企業。其實今天的小米已經遠遠跳出了憑借商業模式取勝的階段,其已經在組織建設與人才激勵等方面展現出了一個世界級企業的格局與底蘊。

        1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商業界有一家公司頗受矚目。

        不過不同于以往的熱點企業多是因企業上市、投資并購或重大產品發布等事件,此次主角企業的關鍵詞卻是“人才激勵”,這家企業正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之一小米集團。

        先是在7月2日,小米集團發布上市公司公告,宣布將向3904名員工授予總計70231664股,折合18.4億港元(約15.3億元)價值的股票,人均約47萬港元(約39萬元)。被授予對象包括小米集團的優秀青年工程師,應屆生和團隊核心崗位的優秀員工,以及年度技術大獎的優秀工程師等。

        其中,受激勵的優秀青年工程師來自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牽頭的人才激勵項目“青年工程師激勵計劃”,他們將獲得總計1604.2萬股的股票,人均獲獎股票價值約60萬港元(約50萬元),超過整體人均39萬元不少。

        首批入選該計劃的有近700人,覆蓋了研發工程師、測試、產品經理、設計師等,來自芯片研發、機器學習與算法、軟硬件開發、云計算、系統架構、圖像處理、材料工藝、操作系統、影像調教、交互設計等眾多前沿崗位,其中最小的入選員工僅有24歲。

        而就在宣布上述人才激勵計劃之后第四天,7月6日,小米集團再次宣布重磅股權激勵計劃,此次股權激勵計劃將面向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者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入選者等122人,總計獎勵1.2億股股票。根據公告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本次激勵價值大約25.6億人民幣,人均獲獎金額超過2000萬元。

        上述兩項股權激勵,累計總價值高達40.9億元,覆蓋人數高達4028人之多,如此大范圍與大力度的股權激勵,在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主要采取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需要員工現金出資才能獲得實股,并且還要承擔因股價波動產生的虧損風險。而小米的這兩項股權激勵,都是公司掏真金白銀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然后直接向員工無償贈送股票,員工既不需要自己出資,便可獲得實股,也無需承擔股價波動帶來的虧損風險,其激勵效果遠超傳統的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等方式。

        小米集團的這種做法既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長期股價的信心,也彰顯了其在人才激勵上的誠意。筆者之前曾見到過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因為股價短期出現下跌,導致員工獲得股票期權成為一張白紙,不僅沒有實現預期的激勵效果,相反還大大挫傷了員工的士氣。筆者建議其他真正想通過股權激勵來鼓舞員工士氣的上市公司,如果條件允許,也都盡量采取類似小米集團的這種方式,多從員工側的角度思考,而非只是從公司側的角度出發。

        2

        在看到小米集團的這兩項股權激勵計劃后,筆者一方面羨慕小米員工有幸處在如此慷慨的一家公司,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商業研究者,筆者更多的是為小米對人才激勵的重視程度而感到敬佩與欣慰。

        熟悉小米發展史的讀者都會了解,小米集團自創建起就是一家非常重視人才建設的公司。當時,雷軍為了實現小米“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分析認為當時硬件做得最好的是摩托羅拉,軟件做得最好的是微軟,互聯網做得最好的是谷歌,所以他便將創始團隊的組建瞄準了這三家公司。

        雷軍在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后,相繼找到了谷歌中國研究院的副院長林斌,谷歌資深工程師洪鋒,前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周光平,微軟資深工程師黃江吉,前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劉德,以及雷軍曾經在金山軟件的老部下黎萬強作為聯合創始人,在不需要這些聯合創始人現金出資的情況下,分配給他們極高比例的股權。這些聯合創始人也都在后來因為雷軍極為慷慨的股權分配,實現了數十億,甚至數百億人民幣的財富回報。

        也正是得益于不吝嗇股權分配而組建起的這支優秀創始人團隊,讓小米不僅在2011年小米1發布時初戰告捷,還讓其在之后面臨魅族、樂視、錘子、360等各種競爭對手時都表現出了巨大的團隊優勢,即使到最后與華為、OPPO與vivo這樣的老牌勁旅競爭時也沒有處于明顯下風。

        在取得早期的成功之后,小米集團并沒有放緩人才建設的步伐,而是圍繞業務需求,又相繼以優厚的條件,吸引到王川、王翔、張峰與盧偉冰等多位核心高管加盟。這些重磅高管的加盟,進一步補足了小米在國際化、硬件供應鏈與線下渠道等多個核心領域的短板,不僅幫助小米成功走出了2015-2016年的業務危機,還幫助小米集團實現了更高階的跨越。

        例如,曾任多看創始人的王川,主導了小米盒子與小米電視的研發,為小米在智能手機產品線之外探索出新的大規模增量業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曾任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的王翔,于2015年出任小米國際業務總裁,為小米的國際化成功做出了重大貢獻;曾擔任南京英華達總經理,之后創建紫米的張峰,于2016正式加入小米,負責供應鏈管理業務,在幫助小米成功解決硬件供應鏈短板上居功至偉;曾任金立集團總裁的盧偉冰,于2019年1月加入小米,先是出任Redmi品牌總經理,后出任小米中國區總裁,是幫助雷軍解放業務管理壓力,實現小米雙品牌戰略落地與線下渠道破局的最關鍵人物。

        除了上述合伙人級別的核心高管,小米在中基層員工與核心技術人才的引入和激勵上也毫不吝嗇。2018年,小米上市前夕就向數千名核心工程技術人才授予了期權激勵。上市后,小米也曾多次授出股份獎勵,僅在2020年就有5次。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10月10日,小米針對579人授予了1067.24萬股,市價2.2億港元的股票。

        2019年,小米集團為了進一步強化技術立業,打造一流的技術團隊和文化,成立了集團技術委員會,并推出了小米集團內部的最高技術大獎“百萬美金技術大獎”。2020年,這一獎項由“小米秒充技術研發團隊”和“MIUI隱私保護能力建設研發團隊”獲得,他們共同瓜分了獎金價值為100萬美元的股票。

        在一批出色的技術員工的支撐下,小米集團也相繼在全面屏、相機、無線快充、一指連與客廳厘米級精準定位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帶來公司產品力的極大躍升,不僅成功幫助公司渡過了2015-2016年的嚴重業務危機,還助力公司在2017年之后重新回到發展的快車道。公開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在2017-2020年走出了一條漂亮的業績增長曲線,分別實現了1146億、1749億、2058億與2459億港幣的營業收入。在靚麗的業績帶動下,小米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大幅好轉,截止最近一個交易日,其市值已經高達6600億港幣。

        3

        很多企業在創業階段非常重視人才,但一旦創業成功后,企業便會由早期參與創業的老人牢牢占據企業要害部門,享受絕大部分的利益分配,從而對新的人才引進與激勵失去熱情,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就出現滯漲,根源就是坐享企業最大紅利的老人不再有進取心,而新進入的員工則因激勵不足而缺乏動力,逐漸導致企業陷入僵化。

        但小米集團非常了不起的是,其在經歷了兩個階段大規模的人才引進與激勵,實現較為穩固的行業地位后,依然沒有喪失業務進取心,而是在小米成立十周年的時間,宣布了“重新創業”的計劃。

        “重新創業”,除了確定新的創業方向,還需要企業核心骨干繼續保持創業者的熱情。而保持員工創業熱情的核心,便是讓當前階段的員工依然能享受到類似創業早期的財富收益。所以,小米在宣布“重新創業”的同時,還宣布了“新十年創業者計劃”,該計劃將選拔上百位認同小米使命、愿景、價值觀,有能力、有潛力、并且在核心崗位有突出戰功的年輕干部,給予類似早期創業者的回報,激勵他們以創業者心態和投入度,和公司共繪未來十年的美好藍圖。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一直堅信,“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持續不斷地發掘、引進和培養人才,組建有能力、有抱負、有沖勁、有擔當的人才梯隊,是小米事業能夠永續發展的根本。”

        而小米集團最近的兩項股權激勵計劃,便是小米集團落地“再次創業”戰略與“新十年創業者計劃”下的一步好棋。其中,針對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者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入選者人均2000萬元,鎖定10年的股票激勵,將很好地凝聚這些核心骨干員工以飽滿的熱情去推進小米集團二次創業的落地。面向較大范圍的青年工程師與應屆畢業生等年輕人的股權激勵計劃,則讓小米鎖定了一批具有較大潛力,在更長周期可以接力公司老員工,去挑戰更大未來的預備軍。

        除了最近的兩項股權激勵計劃,我們還可以預見,小米的人才引進與激勵計劃不會就此止步,勢必還將繼續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進一步提升公司人才密度。而這兩次股權激勵計劃,也很好地讓外界意識到小米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以及在物質激勵上的慷慨程度,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投入到小米集團二次創業的浪潮,這為小米集團新十年戰略的達成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4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小米集團在公眾認知中一直都是一個憑借商業模式創新取勝的企業。其“硬件+軟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思維,至今還讓老百姓津津樂道。

        但在中國其實并不缺乏像小米這樣創業早期依靠商業模式創新而迅速走紅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都無法像之后的小米一樣持續進化,而是迅速沒落,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其實,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是小米集團早期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并非最為關鍵的要素。真正支撐其早期成功以及之后持續迭代進化的是其在組織建設與人才激勵上,展現出的一個世界級企業的格局與底蘊。隨著最近兩項股權激勵計劃的落地,公眾是時候應該重新認識小米集團了,其在組織建設與人才激勵領域的實踐,才是最值得當下創業者去學習借鑒的。

        對于小米集團的未來,筆者仍極為期待。雖然不確定其最終會取得什么樣的成就,但它在戰略上的持續進取,以及在人才上的生生不息,讓筆者確定其在未來勢必還會創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亚洲成在人线av|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