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教你做風險投資
沈南鵬投資理念
1、投資的長期主義
首先,長期主義的另一面是你能抵御短期的誘惑,而人性往往讓你去尋找短期的利益。
今天很多行業很熱,不加選擇進行投資的話,短期也能夠賺錢,那你做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對投資人和企業家都是很重要的選擇。
第二,Intellectual honesty(理智誠實)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到“honesty”,要誠實地去面對自己投資的成敗。
你對已經投資的企業往往會有一種偏愛,有些負面的信息會被忽略,而且往往有些信息和你的感性認知是不一樣的。
作為投資人來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不要忽悠創業者。當忽悠的動作成為一種習慣,到后來就是在忽悠自己了。
另外,投資決策如果能夠按照事實和數據說話,就能夠得出一個更優的分析,這樣的理性分析能夠讓你堅持長期主義。
如果你一直擁有頭部的回報,你能夠讓你的LP對你有高度的信任,才能夠讓你去實踐這樣一種長期主義。
另外,沈南鵬并不認為要通過砸錢的方法去“支持”公司,而應該變成市場上聰明的“錢”,能夠在重要的節點上幫到公司。
2、每個并購后面都有清晰的商業邏輯
每個行業還是有所不同的。
新經濟,尤其是互聯網,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贏家通吃。外賣這個行業可能也就那么兩家,電子商務公司最后能夠生存下來,且非常健康地發展、有比較大體量的,可能也就四五家。
在傳統經濟里,以前這種行業整合、頭部聚集相對來講是比較慢的。其實,社會資源往優勢企業集中可以產生更高的效率。美國、歐洲也一樣,有一些整合不是通過小企業被淘汰,而是通過并購來完成的。
要站在比較長遠的角度,一個更大視野里面,幫助企業家看清整合的優劣點。
二
投資方法
1、投資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首先是對創業者的判斷。
成功的、偉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個鮮活的優秀創業者的面孔。
當一家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巨頭的時候,給出判斷容易。但如何能夠在早期,比如說在種子期和A輪,就判斷出他是下一位王興或者張一鳴,這永遠是一門藝術,很難拿數字去量化。
第二是行業的規模有多大。
成功的企業都非常有“企圖心”,但關鍵是它得在一個“好”的行業里,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應該關注那些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
有些行業是在快速演變中,所以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超前思維。
第三還是商業模式。
有些商業模式天然地容易形成競爭壁壘,很快就把一些后來者擋在外面,從而成功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有些則容易同質化,比如傳統的制造業,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技術壁壘比較低,你能起量我也能起量,最后就變成價格的競爭。
2、如何選擇創業者
優秀的創業者是有很多共通性的。
首先,他們都極其專注、極其的市場化驅動,從聚焦某一個產品,到發展到相當規模后延展邊界。
其次,他們都是長期主義的實踐者,非常有進取心、企圖心。
第三,他們將尊重商業規則放至首位,同時從某種程度上又改寫或重塑了很多行業的商業規則,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
最后,他們都有國際視野,會用全球的規則、全球的趨勢來思考他當下的生意。
在投資界,沈南鵬無疑是個傳奇。
好的投資人不僅僅為了給LP創造價值,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夠與最好的創業者攜手,不斷幫他們開疆拓土,成就偉大的企業。
對創業者有什么要求?
首先是要尊重商業規則,這是沈南鵬投資創業者最基本的底線,不能想著在哪打擦邊球。
另外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是看創業者是不是短期行為。
現在融資比10年、15年以前容易得多,有些創業者感覺做一個企業很快可以賣掉或者上市套現,帶來很大的財富上的回報。
所以要看他做企業的目的是什么,每個創業者在這一點上態度還真的不一樣。
有人說紅杉資本有一個理念叫投資賽道而非賽手,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誤區。紅杉是既關注賽道也關注賽手,而且賽手應該放在第一位。因為再好的賽道,如果賽手不行,即便有過短暫的領先,也很難長期持續。
紅杉投資過一些創業者,在投資他的那一刻他要做什么還沒有定案,他能給你勾畫一個大致的產業方向,具體的產品服務還沒有想清楚。但只要認可他的價值觀、能力、以前的業績,不那么在乎他具體走上哪一條細分的賽道。而通常他會在我們投資一段時間后,揣摩出來哪一個是最合適的賽道。
三
關于紅杉中國
1、全站式投資模式
紅杉有種子基金,有風投基金,有成長期投資,有并購投資,一直到一級半、二級市場。全站式打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協同效應。
在分析一家成長期的公司、一家已經在行業里面領先的公司時,容易看到它靜態的成功。
但如果你對前沿科技有更多的了解,通過種子期的工作,你會發現那個行業有一些新的技術正在醞釀,它可以幫助我們對成熟企業的前景有更好的判斷。
全站式的投資,就是有不同的產品聚焦同時又能夠協同好,這樣投資機構就會非常強大。
我們從十年前開始走全站式投資這條路,到今天產品線已經比較豐富了。
每一個投資都有相應的產品經理,去揣摩產品怎么才能有競爭力,符合用戶需求。比如早期投資的產品經理得想怎么能夠給那些年輕的創業者賦能,幫助他們快速啟動。
2、紅杉看新經濟發展趨勢
新冠疫情給經濟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展現了新經濟強大的生命力。
新經濟有兩個重要的領域:
一個是信息科技,一個是醫療健康,它們展現了比較好的韌性。
信息化可能是中國最大的行業趨勢,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意識到需要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來更好地服務客戶,從電商到社交網絡到為企業賦能的SaaS(軟件服務)公司,都會是得益者。
醫療健康領域,一是這個行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從技術轉為應用的新突破,比如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給惡性疾病的治療帶來的全新解決方案。
二是中國的醫療健康領域到了人才開始產生聚集效應的時候,大量跨國公司、中國本土企業里面有多年經驗豐富的高管,成為創業企業的領軍者。
三是政策上在鼓勵創新,包括醫療IT、藥品和醫療儀器的創新,各類綠色通道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力量。
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今天的醫療健康行業有點像20年前的PC互聯網,有一批優秀企業在不同的垂直領域里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