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流深,行穩致遠-恒信華業新一輪10億規模VC基金募集完成
1月11日,恒信華業宣布完成新一輪VC基金募集,規模增長10.7億元。這一成立于2017年的新銳投資機構,在一級市場寒冬中逆勢崛起,管理資產規模超過30億元。
據了解,恒信華業新募集基金全面實現了LP的機構化,獲得了地方政府金控、專業母基金、產業龍頭等機構投資人的出資,并且老LP的復投率超過了60%。
基金得到了蘇州多家知名資本的認可,包括蘇州吳中金控、蘇州基金、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等。蘇州具備良好的產業土壤、優勢的產業政策,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為基金及優質項目的落地提供了諸多幫助。同時,上市公司武漢凡谷、福日電子等成為基金的核心產業投資人,將在產業鏈接、項目協同等各方面與基金展開深度合作。而依托成都天府國際基金小鎮的專業母基金萬創華匯,也將攜豐富的資本與項目集群資源,與基金建立緊密互動。
在中小機構和新機構在募資市場上普遍遇到“瓶頸”的大環境下,機構投資人對恒信華業的認可尤為難得。剖析關鍵因素,恒信華業堅持“做聚焦于ICT(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的戰略投資機構”的定位,幫助被投企業創造價值,從而打造出了自身獨特的競爭力。
恒信華業負責人向我們表示,公司從設立之初起就深耕ICT主航道,基于對產業鏈的深入研究,前瞻性、系統性地挖掘投資機會;同時,公司始終將組織能力的建設作為關鍵抓手,下大力氣搭建了一支“懂產業、懂金融”的高素質團隊,來幫助和支持項目發展,從而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成績。
成立短短三年多以來,恒信華業的VC業務已經累計投資近30家企業,其中兩家企業成功實現IPO,一家企業并購退出,一期基金IRR達78.4%。戰略投資業務方面,2018年底,恒信華業成為通信器件龍頭企業--上市公司武漢凡谷的第二大股東,賬面回報最高超過5倍,投資人已全部收回投資本金。
2021年開年,恒信華業完成最新一筆戰略投資。1月3日,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引入恒信華業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將依托恒信華業在ICT領域的豐富投資經驗和產業資源,結合上市公司在新材料產業的長期積累,在5G通信、新型消費終端、智能汽車、半導體等行業的上游材料領域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
扎根產業 前瞻性地發現價值
恒信華業自成立起就明確以ICT產業為投資主軸,重點關注通信、電子、計算機、半導體、新材料等領域。
產業聚焦、前瞻布局,是恒信華業能夠在募資寒冬中突圍的關鍵之一。在5G爆發前夜,恒信華業搶先一步布局產業鏈機會,對射頻等核心器件進行重點投資。在中美科技戰伊始,就重倉“國產化替代”這一主線,在芯片設計、先進制程、精密設備、高端材料等領域均有斬獲。在恒信華業的投資組合中,有一大批像思瑞浦、納芯微電子、比亞迪半導體、銳石創芯、敏芯半導體、凱格精機、蘇州晶湛、聚嘉新材等硬科技領域的細分行業龍頭。
恒信華業認為“投資要打伏擊戰而非遭遇戰”,要求團隊自上而下做全面的產業研究,梳理行業發展邏輯,構建“作戰地圖”,通過敏銳的感知和預測行業的重大變化,從中去主動發掘投資機會。團隊平均每年看三四百個項目,最終僅會遴選2-3%的項目進行投資。
戰略投資 打造VC/PE 2.0模式
在底層邏輯上,恒信華業嘗試跳出傳統的財務投資人的模式,提出了“戰略投資機構”的定位,以幫助被投項目共同創造價值,作為業務的出發點。同時,不以投資階段而是以產業來定義自己,是一家ICT產業的全生命周期投資者。
從成立之初起,恒信華業就在踐行這一理念,2018年底,戰略投資武漢凡谷,即是典型案例。當時,恒信華業在系統性的尋找5G產業鏈的投資機會,發現一二級市場的估值存在明顯倒掛,投資窗口非常好,于是篩選出一批目標公司,一家家接觸尋求戰略投資的機會,順藤摸瓜找到了國內移動通信射頻器件龍頭武漢凡谷。
對于一家成立不過一年時間的新機構,斥資近5億元投資一家當時處于產業周期下行階段的上市公司,需要對行業未來趨勢的精準判斷和在大機會前敢于出手的決策力,不言而喻,這一筆投資的成敗很可能直接決定恒信華業的命運。
團隊經過反復討論和論證,認為武漢凡谷的行業地位,疊加產業和金融市場周期即將到來的拐點,這筆投資的風險可控,回報預期則很高。同時,團隊能夠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協同武漢凡谷一起提升治理和經營水平,釋放更大的潛能,這是一個“雙擊”:“如果說能挖掘出相對便宜的資產,會獲得β收益,如果幫助上市公司做好管理再造,會獲得α收益,這兩者加在一塊的話,就會有很好的回報。”
恒信華業入股后,積極為武漢凡谷招徠一批管理人才,提升組織能力;與管理層討論公司的戰略規劃,提出“必須抓住5G帶來的戰略機遇”,積極主動發現客戶需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敏捷的供應鏈和高質量的交付體系,努力追上關鍵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凡谷在2018年底從原團隊中抽調核心成員成立5G小組,戰略性加大5G研發投入,進入2019年,果然在5G浪潮中趁勢而起,取得了營收、利潤的爆發式增長,股價也一飛沖天。
組織再造 把能力建在組織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恒信華業對組織建設極為重視,提出“把能力建在組織上”,而不僅僅是依賴少數的合伙人。
在早期,恒信華業重點打造投資團隊,強調產業背景與金融視野的結合,團隊成員既有來自華為、中興、騰訊、美的等產業龍頭,也有來自中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骨干。通過VC業務和戰略投資雙輪驅動,在實戰中培養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得力干將。
在規模迅速擴張后,2020年恒信華業開始管理變革,下大力氣打造“支撐平臺”,持續加大對人力資源、市場、運營、財經等部門的投入,使得公司能力更為均衡。
作為組織建設的一部分,恒信華業非常重視價值分配,通過系統性搭建包括短、中、長期激勵在內的價值分配體系,不斷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團隊士氣高昂,合理的價值分配又正向刺激了價值創造的過程,形成了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興證全球換帥,引發興業系萬億金融帝國的戰略深水區博弈?
這一人事變動不僅是“興業系”金融版圖內部治理調整的縮影,更折射出這家深耕福建30余年的金融集團在行業變局中的戰略抉擇。信達澳亞馮明遠基金規模遭腰斬,高位持有贛鋒鋰業被質疑
信達澳亞基金業績“滑鐵盧”直接拖累了母公司信達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導致該板塊收入同比下降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