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沒實現的事,康佳是如何完成的?
康佳“打響了第一槍”
近日,康佳發布了全球首款Micro LED智能手表APHAEA Watch。這“搶”在了蘋果的前面。盡管兩年前就傳言蘋果今年要在Apple Watch上采用Micro LED面板,但實際上這一目標未能實現,導入時間已經推遲到了2023年以后。
康佳率先發布基于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智能穿戴設備,這在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看來,意義重大。
“前幾代技術我們是跟著人家走,但是這個技術我們有可能成為引領者。”在12月18日的重慶Micro LED產業創新論壇,梁新清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全球顯示產業發展至今LCD、OLED相繼成熟,顯示技術升級是必然規律。
從技術格局來看,LCD和OLED目前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而集“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色彩飽和度,響應快、壽命長等優點”于一身的Micro LED,則代表著產業未來,也被認為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預計到2025年Micro LED市場規模將達到65億美元。參與者們的知名度也說明了它的重要性——除了國內的康佳、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三星、蘋果也都是積極的布局者。
深受iPhone“綠屏門”困擾的蘋果,要想徹底擺脫OLED技術的局限,大概也只能押注新一代顯示技術了。OLED泛綠是天然的技術缺陷。三星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的地位無人超越,但其并未放松對Micro LED技術的研發,因為后者對前者而言可能意味著巨大的威脅。業內判斷,Micro LED技術有可能在智能手機市場逐漸取代當前的OLED。
但目前來說,Micro LED技術雖好,但商業化尚需時間。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魯瑾表示,當然Micro LED的市場價格還是比較貴的,降低量產化成本,需要一項項技術的突破、提升,包括芯片的外延、驅動、巨量轉移等,也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只有這樣,Micro LED才能“從而走入千家萬戶,走入正常商業化應用”。
據AI財經社了解,Micro LED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題是“巨量轉移”。由于Micro LED是LED微縮化和矩陣化的技術,由每個單元小于50微米的像素單獨驅動發光,這決定著一塊屏幕上的LED晶體顆粒數量無比龐大。一個小尺寸的手機屏幕上就可能需要數百萬顆晶體顆粒。由此,把這些海量的微小顆粒精確轉移到玻璃基板上是一項高難度工程,也是行業難題。
這也是造成Micro LED成本居高難下的重要原因。而面板尺寸越大,相應的成本也意味著越高。這可能也是為什么康佳選擇推出Micro LED智能手表而不是其他的大型智能消費類終端設備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此,梁新清表示:“對于Micro LED產業化來說,準確的細分市場定位就變得尤為重要。”
康佳自2018年轉型,持續Micro LED產業探索。康佳集團副總裁、康佳研究院董事長李宏韜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一直在做顯示終端,從液晶時代、CRT時代到LED時代,在這些技術的應用上我們有非常多的經驗。現在從終端往上游走,我們知道如何發揮這些技術的優勢和劣勢,如何實現產業化,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特點。”
從應用端、市場端往核心技術走,找到技術真正在市場上的競爭性和賣點,依此推動該技術的產業化。以此為思路,康佳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產品矩陣。
2019年10月31日,康佳率先發布118英寸、236英寸Micro LED電視產品“未來屏Smart Wall系列”。基于該系列產品,康佳近期為重慶市璧山區長直播帶貨、音樂盛典咪咕匯等大型活動提供了大屏云互動、高清解決方案。
此外,與APHAEA Watch智能手表一同發布的還包括,P0.12 AM-LTPS Micro LED微晶屏、玻璃基P0.375 Micro LED顯示屏、P1.2 Micro LED動態柔性顯示屏,以及P0.9、P0.49 Micro LED小間距顯示屏等多款顯示屏。其中,P0.12微晶屏芯片小于30微米,是業界領先的主動式微晶屏。這塊屏幕采用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自主HMT技術,該技術可以實現千億級轉換效率的巨量轉移,是真正對“卡脖子”技術的研究突破。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其中第一條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作為一個新進者,我們定位不是產能而是核心技術,抓住這個行業里最核心的技術,從芯片到巨量、顯示、終端,然后再實現產業化。”李宏韜說。
全產業鏈布局
顯示行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前沿的技術都會有風險和不確定性。對于Micro LED來說,投入小就沒效果;但剛入局就巨資投入,也可能會導致致命風險。
李宏韜將康佳目前在Micro LED的戰略路線歸結為“雙輪驅動”。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并行。“我們的Micro LED技術在持續獲得突破且實現技術轉化,Mini LED技術已落地到市場化的產品中,把市場化已經成熟的繼續發展得更好,技術還沒有解決的要繼續研發。”
康佳集團聯席副總裁、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常東稱,2020年Mini LED迎來規模商業化元年,成為LED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2021年全球Mini LED TV市場規模將達到400萬臺。”他表示,今年康佳已推出75英寸的Mini LED 8K電視普及型產品,考慮彩電的大板化進程,康佳將持續完善Mini LED超大板電視布局。這也是康佳電子科技戰略1+3+N,其中的重要產品線。
Mini LED作為Micro LED的前哨站,是市場走向Micro LED的“過渡性產品”。它相較Micro LED,晶粒尺寸更大,約在100微米以上。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魯瑾認為,相關企業基本上都是“先用能夠量產化的Mini LED先搶占市場,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Micro LED再不斷發力”。
事實上,Micro LED要實現商用化,需要全產業鏈上下游,材料、設備、面板企業和做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共同創新協作,共同做技術突破,才能真正實現。
進而,中國LED應用協會秘書長洪震表示,國內Micro LED顯示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骨干企業的有效引領。“康佳作為一個品牌企業率先在這方面布局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他看來,現在Micro LED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工程問題,經過這么多年的實踐,感覺這個工程問題只要努力,棄而不舍地做,是能解決的,而且“能在中國解決”。
康佳是目前國內Micro LED全產業鏈布局最早、最全面、規模最大的家電企業。其2019年9月成立了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定位為第三代及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的開發和量產平臺。經過一年多的投入和實踐,康佳目前在Micro LED領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核心專利、核心技術、核心裝備和行業話語權。據了解,康佳光電研究院已完成專利申請695件,其中9項軟件著作權,128項國際PCT專利提案,73項美國提案。
2018年,在康佳38周年戰略發布會上正式宣布進軍半導體芯片行業,當時周彬立志“要用5-10年時間,躋身國際優秀半導體公司行列”,至今只用了2年多,成果已經開始顯現。今年8月31日,總投入50億元的一期工程投產,也是全球第一條Micro LED全制程研發、小批量生產線,用于開展Micro LED顯示技術研發、設備生產和銷售。
在第二個年頭,康佳的Micro LED戰略已經開始往量產發展。
康佳的目標不僅是Micro LED的技術研發和積累,瞄準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布局,包括除背板制造外的外延、芯片、背板設計、巨轉、終端系統整合及銷售平臺。機遇與挑戰并存,康佳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但更大的挑戰依舊在前面。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