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蘋果“真香定律”上,又一國產芯片公司成功上市
又一家被蘋果真相定律造富的芯片公司上市了。
近日,國內智能音頻SoC芯片設計公司恒玄科技正式掛牌科創板,發行價為162.07元/股,截至12月18日收盤,報372.25元/股,總市值達到446.7億元。
踩中蘋果無線耳機的風口
2015年恒玄科技創立的時候,這家主要從事智能音頻 SoC芯片(系統級芯片)
研發、設計與銷售的公司大概沒想到,他們會在一年后踩中蘋果無線耳機的風口。
2016年蘋果發布了首款藍牙耳機AirPods,成為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無線立體聲)智能耳機技術的引領者。
TWS耳機沒有傳統耳機線,左右兩個耳塞通過藍牙技術與手機相連,組成一個立體聲系統。當時這個1288元的小盒子受到了不少的質疑和嘲笑,價格貴是一方面,因為沒線,AirPods主要被吐槽太容易丟。
但所有人都逃不過蘋果的“真香”定律,很快輕巧便攜的AirPods就成為整個耳機市場追隨的對象。
TWS 耳機的核心是智能藍牙音頻SoC芯片,承擔著無線連接、音頻處理和其他輔助功能。摘下耳機,音樂停止播放,戴上耳機,音樂恢復播放。蘋果正是憑借自研的W1和H1芯片,使得AirPods整個體驗過程一氣呵成。
恒玄科技的高管都是扎根行業半導體多年的老兵,對市場很敏感。當時,公司現任副董事長趙國光看到了高端耳機的商機,他認為有源降噪和無線藍牙會是耳機的兩大前景,如果通過高度集成、高性能的芯片,就能把兩三千塊錢的耳機價格降至兩三百塊左右。
2017年,公司順勢推出了BES2000 系列芯片,被華為采用。2018年,恒玄推出了BES2300系列智能藍牙音頻芯片,成功打入了高端TWS耳機市場。
AirPods的出現帶動了整個TWS耳機市場的快速增長。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數據,2016 年全球TWS 耳機出貨量僅為918萬副,2018 年就達到4600萬副,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24%。預計2020 年 TWS 耳機出貨量將躍升至2.3 億副,全球TWS 耳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70億美金。
過去,做芯片一直被認為是賺錢慢的苦活,但得益于蘋果掀起的無線耳機大潮,恒玄科技在成立的第三年就實現盈利。2019年,恒玄的銷售規模較上一年增長96.65%,達到6.4億元。
除了被華為、三星、OPPO、小米等主流安卓手機品牌認可,隨著互聯網巨頭加速布局語音入口,恒玄的產品也被谷歌、阿里及百度的智能語音終端采用。
招股書披露,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9億元,同比增長40.41%;實現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5.39%。但恒玄在風險提示中也說到,目前符合公司技術要求和供貨量的晶圓制造廠只有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如今全球成熟制程產能嚴重緊缺,也可能對公司的出貨和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
緊跟“真香定律”
像恒玄科技這樣,雖然沒有進入蘋果產業鏈,但是踩中蘋果風口的國內芯片公司還有匯頂科技。
2005年,匯頂科技開始研發電容觸控技術,沒想到,2007年蘋果正式發布iPhone,采用的是觸控技術。觸摸屏自此成為手機“標配”,電容傳感器成為了觸控識別的重要技術路線。 隨著國內手機品牌紛紛打造觸摸屏手機,匯頂科技的電容觸控芯片也大批量出貨。
2013年,蘋果公司又一次給智能手機行業帶來驚喜——iPhone 5S率先應用指紋識別技術。已經嘗到甜頭的匯頂科技,趕緊抓住這一風向標,開始研發和生產指紋識別芯片,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期,2016年,匯頂科技登陸上交所。
早在2017年11月,匯頂科技股價就曾經飆至132.24元,2017年iPhone X發布后,蘋果取消了沿用多年的指紋識別,換成了面部識別。這讓一直做指紋識別的匯頂科技很是尷尬,直接導致公司股價暴跌,2018年6月匯頂科技股價跌至61.45元低點,股價直接腰斬。
2018年隨著手機出貨量減少,指紋芯片市場也放慢了增長,匯頂科技的年報也披露,當年公司營業收入37.21億元,同比增長僅1.08%。
2019年,國產手機企業紛紛采用匯頂科技的屏下指紋技術,公司一躍成為A股第一家市值千億芯片公司后。但由于大基金減持、2020年眾多優質芯片股排隊上市等原因,如今匯頂科技的市值回落到705.3億元。
2020年半年報披露,匯頂科技歸母凈利潤5.97億元,同比減少41.26%。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在業績溝通會上解釋,這和公司重金投入研發相關。公司主推應用于5G高端旗艦機型的超薄屏下光學指紋方案已經出貨超過千萬片,但碰上疫情,這類高端產品推廣還需要時間。主業觸及到天花板后,匯頂科技目前也在尋找多元化道路,在物聯網和汽車領域提供更多的應用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踩中蘋果的風口只是第一步,在變幻莫測的消費電子市場,如何持續發力是公司后續要一直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