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全美1/4的鞋,今家中起火意外離世,他被稱“楊致遠第二”
11月27日晚,美國鞋類電商Zappos的創始人謝家華(Tony Hsieh),因家中起火意外辭世,享年47歲。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有家人陪伴在他周圍。
他創辦的DTP公司在聲明中說:“托尼的善良和慷慨感動了他周圍的每個人,永遠照亮了世界。傳遞快樂一直是他的口訣,所以我們愿你加入共同慶祝他所走過一生的行列,而不是哀悼他的離去。”
謝家華的名字,雖然對許多中國年輕人還比較陌生,但在美國家喻戶曉。他于1999年創辦Zappos,至今成為全球最大的鞋類電商,銷售額一度占到全美鞋類的1/4。因為傳奇的經歷,謝家華受到《商業周刊》和《金融時報》等媒體的追捧,人們稱Zappos為“賣鞋的亞馬遜”,稱謝家華為“楊致遠第二”。
更可貴的是,坐擁大量財富的他,始終堅持將快樂帶進工作場所。他將Zappos變成一個試驗場,用來嘗試新奇的企業文化和生產力理論,其中許多都在多年后被奉為圭臬。這讓謝家華的一生,在勞資沖突愈發激烈的當今世界,更值得人們追憶。
“裝在鞋盒里的快樂”
謝家華是第二代美國華裔,1973年出生在伊利諾伊州,并在加州的陽光里長大。他在童年就向往經商,辦過刊物、賣過舊貨,還打算開一個蚯蚓養殖場。高中畢業后,他考入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19歲就拿到畢業證。
21歲時,他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打過工,但是不甘為人下,以2萬美元為基礎創立了LinkExchange。這是一家以廣告交換(撮合網站互相刊登廣告)為主營業務的公司。1997年,紅杉資本注資300萬美元,并與謝家華結緣。公司業務迅速發展,1998年,微軟以2.65億美元“天價”收購了LinkExchange,讓24歲的謝家華實現了財富自由。
此后,謝家華和大學同學、家庭同樣來自臺灣的林君一起,創辦了風險投資公司”冒險青蛙”,為初創企業提供啟動資本。謝家華說:“要成為一家成功的創投公司,就要像青蛙一樣有活力!”
1999年,謝家華認識了尼克·斯威姆,對方當時剛建了一個名為ShoeSite的賣鞋網站。當時謝家華認為,鞋子只有去店里試穿才有購買欲望,但斯威姆卻告訴他,在全美400億美元鞋類銷售額里,有至少20億美元是通過郵購銷售的。
謝家華決定注資,并將名字改為Zappos,取意西班牙語鞋子(Zapatos)。第二年,謝家華擔任Zappos CEO,開始了他事業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有人評價過謝家華:“善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在eBay剛創立不久的時代,謝家華發明了電商賣鞋的方法論,很多沿用至今:
這些極其照顧客戶體驗的策略,讓Zappos風行全美,收入在2001年翻了5倍,此后每年翻番。2004年,紅杉資本再次注資Zappos1000萬美元,也是在這一年,Zappos成為全美最大的鞋類經銷商。有顧客形容,收到鞋就像“裝在盒子里的快樂”。
讓Zappos聲名遠揚的,還有“快樂優先”的員工政策。謝家華規定:每一名公司員工入職后,要先去做4周的客服中心接線員,然后去倉儲中心工作一周。如果試用期過后,員工覺得不想繼續這份工作,可以選擇離職,公司會在薪水外再額外付2000美元。至于入職的員工,謝家華則盡量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為他們購買全額醫療保險,制定職業發展規劃。
后來謝家華在回憶錄里解釋說:“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我們就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服務換來更忠誠的客戶,為我們節省市場開支,獲得長期利潤,以及更快速的成長。”后來,Zappos的做法成為很多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案例,火爆程度不亞于華為書籍在中國。
說服貝索斯的人
2005年,Zappos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拜訪了公司。當時公司的年銷售額是3.7億美元,已經接近盈虧平衡。謝家華期待,它能在2010年達到10億美元銷售額,并公開上市。
謝家華告訴貝索斯:“不管你們出多少錢,我們都不賣。”他解釋說,如果賣掉公司,Zappos引以為豪的品牌和文化一定蕩然無存。
但市場正在悄悄起變化。2008年,Zappos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銷售額,卻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機。謝家華回憶說,當時公司需要1億美元周轉資金,但他們貸款的銀行要求,除非Zappos每月達到一定銷售額和利潤,否則就拒絕貸款。而能提供上億美元貸款的銀行也越來越少。
更致命的是,銀行提供的貸款數額是基于Zappos公司庫存的,這樣如果公司破產,銀行能拍賣庫存收回現金。但由于經濟危機,庫存商品在貶值。盡管Zappos的銷售業績依然健康,但仍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至于紅杉資本這些投資方,他們希望盡快得到實質回報。謝家華擔心,如果經濟繼續惡化,董事會會炒掉自己,另聘CEO。他決定回購董事會股權。正在四處尋找資金的時候,亞馬遜再次登門了。
這一次,亞馬遜答應謝家華,允許公司獨立運營。謝家華飛到西雅圖,去給杰夫·貝索斯解釋公司文化,這一套“幸福理論”是善用高壓管理的貝索斯完全陌生的。
在演示幻燈片的時候,貝索斯突然說:“你知道嗎,人們很不擅于預測什么讓他們快樂。”而謝家華正在切換幻燈片,順勢回應道:“看上去你很擅長預測下一張幻燈片是什么樣子。”他感到兩人開始互相理解,相信亞馬遜會保留Zappos的文化。
但謝家華強調,自己并不是“賣掉公司”,而是與亞馬遜聯姻,“就像夫婦兩人將銀行存款放到同一個賬戶上。”他提議與亞馬遜換股,獲得了1000萬股亞馬遜股票,價值大約12億美元。那是2009年6月,到今天,亞馬遜的股價又漲了40倍之多。
交易獲得批準后,謝家華回到公司,開始向高管解釋自己的決定。他感到所有人都在盯著他,以為他會套現離開這家公司。但謝家華堅稱:“一切都不會改變,Zappos的文化還會繼續成長,只是多了亞馬遜的資源。”
他確實沒有撒謊,亞馬遜一度在派送中心施行Zappos的政策,即向主動離職的員工派發2000美元。而Zappos也保持相對獨立的發展,至今仍是全球最大鞋類電商。
開啟一個又一個試驗田的人
謝家華故事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深信公司文化的價值。在2008年公司財務備受挑戰的時刻,他仍沒有放棄管理方式。他回憶說:“一些董事將我們的公司文化看做我的一個社會試驗,這我并不同意。我認為擁有正確的文化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事情。”
謝家華的旅程遠沒有結束。2012年,謝家華決定投資3.5億美元,對拉斯維加斯進行改造,將賭城變成“創業之都”。他稱之為“Downtown Project”(市中心計劃)。其中2億美元用于收購土地和建筑,1億美元用于投資創新企業,5000萬美元用于投資教育。他希望,成千上萬的創業者會因為他的吸引力,來到這里創業。
謝家華說:“我們的計劃是,把許多不同背景的人匯集到一個相對較小的地方,一起工作,一起分享。這樣上演偉大奇跡的概率,就會大一些。”
對于這位巨富的新嘗試,外界則饒有興致地觀望著。謝家華最初是在反思公司經營,他告訴媒體,“拉斯維加斯這座城市是一家初創公司”、“這有點嚇人,但只有像Zappos這樣的公司才敢嘗試這種規模的事情。”
除了創業這個事情,他也開始關注人們生活的家園。他堅信,全球有75%的人口會將城市作為“家”,因此,“如果你能修整城市,那么就能在某種程度上修整世界”。拉斯維加斯是一個產業高度集中的城市,游客只聚集在恢弘盛大的“金字塔”、“巴黎”酒店周圍,從不注意到市中心附近聚集了上千名流浪者的“流浪漢走廊”。而謝家宏說,“我感興趣的不只是錢。”
他告訴團隊成員杰克·布朗斯特恩:“世界上每家工廠都在竭力最大化ROI(投資回報率),而我們正在竭力最大化ROC。”對方問:“什么是ROC?”謝家華說,“是‘社區回報率’。”他謹慎地設計社區的配套設施,并像資本家計算員工產出那樣,計算社區居民能給對方帶來的價值。
謝家華留在人們記憶里的最后一件事,是他在2020年8月辭任了Zappos的CEO。人們并不知道謝家華將去向何方,投入何種新奇的實驗。人們評價他說,“Zappos就像一個孵化器,用來測試有關企業文化和生產力的理論——早在這些想法成為當今世界的流行語之前很久,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謝家華。”
在謝家華并不漫長的一生中,他始終在做一個個新奇的試驗。直到2020年11月,因為一場意外,他在家人的陪伴中離開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