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是偽命題?
“在線教育在中國被炒得過熱,熱得投資者投錢已經不理性了。”前幾日,在少兒在線教育品牌豌豆思維的融資發布會上,投資人俞敏洪發表了對在線教育行業的看法。
而談及自己的投資,俞敏洪表達了對于在線教育的擔憂,他調侃道:“對在線教育投出去的資,就像潑出去的水。”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掀起了新的一輪在線教育投資潮,千萬級甚至上億美元的投資層出不窮,以猿輔導、作業幫、VIPKIDS為代表的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拿到了巨額融資。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兄弟連、巨石達陣、迪士尼英語等線下教育機構風波不斷,倒閉、破產事件頻發,讓人唏噓不已。
線下教育機構紛紛探索轉型線上的破局之路,但大家爭先恐后搶占的在線教育賽道就一定是完美的嗎?未來,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又將會呈現一種怎樣的格局?
破局:從線下到線上
如何自救成為了當下線下教育機構亟需解決的難題,但教育的互聯網化,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轉型線上成為了線下教育機構的不二之選,不少教育機構選擇轉線上,但倉促轉型線上業務必然會導致用戶體驗不佳,加上面臨激烈的競爭,這些轉型的教育機構優勢也并不突出。
長周期、慢節奏是教育的最大特點,教學質量是重中之重。在探索線上化的過程中,線下教育機構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回歸到教學質量上。作為少有的實現了在線業務板塊盈利的企業之一,美聯英語堅持從教學質量出發去做線上教育。目前,市場上主流的VIPKIDS、51talk的一節線上課程,大都在20分鐘25分鐘,而美聯堅持一節課程40分鐘以上,打造知識教學的閉環。
其實早在2014年前后,美聯就布局了線上教育,推出了在線學習平臺“立刻說”。但團隊在探索了一年多的時間之后,發現線上業務依然會受到傳統業務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等層面的束縛。為了打破瓶頸,公司把線上教育剝離出已有的業務,獨立于美聯的傳統業務運行,這種“內部創業”的形式使美聯英語的線上業務迅速成長起來。
今年一月初,受疫情影響,美聯英語的線下學習中心暫時關閉,但這也倒逼了其線上業務的拓張。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約有19000名學生在公司學習在線課程,這部分學生占美聯英語線下學生基礎的52%。2020年第一季度,又有約1400名線下學生遷移到“立刻說”在線平臺。
線下業務運營了十幾年的美聯英語,在打造線上產品時借鑒了很多線下的經驗,把師資、服務、獲客等行業經驗復制到線上,美聯英語的線上業務也因此實現了平穩有序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教育市場難逃虧損魔咒,“有規模,無經濟”成為了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的痛點。
與大多數互聯網教育公司打法的區別在于,美聯英語并沒有采用普遍的“燒錢提升流量”的做法,而是采用比較重的收費模式,美聯英語的CEO彭斯光認為,“不論是線上的互聯網教育還是線下的教育,首先要保證健康的經營狀況,具備自己盈利的能力和正現金流的能力很重要,互聯網教育免費流量的模式并不適合我們。”
此舉無疑增強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在線上教育普遍難以盈利的局面下,美聯英語依然能產生正向的現金流。目前,美聯英語的在線英語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從2016年的5.9%,增長到2019年Q1的16.5%,在線英語已成為美聯英語中營收占比第二的業務。
拓展:從成人到青少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處于K12教育的人口接近 1.8 億,預計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100 億元。K12領域的市場份額足夠大,市場上不少成人教育機構,也在搶食K12這塊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教育培訓領域,很多公司倒在了“冷啟動”這一步,冷啟動是指從零開始導入第一批用戶和制造內容的過程。業內普遍認為,青少培訓的轉介紹和續費率如果占不到總業績的70-80%,這個機構將很難生存。在青少機構開啟的前一兩年,誰能快速把班填滿,誰就能盡快度過冷啟動。
作為成人英語教育的行業龍頭,美聯英語在布局青少年英語的時候有著天然的流量池,目前60%的青少年業務都是由成人業務發展而來。
美聯英語借助現有的客戶、品牌積累、運營能力,能使其青少的班迅速招滿,進入比較完美的循環狀態,解決青少教育培訓行業冷啟動的問題,形成完善的互聯網教學生態體系。
即便線上業務和青少業務表現亮眼,美聯英語依然沒有舍棄線下成人英語業務,這不僅僅是美聯英語起家的業務,更是如今美聯英語發展線上業務的基石,成人英語業務永遠都是美聯英語的基本面,“雙輪驅動”才是明智之舉。
作為行業龍頭,美聯英語的成人英語業務在2019年之前保持在一個健康的財務狀態,有著非常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空間。
而今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市場上的成人英語品牌紛紛退守,還在堅守的玩家品牌強度會越來越強,馬太效應盡顯,美聯英語成人業務的壟斷地位也進一步的被鞏固。
隨著拜登贏得總統大選,中美關系或將迎來一個“喘息期”。這對于成人英語市場來講,無疑是一大利好。
相較于青少年英語市場,成人英語市場受大環境影響的波動性較大,今年,受疫情和國內外經濟下行的影響,成人英語業務曾一度被看衰。
但是隨著疫情過去后國門打開,世界經濟有所回暖,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依然是大勢所趨,成人英語的需求不會消失,在成人英語行業深耕十幾年的美聯英語會堅守這塊陣地。
已經在成人業務板塊處于龍頭地位的美聯英語,依然沒有停止探索,推出了基于實用口語課程的“探索課程”,延伸到更全面的能力培訓,符合當下所倡導的培養國際型人才的需求。此外,相較于一線城市的集中需求,美聯瞄準了成人英語培訓覆蓋率較低的二三線城市,積極布局下沉市場。
CEO彭斯光表示,在成人業務板塊,美聯英語不會做激進的擴張,但仍會堅守賽道,持續關注。
思考:是風口還是瘋狂
從整個行業環境來看,在線教育呈現出了一種絢爛而易碎的泡沫狀態,而被冷落的線下教育在復工復產后逐漸起死回生。
互聯網教育最早發源于美國,為了解決中部地區和欠發達區域的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美國政府想辦法把東海岸和西海岸優秀的教學資源通過網絡的方式傳遞給孩子,這是一種資源分配不均下的無奈之選。
而到了中國,在資本、互聯網、學生家長以及疫情的催化下,互聯網教育逐漸被“神化”和“妖魔化”,事實上,線上教育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美好”。除了燒錢隱憂,線上教育機構還面臨著保證教學質量和用戶體驗的挑戰,流量獲取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和留存才是關鍵。
在“狂奔”的同時,在線教育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依然高懸不落,高成本獲客、變現難、服務質量欠佳等問題,給行業埋下了不少隱患。被巨額融資所籠罩的在線教育,是偽命題嗎?
教育領域具有特殊性,結果和過程都很重要,在線教育只解決了教育的過程問題,但結果卻很難保證。“線上的幾十分鐘我似乎也在學,線下也在學,但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艾瑞研究院副總經理徐樊磊認為,效果直接導致結果,如果沒有解決教育結果的問題,大部分教育形式都會出問題。
而在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學生們養成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可以改變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的人只占極少一部分,大部分人依然需要老師的監督。而學習本身枯燥的問題,也要求教學過程中有學習氛圍、師生互動、同學間的互動。
彭斯光表示,在未來,美聯的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會并存,給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選擇,“雙輪驅動”才是明智之舉。
未來:賦能而非顛覆
這幾年,類似于“線上教育會顛覆線下”的言論層出不窮,甚囂塵上。
“未來的教育是線下和線上平分秋色的教育,絕對不是在線引領教育的教育。”俞敏洪認為,在未來甚至是線下引領在線、在線繼續跟隨的教育。“這是我的判斷,至于對還是錯,過5年后再來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人與人面對面的傳道受業解惑。傳承了千百年的線下教育教會我們,教育和人格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
教育一個溫火慢燉的過程,資本能催起來互聯網,但催生不起來教育,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資源、教育產品、教育結果都難以復制。互聯網只能賦能線下教育,卻無法顛覆線下教育。
“教育可以用互聯網技術加持,但不能用互聯網的模式玩教育。”美聯英語的董事長趙繼爽告訴獵云網,真正有可能對線下教育起到變革的作用是用互聯網技術解決教育中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跑馬圈地燒規模,這背離了教育的初衷,不是長久之計。在風里面吹起來的行業,風停了之后一定會摔下來。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教育資源沒法普惠到三四線城市之前,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互聯網教育會處在一個巨大的紅利期,但是在一二線城市,大多數支付能力允許的家庭依然會把大部分教育經費用在線下。
“在我看來現在的線上教育只是處于暫時的爆發期,如果互聯網教育只解決了時間、空間問題,它到了一個時間點之后一定往下走。”趙繼爽表示,當線下的老師、教育資源實現了更多的覆蓋,用戶毫無疑問肯定會選線下,在線教育澎湃的浪潮下,實則暗流涌動。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