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第二戰場:尾款人秒變閑魚賣家,一單凈賺790元
“李佳琦直播拼單,已收到貨品,轉賣部分小樣,提供開箱視頻,有需要抓緊私聊。”雙11購買的商品剛入手,王瑩就在閑魚上發出了轉賣的帖子。
“買多了用不完,找人合買也能分擔錢包的壓力,誰叫咱付完尾款,就從‘打工人’秒變‘尾款人’了呢。”王瑩自嘲道。AI財經社發現有相同想法的買家不再少數:隨著第一波搶先購結束,手快的消費者已經陸續收到貨品,與此同時閑魚平臺上轉賣生意紅紅火火,拼單成為這屆買家的省錢和生財之道。
在閑魚上,搜索“雙11”、“雙11李佳琦直播間”等關鍵詞會發現,轉賣的信息多為美妝類商品,從正裝、贈送小樣的數量,到郵費,賣家將利益分配的明明白白,閑置交易平臺儼然成為雙11的第二戰場。
各種補貼大促尚未結束,不少消費者吐槽自己并未占到便宜,價格沒減多少,贈品倒是千奇百怪。與其閑置落灰,精打細算的買家們試圖通過在閑置平臺出手回血,以求各取所需。
在換湯不換藥的游戲規則下,捆綁銷售依然是商家的常規打法,這也給消費者造成直觀困擾——既想享受優惠,又不想要沒必要的商品。這場被電商平臺譽為“雙倍快樂”的游戲,到底快樂了誰?
所搶商品還沒發貨,改個地址就直接轉手
“修麗可發光瓶買一贈一、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5折起、歐萊雅黑精華4折起……”在李佳琦直播間,王瑩忍不住頻頻“剁手”。
今年雙11多了3天,以李佳琦、薇婭兩大頂級主播開啟頭陣,從10月20日晚上6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日凌晨2點多,整整8小時超長直播,200多款商品采取預售模式,預付100—200元定金,11月1日—3日支付尾款,這是雙11第一波銷售高峰。
直播結束后,王瑩查看自己的購物車——15種美妝護膚品,需要支付的金額超過兩萬,遠超出她的購買能力。即使退定金,也要等待付完尾款之后,于是“上閑魚”成為王瑩們的共同選擇。
事實上,每年雙11狂歡日之后,總有消費者“剁手一時爽,事后想撞墻”。今年天貓平臺將已付定金的商品添加了修改收貨地址功能,這對轉賣來說無疑更加便捷。只要買賣雙方達成一致,更改收貨地址后,搶購來的商品沒發貨就能實現零成本轉手。
王瑩告訴AI財經社,自己在直播間里搶到的修麗可242修護面霜,一支售價為1580元,另贈送12支同款小樣,“小樣全部轉手,贈品沒有價格按原價折算成60元一支,全部打包賣790,這部分全是我的凈利潤”。
閑魚轉賣拼單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商家普遍打包銷售,買多了用不完,拼著合買也成為一種形式。而在閑魚“撿漏”的也大有人在,SK-II神仙水、雅詩蘭黛紅石榴套裝……直播間沒搶到的,閑魚搜一搜全都有。
如何保證貨品正?賣家也試圖通過直播開箱,即貨品到后全程錄制開箱視頻,提供商品購買信息等方式,給交易上保險。
美妝大牌“加量不減價”的套路
雙11期間,美妝仍然是最火爆的品類之一,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成交額。以淘寶為例,第一波預售開售短短10分鐘,淘寶直播的成交額就超過了去年全天,同比增長了4倍。根據天貓統計,12個美妝單品淘寶直播1小時內就銷售過億元。
在閑魚轉賣的商品也大多來自直播間。據統計,預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間美妝產品占到了所有產品的85%,超過100件,而薇婭直播間美妝類商品數量占比也高達55%。
美妝產品眾多,但真的優惠么?王瑩比較后發現修麗可面霜在雙11、618、38美妝節售價一樣,且都是買一送一;嬌蘭是大牌里少數可以使用淘寶滿300減40購物津貼的商品,其他品牌大多不參與此活動;至于其他品牌多是買正品贈送其他商品,“折扣不大,贈品多,贈品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很雞肋。”
事實上,打價格戰只是美妝品牌商們的煙霧彈。熬夜蹲守直播間的消費者發現,其商品并不具有價格優勢,如230ml的SK-II神仙水、50ml的雅詩蘭黛小棕瓶面部精華都與天貓旗艦店保持價格一致,只不過多送點贈品而已。
“加量不減價”成為一眾美妝品牌們的銷售共識。多數品牌商采取商品捆綁銷售策略,購買正品套裝贈送十幾件小樣、第二件五折、第三件兩折等。
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而品牌商贈送一堆無關的商品也頻頻遭到購買者吐槽,比如買手表送項鏈,買口紅送錢包,買電動牙刷送榨汁杯,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奇葩了”、“看不懂套路”。
在王瑩看來,現在促銷節越來越多,加上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崛起的電商平臺渠道也在增多,購買低價商品變得容易,相比之下雙11的折扣變得不再明顯,且套路眾多,“又是組隊‘蓋樓’,又是‘疊貓貓’,玩法太復雜,簡單直接不好么?”
業績慘淡,雙11成“救命稻草”?
無論怎樣,雙11走到第12個年頭,依然是品牌商們拉動銷售額的關鍵時期。大家拼的不僅僅是低價,還有品牌與品牌之間、電商渠道與線下門店間的相互博弈。每一輪銷售數據都拉扯著品牌商的神經。
據天貓統計,雙11第一波(10月21日0點-11月1日24點),淘寶直播美妝商家榜Top10中,雅詩蘭黛排第一,蘭蔻排第二,歐萊雅排第三。國貨美妝方面,完美日記品牌天貓銷售額破2億,薇諾娜33分鐘銷售額突破1億元,林清軒的山茶花油賣了4萬瓶。
對比往年榜單,國外大牌依然占據榜首。京東美妝品牌TOP10榜單也顯示了外資品牌的號召力:巴黎歐萊雅、蘭蔻、OLAY、SK-II等國際品牌占比過半。不過各電商平臺上,國貨品牌以壓縮毛利率登入榜單的席位也越來越多,大有趕超之勢。
在沖擊銷量上,品牌商們誰都不敢懈怠,因為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
這一點從各大美妝品牌雙11前發布的“三季報”中也能看出端倪。雅詩蘭黛三季度財報顯示凈銷售額達33.5億美元,出現了三年來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1%;營業利潤為1.09億美元,同比下降84%。雅詩蘭黛方面表示,今年旗下大量門店暫停營業,銷售狀況欠佳,雖然亞太地區、北亞部分零售門店已經重新開張,但南亞地區的門店仍處于關閉狀態。
歐萊雅發布的財報也稱,今年以來,高檔化妝品部門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下滑。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中,該部門同比下滑了9.3%和24.7%,第三季度同比下滑6.2%。歐萊雅不得不關閉一些線下門店,并于10月8日開始裁減部分職位。
歐萊雅三季度財報
也因為如此,已抵御疫情成功的中國市場和今年雙11被認為是國際美妝品牌的“救命稻草”。早在預售活動開啟之前,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國際美妝品牌就透過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對活動展開廣泛預熱。
AI財經社聯系歐萊雅方面,對方稱整個雙11期間各部門加班加點全力備戰,“忙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資生堂的工作人員也稱,“現在忙瘋了”。
不過,這些國際品牌還要面對國產新銳品牌搶市場的潛在危機。“我一般買國際大牌,現在也在直播間里買完美日記,花西子口紅,這些國貨評價高,買來嘗試下也不錯。”王瑩說的這些國貨,無不是抓住小紅書、KOL、明星等社交平臺帶來的流量紅利,一舉收割了年輕消費者的芳心,頭部品牌如完美日記,創立不到四年,其母公司逸仙電商已經正式遞交IPO招股書,可見發展速度之快。
這一趨勢意味著美妝品牌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此前歐萊雅內部人員就曾AI財經社,原本公司會緊盯韓國愛茉莉集團的動態,但如今她們的最新關注對象是完美日記這種國產新品牌。
即便拋開品牌間的競爭,隨著雙11線上流量成本急劇上升,直播帶貨的部分營業額也被MCN機構瓜分,參與雙11對美妝品牌來說是蜜糖還是負擔,個中滋味也只有自己體會。
不過現實或許是,有一根雞肋的救命稻草在手,也總比束手無策要好。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