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騰訊利好
2020年,在資本市場最惹人矚目的一個大事件應該就是螞蟻集團的上市了。螞蟻集團到底值多少錢,是很多投資者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直到最近上交所官網發布信息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機構賬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按照螞蟻集團發行后的303.7647億股本計算,螞蟻集團A、H發行總市值將高達2.09萬億人民幣,折合3119億美元。
不過這只是按照發行價計算,按照當前的市場熱度來看,螞蟻集團在上市后應該會高開大漲,甚至有可能在不久后便接近5000億美金。最初筆者想去討論,到底如何給螞蟻集團定價才是最合理的,但最終筆者認為這其實沒有最終答案。因為一個企業的市值,很大程度取決于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而對于螞蟻集團未來的盈利能力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很難做出精準預測。
根據螞蟻集團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20年1-9月,螞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81.91億元,同比增長43%;毛利潤695.49億元,同比增長74.28%。其中,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19億元,僅半年時間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利潤。保守估計,螞蟻集團在2020年的全年凈利潤將會不低于400億人民幣。
而未來螞蟻集團值多少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螞蟻集團未來每年能賺1000億、2000億還是5000億人民幣,根據螞蟻集團的業務布局來看,只要政策允許,5000億人民幣的盈利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即使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螞蟻集團實現1000億人民幣的利潤也并非難事。如果按照1000億凈利潤與30倍的市盈率計算,螞蟻集團的市值也可以達到3萬億人民幣,折合近4500億美金,較當前的發行價估值依然有50%的上升空間。
從長遠來看,螞蟻集團的市值更是有可能超過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從業務想象力上,阿里巴巴集團受制于京東、拼多多與美團等一眾競爭對手的圍攻,業務發展天花板已經比較明顯,而螞蟻集團當前幾乎看不到任何發展的天花板,其在龐大用戶規模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廣泛的邊界延伸,目前其旗下的旗艦產品支付寶已經定位為生活服務平臺,未來甚至進入到阿里巴巴的電商主業也不無可能。并且隨著社保基金等國有資本的大量進入,螞蟻集團很有可能在未來會逐漸轉變成為一個類國企的社會性企業,很多金融政策也有可能向其逐步放開,一旦政策放開,螞蟻集團的盈利能力更是不可限量,至少不會輸給目前的四大行與中國平安等傳統金融巨頭。如果按照較為激進的3000-4000億凈利潤,25-30倍的市盈率計算,螞蟻集團的長期市值更是將有可能接近10萬億人民幣,折合15000億美金。但有一個較大的問題,雖然螞蟻集團的上市發行價定的較為合理,但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其實都很難享受到螞蟻集團的這次資本盛宴,因為打新股的中簽率太低,等到正式上市后股價往往會高開大漲,導致投資者失去最好的參與時機。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有另外一種途徑可以供投資者考慮,就是擇機買入騰訊的股票,因為螞蟻集團擁有的業務,騰訊幾乎都有類似的布局,在螞蟻集團的招股說明書中,其也明確將騰訊作為自己在國內唯一的競爭對手,所以螞蟻集團的上市將有可能大大利好騰訊。
例如,螞蟻集團業務模式的核心是基于支付寶的廣大用戶覆蓋,而形成了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包括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保險科技)兩大核心板塊。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收入,主要是用戶日常使用支付寶進行各類支付、轉賬等業務所產生的傭金收入。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主要是螞蟻集團為各類金融機構提供渠道服務而獲得的傭金收入。例如,微貸科技平臺是與銀行及信托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花唄和借唄等產品向個人提供消費貸款以及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理財科技平臺是為基金公司分銷理財產品;保險科技平臺是為保險公司分銷保險產品,從而獲取金融機構支付的傭金收入。
截至2020年6月,螞蟻集團收入達725.28億元,其中支付與商家服務板塊收入貢獻占比36%,通過自營或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借貸、保險等數字金融科技服務,獲得的收入占比為64%,是螞蟻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而騰訊的支付金融業務亦是這樣的邏輯,隨著微信成為中國用戶滲透率最高,使用最高頻的用戶,讓微信支付趕超支付寶成為中國擁有最大規模用戶和交易次數的互聯網支付工具。基于微信支付的流量入口,騰訊也在理財、借貸與保險等領域擁有理財通、微眾銀行、微民保險等絲毫不遜于螞蟻金服的產品布局。所以騰訊的支付金融業務,有著與螞蟻集團幾乎完全一致的收入結構。
騰訊過去在支付與金融服務領域一直表現得較為低調,導致很多人并不知道金融業務其實已經是騰訊最核心的現金牛業務之一了。根據騰訊控股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騰訊控股2020年Q2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單季收入298.62億元,按照全年估算在1200億元左右,扣除企業服務部分的收入,僅金融科技領域的收入至少在千億級別的規模。這個收入規模雖然相較螞蟻集團的營收規模尚有一些差距,但要知道螞蟻集團從2003年支付寶誕生計算,已經在金融領域深耕17年,而騰訊真正在金融領域的大規模布局始于2013年微信支付的推出。僅僅7年的時間,騰訊就已經在支付與金融領域取得了接近螞蟻集團17年所取得的成績,在未來幾年,騰訊憑借微信這一核武器,將有可能完全磨平螞蟻集團在支付金融領域的先發優勢,實現超越。
過去在螞蟻集團上市之前,雖然外界都已經意識到騰訊的支付與金融業務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但無法給出太過準確的定價,而螞蟻集團的上市,為投資者給騰訊支付與金融業務估值提供了一個很好參照。
目前,騰訊旗下擁有多個成長性良好的優質業務,首先是騰訊游戲這個穩定的現金牛業務,其次是增值服務與網絡廣告這兩個保持較快增長的明星業務,再次是騰訊云這個冉冉升起的潛力業務,以及騰訊控股作為京東、美團、拼多多、貝殼找房、B站與58同城等一眾明星公司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股東而持有的過千億美金股權,這都足以支撐起騰訊較為可觀的估值,再隨著螞蟻集團上市,投資者將參照螞蟻集團的市值表現給予支其付與金融業務數千億美金的估值,這將有可能催化投資者對騰訊整體價值的重新認識。
而就在筆者撰寫此文當日,騰訊控股股價大漲4.19%,市值上升至56070億港幣,折合7234.8億美元。接下來,騰訊會不會超越阿里巴巴集團,率先成為中國第一個萬億美金市值的企業,將會是行業持續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猜你喜歡
阿里2025:財年收入超9963億、凈利潤同增77%!張勇等9人退出合伙人
蔡崇信、吳泳銘表示,未來十年,最大的增量和變量都是以AI為核心的驅動力帶來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