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程序員的命嗎?“2020-1024=996”

        AI財經社鄭亞紅 唐煜2020-10-26 10:29 大公司
        2020年對于程序員就更是特殊的一年了,因為“2020-1024=996”。

        10月24日是中國程序員日。這個節日是誰發明的?一個程序員開玩笑說,這是產品經理發明的,因為程序員總是在抱怨,就發明個節日堵住你們的嘴。

        網絡上調侃,2020年對于程序員就更是特殊的一年了,因為“2020-1024=996”。

        圖/視覺中國

        互聯網浪潮到來以后,鋼筋水泥的世界也逐漸離不開成千上萬行代碼的不停息運行。當程序員從一種新興的職業,變成一種完全大眾化的職業后,不同分野也就產生。

        我們與四位正在經歷不同人生階段的程序員聊了聊。他們有人剛辭去制造業的工作,轉做程序員兩個月;有的被疫情影響,暫時放棄美國留學,回到國內大廠實習;也有的正處在人生爬坡階段,試圖尋求家庭事業的平衡;還有的成功入駐灣區,達成了自己目前的理想狀態。

        每個人的生活都與眾不同,也來之不易。他們的2020經歷,也藏著一些關于這個職業的秘密。

        01

        小輝,24歲,剛轉行做程序員2個月

        “這份工作讓我覺得有奔頭”

        我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真的找了編程的工作,成了一個程序員。

        畢業后我先是到一家知名制造業品牌的工廠做項目管理,主要是負責一些自動化更換方案的提出和維護。這個工作看上去是管理,但有時候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文員,一直不停寫各種文案、策劃。

        圖/視覺中國

        工作兩年下來非常迷茫。這項工作對技術的要求很低,我一直最擔心出來以后到下一家公司能去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這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做的工作。

        我當時太想學新東西了,工資也能看到頭,而且我們加班不比互聯網輕。早上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但下班了沒人走,大家默認待到八點,也默認把很多會議放在六七點,節假日也很少會休完整的,多少會“閹割”幾天。

        離職的問題思考了很久,但一直沒想好要做什么。

        去年一個高中同學跟我說他去做程序員了。他學了半年,出來找到一個月薪8000元的工作。他跟我說程序員很好找工作,他們班里有同學工作兩三年能達到月薪兩萬,也有年薪現在四五十萬的。然后他把一個免費試聽的視頻推給我,我就看了一晚上。

        我之前接觸過編程,本身有點興趣吧,看完我就決定要報課學習。

        現在已經記不清具體學習的過程了,但真的很懵。雖然以前工作也接觸過一點編程,但是真要當一門手藝去學還是挺難的。我們是在線上學,每周三節課,老師講的很快,我一般直播聽完之后,還要再把視頻看一遍,有時候熬夜熬到兩三點,第二天還要爬起來回廠里上班。后來這樣學了三個月后,因為精力實在顧不過來,我就辭職了,待業在家學。

        我覺得培訓班沒有大家說的那么不堪吧,但找工作的時候我們確實要求不能說自己是培訓班出來的,要說自學的。因為程序員圈子很鄙視培訓班,他們覺得自學才是最牛的。我找工作時就一律說我自學了一年,這也是我面試唯一撒的謊。

        工作找的很痛苦。我是從石家莊去上海投奔的大學室友。他很夠義氣,讓我跟他擠在一間出租房里,那個房子住了六戶,他白天去上班,我就在屋里背面試題。背HTTP協議、TCP三次握手、四次揮手、JS一堆語法、this指向,還默默鞏固了下Vue、React(一種前端編程框架)。

        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背啥,很焦慮,我覺得我其實并不懂啊,就算我背好了,進公司了,真的能工作嗎?但培訓班老師和同學都說了,先不管必須要背,這體現你的基礎是不是扎實。在出租屋里焦慮地背了兩個星期吧,做好心理建設,我才開始投簡歷。

        先開始我每天只投幾份,發現沒人理我,有人告訴我不要挑,要海投。最后我投了快700份簡歷,只有十幾家公司聯系我面試,幾乎都是二十個員工的小公司。有兩家公司跟我聊了超過1個小時,兩家公司聊了半小時,剩下大部分公司見面十分鐘就讓我走了。他們說我沒有工作經驗,不符合要求。

        其實是很難受的。我坐地鐵花了兩個小時過來面試,只待了不到10分鐘就走了,在地鐵上心里翻江倒海,感覺是不是自己選錯方向了,是不是被騙了。

        找了一個多月的時候,我有點后悔,覺得自己之前的工作雖然無聊,但起碼能干下去,面試程序員根本沒人要我。家里也給我很大壓力,我著急,我媽更著急,每次我媽電話都說找不到工作趕快回家。我那時候跟我妹發信息說,我要找不到工作就不給家里打電話了。

        找了兩個月的時候終于拿到了offer,就是其中跟我聊了超過1個小時的那個面試。

        當時已經彈盡糧絕,我房租沒用錢,但是兩萬五給了培訓班,又失業半年,積蓄已經花干凈,我沒挑,也沒談價錢,人家愿意要,我就很感激了。工資是7500元每月,算是轉行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水平,不算高但我覺得也還行。

        剛簽完合同我就被外派到蘇州,不過幸好公司提供住宿,每天還有餐補,不然真要在上海租房押一付三,我可能就跪了。

        真正工作的時候還是沒有底的。上次我做一個表格,要做一個去重的功能,我就先用了篩選判斷,后來發現不行,然后我就上網查,查出來的方法也不對。那時候已經花了一個多小時,我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又特別緊張,做了心理斗爭后就去問了同事,同事告訴我之后,我才發現那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新工作快兩個月了,也摸出了點門道。剛上班那幾天我是從來不敢早走,只有第二個星期的時候,有次我確實有點急事,七點多就走了,那時候帶我的領導都還沒走。結果第二天,老板過來蘇州,后來跟我談話時候說我進度慢,要我加把勁兒。

        其實那時我適應代碼后,剛寫完第一個需求,本來整個人是很激動的,但老板的話有點給我澆了冷水,我就覺得自己可能還是很“菜”。后來我跟我高中同學聊天,他跟我說,你錯就錯在比領導走得早,接下來你天天最后一個走,好好聽話干活。

        這是他總結出來的程序員生存指南吧。我覺得有道理,我是新人嘛,還沒工作經驗,就是得勤快點兒態度好點兒。后來我每天都待到最后一波走,領導確實對我也緩和了很多,他覺得起碼我很努力。

        我對現在的狀況很滿意,知道自己在干嘛,也明確了自己的技術方向,沒那么迷茫了。我現在每晚回去都會學點東西,有時候是看書,雖然有的書翻開還看不懂,但打算好好補一下計算機基礎知識;有時候是去B站看大佬寫代碼,熟悉一下行業精英都在干嘛。雖然我不一定能達到未來年薪四五十萬,但是達到一半也行啊,這份工作讓我覺得有奔頭。

        我打算在這干一年吧,一年后有經驗了工作會好找很多。雖然我之前投了快700份簡歷,但其實也說明這個行業是一直需要人的,這是有希望的信號吧。以前我在制造業的時候,不知道出來能干啥,現在我知道我以后出來就是程序員。

        02

        小劉,30歲,灣區大廠程序員

        “程序員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工作,讓我們這種沒有家庭背景的人,也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的2020年很平靜。就我自己身邊來看,在灣區純互聯網大廠的人基本沒人經歷被動失業,很多大廠還在擴招,甚至我聽說TikTok在7月、8月時還在招人。不過靠實體經濟的那類公司,比如Airbnb這種確實有裁員。

        圖/視覺中國

        剛畢業確實不好找工作,特別是剛畢業的美國留學生就更難了。我跟幾個也在灣區的朋友辦了個自媒體,為華人留學、工作、技術提供一些幫助。有個女孩最近跟我咨詢,她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找了好幾個月工作找不到,每晚焦慮得睡不著,糾結到底要不要回國,感情上她是不想回的。

        因為一旦你在灣區找到工作,就會活得很爽。這也是我來美國的目的,我就是只把程序員當做一個普通工作,我不想說我要實現多高的技術追求,要坐上公司高層。我只是想靠這個職業活得舒服一點。

        一般碩士應屆畢業生進入灣區一家大廠,可以拿到15萬美元的年薪,好一點的比如谷歌、Facebook可以直接給到20萬美元。而且網上說灣區的房價也是比較夸張,雖然灣區是全美國房價最高的地方,但對于大廠程序員沒那么難以負擔。比較好的地方差不多100萬到130萬美元可以買一棟別墅,如果家里兩個人是程序員,工作幾年就能買得起。

        大家都關心的是華人在灣區職位能做到多高,說實話確實很難往上走。

        華人英語不好,而且也不夠抱團,所以晉升是很難的,基本上被印度人給堵住。但對我來說,我就是想做一個寫代碼的程序員,做點自己的副業,有自己的愛好,休假能出去旅游,這就是我想要的。

        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我有朋友在國內,已經做到大廠的架構師了,年薪百萬元,他是想要往上更好,所以他選擇留在國內。我也在國內工作過一兩年,在北京西二旗,年薪二十多萬元,每天都在被追著跑,不想一直這樣生活下去,我不是那種特別“抗造”的人。

        來美國的同學我認識的大部分在這方面想的很明白,他的定位就是做一個程序員,我在美國可以做一輩子。像我之前在的公司,經常就會看到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太上班,他們是沒有35歲危機的,不是說你到某個年齡一定往上爬才能留下來,才是合格的。而且我面試的所有公司對年齡都是保密的,他們只根據你學歷和工作經驗推測你年齡,絕對不會因為你太老了而開除你或者不錄用你。

        這一年來唯一比較奇怪的是,我已經在家辦公7個月了,所以基本上是早上10點起床,晚上一兩點才睡。而且這不是一兩個月,而是一直到明年7月甚至更久都是這樣。所以美國現在是非常隔離的一種情況,大家每個人住在自己的小別墅里,出門就開車,我基本上已經有六七個月沒有見過我任何一個同事,以及我的好朋友,我就是跟我女朋友待在一起。

        怎么保證長時間居家工作的同時保證效率,我們是經理讓你自己定個時間,比如你定一天,他會給你兩天時間,但其實那個工作可能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完。在這種很充裕的工作模式下,其實在家完成工作真的不難。

        我最大的感受可能還是資源的問題。資源充足,大家就不會趕,也不會產生惡意競爭。但是灣區有沒有辦公室政治?一定是有的,只不過我們華人大部分還沒達到爭奪資源的位置,就感受不到。

        我有時候睜開眼出門,很容易覺得自己跟在國內沒啥兩樣。灣區最多的就是印度人和中國人,工位上轉一圈,除了經理可能是白人外,其他都是印度和中國人。而且灣區還有那種都是中國人買的小區,還有很多中國超市。所以如果是去到美國其他地方,可能要擔心文化融入問題,但在灣區這個問題不大。

        前兩個月我收到了好幾個人的咨詢,大家可能主要的點還是國內996太累,像咨詢我的一個人是阿里的,年薪五十多萬,其實也算很不錯的了。但是國內對996的這種默認,還是讓很多人想要逃離。

        程序員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它讓我們這種沒有家庭背景的人,也能改變自己的人生,我就是一個例子吧,我很感謝這個職業。

        03

        小關,33歲,某公司程序員

        “在這行,‘踏實’不是一個好品格”

        10月24日這天剛好是我農歷生日,可以說我在命里就是程序員了。

        當了5年的碼農,今年對我來說是很艱難的一年,去年底我被一家在線教育公司裁員后,因為照顧家人又碰上疫情,在家待業了將近半年,雖然靠著補償金生活沒有太大壓力,但是妻子也是干這行的,她說我要是再不上手工作,可能就撿不起來了。那種壓力促使我開始去想下一步。

        圖/視覺中國

        當然我再也不相信風口這東西了。創業型公司各有各的奇葩,之前天天加班到很晚,天天擔驚受怕,天天微信響個不停,吃飯時候開會,下班后開會,午休大聲討論問題,半夜三更給你發微信,周末給你打電話,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和距離概念。還是得去大點的公司,錢少點也好。

        其實找工作之前是不焦慮的,因為知道自己總能找到工作,最焦慮的是,稍微看一點書以為自己都會了,結果面試的時候發現其實各種知識點都不會,那時候打擊還挺大的。

        今年我面試的第一家是一家教育公司,一上來別人就問:“歇了這么久你都干嘛去了?”我只好說在做一個線下的少兒編程培訓,雖然開發的圖形化編程并不是真的代碼,但這也算是沒有脫離行業。聊了幾句后,面試官就在牛客網上給我出了一道題,在上面寫代碼可以同步到面試官那邊。

        好幾個月沒寫代碼了,加上我的電腦本來也不太好,那感覺就跟大一時學C語言是一樣的,感覺自己什么也不會,像剛入職的。即使工作了好幾年,我也不是說什么代碼都記得,有時候就是工作需要時百度搜索一下粘貼過來,但是筆試時根本不讓你搜,還有視頻監控,我都知道那些代碼具體在哪一頁、哪一行,一點開粘貼過來就行,但就是不可以,那感覺太難受了。

        這次之后,我就決定采取題海戰術,前期找了大量小公司來練手,最多的時候一天在家面了四五家,像美團我就面試了十幾個部門,阿里就比較特別,一個部門撈了你的簡歷之后,其他部門就不能再撈了。一個月下來,我面了大概五六十家公司,面試的時候我就注意聽,記下他們都問了什么,再去查、去背。

        面試這件事真是門玄學。一面之后,一家大廠把我的簡歷撈起來了,又問了同樣的問題,之前我給悄悄錄下來了,在他打電話前,我還特意復習了,后來這道題也給寫出來了。面試官還問:“你知道我為啥把你撈起來嗎?我覺得你還行,咱倆是老鄉,還是一個學校的。”我心想這回沒問題了吧。結果他又吹毛求疵地說:“這道題本來可以有更好的解法,你為啥不用呢?”

        感覺終于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后面還有第八十二難等著你。

        命運這東西太難琢磨了,有家公司當時的面試官脾氣特別沖,覺得我各種不行,當時我真是強忍著沒有懟回去,心想之后再也不面了。沒想到幾天后又找到了我,錢給得也多,出乎意料。

        當時給offer的還有我的上上家公司,一家電商物流企業,當時他們想找我去另一個部門,職級比以前高一級,工資是以前的一倍,看到這個待遇,當時我覺得自己的世界觀都崩塌了。之前我在里面辛辛苦苦干了四年,每兩年才能升一級,漲薪也只有10%,結果出來半年啥事沒干,換個部門就職級跳了,工資漲了這么多,還不用死乞白賴地去競爭晉升的名額。

        所以在這行“踏實”就不是一個好品格,行業太浮躁了,每個人都在跳來跳去,因為只有靠跳槽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再過幾年我就35歲了,我也在思考職業的下一步應該怎么辦。

        去年有次參加公司的團建讓我向上走的愿望破滅了一大半,敬酒這種就不說了,飯桌上有些人瘋狂地夸領導,把所有的形容詞都用上了,我在旁邊就納悶兒,他們是怎么心安理得、毫不臉紅地說出那些話的?那一刻我就有種想法,等到35歲就不干了,找個小地方當老師掙點錢算了。

        但人總是不可能免俗的,雖然當老師也能掙點小錢,但是和別人比的話,這種挫敗感還是挺強的,也達不到周圍人對你的期待。等小孩長大,用到錢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

        后來我就想,算了,喝酒誰不會,拍馬屁誰不會,能往上走還是往上走。而且說實話心里還是有一點不甘心,畢竟我才30多歲,如果這樣感覺自己就白活了。

        但現在我不想委屈自己,還是希望過得舒服些。

        有一次我發現領導跟我坐了一趟班車,一趟地鐵,而且都去了同一個地方騎單車,我故意等他走了我再過去,我知道這種狀態不好,跟領導交流多一些有時候確實有利于往上走,但有的時候又說服不了自己。如果以后養小孩的壓力大了,可能這種向上的動力會更強烈些。

        現在公司有時候會安排班車,路上肯定會更暖和更舒服一些,但我寧愿自己一塊多錢騎個單車去上班,不用跟很多人坐在一起,也不用跟誰打招呼。一個人路上吹著風,我覺得這才是生活。

        04

        白笛,90后,某大廠實習生

        “這個工作會讓我有一種擁有一技之長的穩定感”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現在我應該在一家新加坡公司實習,做軟件工程師,明年1月再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繼續讀研究生。一切本來是很完美的。

        圖/視覺中國

        沒想到今年4月實習突然被取消了,那時候在國外再找實習也不太現實,我就只能回國。同時簽證辦理也一直沒有確定時間。我本科還是北航的,是美國實體清單上排名第一的高校,簽證也可能會被check(進一步審核)。即使能去到那邊,美國的疫情也很嚴重,現在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先在目前的公司實習,同時也在考慮其他公司的offer。

        美國現在出臺了一條法律,如果想在美國畢業之后有工作簽證的話,必須要在美國實地待滿兩個學期。我是很希望在美國工作的,所以也不會選擇上網課。

        想去美國并不是因為我有多么向往這個國家,主要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想到灣區過一種有陽光沙灘、節奏更慢一點的生活。

        國內互聯網行業確實發展得非常快,但對于我們這些從業者來說,這個行業還沒有進入到一個特別健康和良性的發展階段,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沒有保障。

        比如我們去團建,花的是自己的年假,公司再給你一點微薄的補助。但據我了解,在灣區,很多大公司都是帶薪團建的,至少不會讓你花自己的年假。而且互聯網公司的權力受到的約束也會更大一些,如果被裁員法律上也會相對有保障。

        當然據我了解,美國華人工程師的天花板的確是存在的,雖然進大公司后就能拿到美國中產階級偏上的收入,但之后向上晉升會很難,不過內部會有相對規范的制度去保障之后的職業發展。

        選程序員這條路之前,我做過金融相關的工作、當過托福補課老師、也在一家科技媒體當過記者,但如果可以的話,我特別想當一個修表師傅,享受那種做手工的快感。可既然接受了這樣的教育,就不可能當一個理想主義者,何況外部的誘惑也非常多。

        程序員這個工作會讓我有一種擁有一技之長的穩定感。它有一定的門檻,是一項比較稀缺的硬性技能,要求人聰明、努力、受過良好的訓練,并且愿意長時間不停歇地研究、探索,不是隨便某個專業的大學生都能做的。

        這個行業給出的薪資也相對高。比如有的程序員碩士畢業就能拿到六七十萬元的年薪,聽起來是很不合理的,但細想這其中也有合理的因素,互聯網行業處在一個瘋狂擴張的階段,像電商直播這種新的領域出來之后,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即使今日頭條海外業務受到那么大的打擊,今年他們也在瘋狂擴招,所以程序員薪資被炒得這么高。

        在招人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花樣。比如有的創業公司給不了那么多的薪酬就給期權,大公司就覺得這些公司是在用期權騙年輕人,不過會用一筆簽字費來吸引人才。

        在這家大廠實習,其實我們不算真的“996”,每天還能有午休的時間,也有雙休,工作強度沒有高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但這種環境確實會讓我比較焦慮。在一個高收入的行業,每天就會思考為什么別人要給你這么多錢,然后自己就會不自覺地被裹挾進“996”的氛圍里。

        另外在國內,35歲都被視作程序員的一個天花板。有時候我覺得這其中有合理之處,現在技術發展得這么快,前幾年大家覺得計算機視覺是一個大的機會,也誕生了AI四小龍這些公司,當大家以為這波技術發展已經平息的時候,BERT模型又把NLP(自然語言處理)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在這個知識瘋狂更新迭代、畢業生受的教育也在越來越好的時代,很多老工程師更多是專注于自己眼前的這部分工作,很少有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可能之后確實就比不過年輕人了。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想,等我35歲時是不是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

        在國外讀書這一年對我影響挺大的。北航算是國內計算機很不錯的學校了,但跟CMU(卡內基梅隆大學)比起來,我覺得國內計算機方面的教育水平可能要比國外落后10~20年,比如一個在國外已經被廣泛使用的技術,在國內還是老師口中的一個新興知識點。但CMU會有一堂專門的課來讓我們學習,也會開發非常好的課程基礎設施,學校也會花錢給我們配助教,課程質量對比很強烈。雖然國內教育發展很快,但是離頂尖水平還是有一定距離。

        在CMU學習壓力確實比北航大很多,最忙的時候我都是在學校睡覺的,太困了就在沙發上睡四五個小時,醒來繼續學。但一年下來,整個人的成長確實會有質的提升。所以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看中的也不是我的什么名校光環,認可的還是我對技術的認識,還有受到的這種訓練。

        所以如果一切順利,我現在還是更想到美國繼續讀研究生。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久久av|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