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耳機電腦都裝了磁鐵,一款iPad塞了上百塊,蘋果是萬磁王?
“會有很多山寨”
MagSafe無線充電器、硅膠手機殼、皮革卡包......10月14日的蘋果發布會,隨iPhone 12一起,蘋果一口氣推出了多種配件,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羅永浩和他的錘子科技。過去,錘子手機發布會整場下來,配件總占非常多的戲份。
按照羅永浩的說法,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就靠配件賺點錢。iPhone 12發布會后,有網友借用這句話調侃蘋果。
玩笑歸玩笑。蘋果是如何一步步也辦起了“蘋果雜貨鋪”的?說到底,還是上市公司業績壓力大,手機市場競爭紅海,庫克也想靠配件給公司“掙點外快”。
10月14日,蘋果發布會當天,在一些智能硬件從業者眼里,iPhone 12并沒有成為他們的關注焦點,相反他們展開了對蘋果無線充電器MagSafe配件的討論。
“MagSafe會迎來一大波使用場景。”一位行業人士稱,“接下來,我判斷會有很多山寨。”
市面上手機無線充電器和皮革卡包千千萬,MagSafe的不同在于:第一,它是蘋果做的配件;第二,采用了磁吸式,改善了體驗。
以無線充電器為例,常見的無線充手機要擺放在上面,并且對擺放位置要求比較嚴格,否則中心錯位將導致充電慢或壓根充不上電。蘋果MagSafe則是吸附式,通過強磁將無線充電器與iPhone吸附在一起,和它過去在Mac產品上采用的MagSafe充電頭類似。這很好地避免了中心錯位的情況。
磁吸無線充電技術看起來很美好,市面卻很少有類似的產品可供選擇。“為什么安卓之前都沒有廠家這么做?”一位網友提問。
事實上,曾有安卓手機用戶在網絡上提問求助:給無線充買了個磁吸殼,但是結果無線充不能用了。背后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并沒有權威性的定論。“把磁吸殼更換成固定支架。”底下多個評論建議。
一位硬件人士的猜測是,成本或技術問題,導致安卓現在未推出磁吸無線充電器。磁吸無線充技術目前可能實現的功率有限,蘋果最高只支持15瓦,而安卓無線充電器的功率都做到了幾十瓦了。
也有智能硬件人士認為,安卓手機空間有限,根本挪不出來給磁鐵。
一個較大的預期是,無論是磁吸無線充還是磁吸皮革卡包,市場都將被打開。有安卓手機人士表示,安卓后面可能會推出磁吸皮革卡包。
MagSafe皮革卡包同樣通過磁鐵磁力吸附在iPhone背面,以方便用戶攜帶信用卡等卡片。我們在淘寶搜索發現,已經有標注“官方原配”的MagSafe皮革卡包在賣,但價格僅有蘋果官方售價的約四分之一。MagSafe皮革卡包官方售價是479元。
2016年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發布,上市后受到市場歡迎。但因為正版售價高昂,“華強北”廠商推出了眾多的廉價山寨版,最低的售價只需要幾十元。除各種山寨品牌之外,國內各大手機廠商也紛紛加入了無線耳機的市場熱潮。
如今MagSafe配件的到來,可能又將迎來一場狂歡。
“萬磁王”蘋果
蘋果是對磁鐵應用最癡迷的廠商。有網友評價,“蘋果玩磁鐵是鼻祖”。
在它備受好評的外設配件AirPods系列產品的外殼上,對磁鐵的應用非常有新意。耳機盒一開一合都伴隨著清脆的咔噠聲。
這是一個神奇的細節。不是說技術神奇,它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磁吸和反磁設計,但給用戶帶來的使用體驗、感受提升不少。
據美國拆解網站iFixit稱,AirPods 2的耳機盒上蓋有5塊磁鐵,翻蓋開合都能加速。 且不說你喜不喜歡這樣的設計,但蘋果在這類細節上,真的是愿意“下本”。
而蘋果對于小磁鐵的應用,更是到了癡醉的地步。2018年10月上市的iPad Pro,到了用戶手里被開發出了各種花樣玩法。除了眾所周知的,它可以充當泡面蓋,更神奇的是它可以被貼在冰箱上充當“冰箱貼”。
根據拆解報告,這款iPad Pro體內塞入了大量的小磁鐵。這些磁鐵圍繞在機器揚聲器的四周,以及分散在兩側,磁鐵數量共為102塊,設計本意是為了更好地外接鍵盤保護套和Apple Pencil。
就是這些磁鐵,讓蘋果的產品能夠擴展鏈接功能的同時,保持了一致的簡潔。
1997年,喬布斯重掌蘋果,推出第一臺筆記本產品,后來成為MacBook的前身。據報道,在當時的筆記本電腦閉合設計上,主流的都是卡扣設計。但喬布斯拋棄了這種方式,采用了初代磁吸式設計,也由此讓蘋果逐步看到了磁鐵的潛力。后來,更為典型的案例是,MacBook系列采用MagSafe技術,磁吸式充電接口增強了電腦的安全性。
從MacBook產品的充電接頭,到Apple Watch的磁吸充電底座,再到iPad的磁吸邊框,蘋果對磁鐵的應用愈發爐火純青。
不久前發布的iPhone 12,也內置了36塊磁鐵。此前,蘋果在iPhone上沒有過任何磁吸設計,直到12代。它的磁鐵功能是為無線充電設計。這也是庫克在發布會強調的“蘋果邁入新紀元”的標志之一。
長年因充電被吐槽的蘋果,將可能會再次掀起一波無線磁吸充電技術的潮流。但相應的,消費者也可能會在享受“新紀元”體驗的同時,承擔一部分風險。報道稱,增加磁鐵的代價是12代iPhone可能因此犧牲了續航。
就像前文人士說的那樣,到了今天,手機的空間本來就有限,你增加其他的部件,很大可能導致其他地方的“縮水”。
猜你喜歡
“果鏈一哥”立訊精密要換賽道?或許在為這盤“大棋”布局
如果未來蘋果推出智能汽車,立訊精密會不會有機會成為蘋果汽車的供應商?對于立訊精密來說,或將進一步綁定蘋果,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