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人狂魔”雷軍這次失手了?
"找人不是‘三顧茅廬’,要三十次顧茅廬!"小米的創始人雷軍以招攬人才聞名。
在小米創辦的第一年,雷軍80%的時間在招人,這才有了一支夢幻級的創始團隊:小米的7個超級合伙人,均來自谷歌、微軟、摩托羅拉、碧桂園、金山等世界級公司。
但此次從聯想挖人,雷軍似乎“失手”了。
今年1月,剛從聯想離職的常程入職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
隨后常程陷入與聯想的競業協議糾紛,聯想方面表示,其共向常程支付了競業限制的股權對價500余萬元,但由于常程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糾紛案,要求常程返還并支付違約金、同時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不僅是聯想的常程,今年以來,小米“挖人”的速度加快,魅族的楊柘、碧桂園的彭志斌、中興手機的曾學忠、暴風TV的劉耀平陸續加入小米,同時創始人逐步退居幕后。
與此同時,小米十周年之際,雷軍還宣布要“重新創業”,下一個十年,朝著“手機 X AIoT”新方向前行的小米需要新鮮血液。
從“復仇者聯盟”到夢之隊?
手機圈有這樣一個傳說,每一個高管最終的去處都是小米。
金立集團原總裁盧偉冰、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中興手機原副總裁苗雷等等,小米一度被戲稱為 “復仇者聯盟”。
特別是在2020年,圍繞著新的“手機 X AIoT”戰略,小米已經將五名大將納入麾下,其中有手機業務的掌門人,也有智能硬件的老將,還有人力資源和營銷領域的知名人士。
1月,2020年1月,小米創辦人雷軍通過其個人微博發文稱,剛從聯想離職的常程入職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小米手機產品規劃,這也是引發開篇爭論的原因所在;
5月,小米宣布原暴風TV CEO劉耀平加入小米,擔任電視部總經理。
6月,前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TCL通訊中國區總裁楊柘加入小米,任職小米集團中國區首席營銷官,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計劃實施以及品牌建設和推廣等工作。
7月,原中興集團全球副總裁,紫光展銳副董事長兼CEO曾學忠加盟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向雷軍匯報。
9月,碧桂園原副總裁彭志斌加入小米,出任小米集團副總裁、首席人才官(CHO),負責小米集團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及制定、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
以及,還有媒體報道稱,就在幾天前,小米集團還公告,瑞信亞太區投資銀行與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及科技、媒體與電信業務主管林世偉將出任CFO一職,并于2020年10月8日正式履職。
多位行業大咖的加入,也印證了小米的戰略轉型。在8月16日,雷軍發表公開信宣布,下一個十年,小米的核心戰略將升級為“手機 X AIoT”。
雷軍解釋稱,智能手機是直接關系到事業成敗的核心業務,是商業模式持續成立的基石。小米會堅決攻下智能手機主戰場,AIoT業務將圍繞手機核心業務構建智能生活,做小米價值的放大器。
而新進的曾學忠和劉耀平,正是執掌小米手機業務和Alot業務的新大將。
公開信息顯示,曾學忠在通訊行業擁有二十多年的經驗,曾擔任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中興手機CEO,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紫光展銳CEO,以及深圳市匯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曾學忠在 5G 領域具有豐富的積淀和經驗,曾帶領紫光展銳成為全球前三的手機基帶芯片設計公司。這與小米的 “5G”戰略十分契合:在2020 年,小米推出 “5G+AIoT”戰略,預計 5 年在該領域投入 500 億元,5G 成為小米集團最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至于劉耀平,則是一名資深的電視從業者,在電視行業深耕多年,被譽為“互聯網電視第一人”。
根據公開資料,劉耀平曾擔任創維彩電事業部副總裁兼中國營銷總經理,并確定了創維的互聯網電視發展戰略,促成了酷開品牌的獨立。
相對應的,現在,小米電視正是小米AloT戰略的重要支點。
2019年,中國電視行業總銷量同比下降2.62%,小米電視卻逆勢上揚,全年銷量突破1000萬臺,銷量同比增長40.12%,成為首個中國市場年出貨量破千萬的電視品牌。
對于劉耀平的加入,雷軍曾評論稱:“此次任命再次彰顯了小米海納百川的人才戰略,同時表明小米將全面強化AIoT戰略的執行能力,鞏固并繼續擴大電視領先優勢,發力大家電業務,打響徹底奠定AIoT勝勢之戰。”
新舊交替,重新創業的起點
小米集團最著名的“外來和尚”莫過于盧偉冰。
8月16日,雷軍發布內部信宣布,王翔、周受資、張峰和盧偉冰等四位高管成為小米合伙人,也是小米下一個十年“聯合創始人”。其中,盧偉冰從進入小米到成為合伙人,只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
2019年,小米與紅米(Redmi)獨立發展,作為金立手機原總裁的盧偉冰加盟小米,擔任Redmi品牌總負責人。
讓盧偉冰“出圈”的,是他逐漸以 Redmi 品牌總經理的角色活躍于微博平臺,并以“懟”榮耀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甚至在榮耀的官方微博下開懟。背后,獨立后的 Redmi 在品牌宣傳策略上正是以死磕榮耀為主,有了盧偉冰的死磕,Redmi 越來越受關注了。
在Redmi獨立以來的一年多里, 已經形成了四個智能手機產品線,分別是 K(旗艦定位)、X(新銳科技)、Note(重在影像)、數字(高品質入門級)等系列,形成了廣泛的價格覆蓋。
此外,Redmi的銷量也是可圈可點:根據 Canalys 數據:2019 年全年智能手機機型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中,Redmi Note 7 排名第六;2019 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機型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中,Redmi Note 8 和 Redmi Note 8 Pro 分別排名第六和第十。
隨著新鮮血液的到位,原來的小米聯合創始人也逐步回歸總部,專注頂層制度和戰略決策。
現如今,小米成立之初的八大金剛目前都已經全部淡出業務一線:周光平、黃江吉、黎萬強均已離開小米,劉德與洪峰分別出任組織部部長、小米金融董事長兼CEO,林斌卸任小米法人代表、經理等職務,變身為戰略委員會副主席,而最后一位在業務線的聯合創始人王川也在今年2月份正式調任小米集團首席戰略官。
以小米2號員工、2號人物的林斌為例,此前他曾親自擔任小米手機部總裁,并曾在聯合創始人黎萬強暫離時接手了小米網,也曾在創始人雷軍之后接管了手機部,早年還是小米國際化的關鍵人物。
鳳凰科技援引行業分析認為,小米集團高級管理人才團隊逐步完善,小米持續強化總部大腦,不斷引入產品、品牌、5G 等方面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的升級,將會不斷賦能業務增長,提升小米的行業競爭力。
也是如此,此次隨著曾學忠進入小米,林斌卸任小米手機部總裁的職位,出任戰略委員會副主席。接近小米的人士透露:“創始人回到總部是管理層的共識,林斌也一直在等待合適的人出現。”
當然,在企業戰略轉向時,新舊交替必不可免,雷軍曾說,“持續不斷地發掘、引進和培養人才,組建有能力、有抱負、有沖勁、有擔當的人才梯隊,是我們事業能夠永續發展的根本。”
此前雷軍在多個公開場合透露,他一直在思考怎么調整組織架構才能讓內部的協同性和管理、工作效率更高。雷軍在個人微博上就曾多次強調:“小米將堅持海納百川人才政策,持續引進更多牛人,歡迎大家加盟。”
8月11日,雷軍在公開演講上宣布小米的“重新創業”,將人才戰略放在了重中之重。隨后,8月16日,小米宣布實行合伙人制度并啟動“新十年創業者計劃”,進一步落實雷軍人才戰略布局。
只是,正如聯想方面的回應所說,契約精神是現代商業文明的基石,而法治則是其持續發展進步的保障。人才的合理流動既受法律保護,亦須在法治框架內進行。我們相信,遵守法律,尊重契約,講求誠信,方能致遠”。
小米在成立十年后的今天,手機行業面臨 5G+AIoT 時代的變革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而這支新隊伍,能否像當年的初始團隊一樣抓住機遇、創業成功,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